2E12铝合金在冷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和显微组织的演变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研究冷轧和退火对2E12铝合金织构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亚结构在冷轧与退火过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E12合金热轧板在冷变形过程中,随着冷轧变形量从40%增加到80%,黄铜织构(Brass){011}〈211〉和 S 型织构{123}〈634〉逐渐增多,立方织构(Cube){001}〈100〉明显减少。在退火过程中残留的立方取向亚晶通过晶界迁移吞噬周围的S取向亚晶而优先长大。在470℃退火0.5h后,立方织构(Cube){001}〈
其他文献
针对铅锌混合硫化精矿烧结-密闭鼓风炉还原熔炼工艺(ISP)熔炼温度高、能耗大和大气污染严重等弊端,提出一种低温熔盐炼铅分离铅锌的新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固硫剂ZnO和碳
依据广泛应用的同族化合物线性递变规律,通过拟合钙、镁化合物生成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线性关系,由不同温度条件下Ca3(BO3)2和Ca2B2O5生成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求得相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Li1.3Al0.3Ti1.7(PO4)3的前驱体,将所得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锂离子固态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研究固化剂PEG-6000对合成过程的影响。通过X射线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冷轧变形量和退火温度对Ni47Ti44Nb9合金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板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轧变形量小于35%时,一次冷轧板的织构主要为{111}(110),与热轧
研究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石还原焙烧铝铁分离作用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硫酸钠或碳酸钠均可显著改善高铝铁矿石的还原效果,添加硫酸钠可获得较好的铝铁分离效果,添加碳
研究活性炭对含钴矿物摇瓶生物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过程中,由于原电池效应,添加活性炭加速硫铜钴矿的氧化溶解,钴的浸出率也随之提高。添加1.0 g/L活性炭,在矿浆浓度为10%
研究从高铁闪锌矿溶液中沉淀赤铁矿的过程。考察温度、晶种用量、时间、氧分压对除铁及杂质元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铁率和渣中铁含量随温度、时间、晶种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由于实测数据包含噪声和其固有的不完备性,决定了频率域电磁测深数据在数学计算上是一个非唯一解的、不稳定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地电模型可以拟合在同一剖面上的视参数数
通过Stille偶联聚合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Pechmann类窄带隙聚合物(PBDTTP),并将其应用到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PBDTTP具有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良好的溶解性能与成膜性能。紫外-可见
针对传统硫酸化焙烧红土镍矿能耗高、设备腐蚀大等缺点,提出硫酸氢铵焙烧循环工艺。以菲律宾红土镍矿为原料,对焙烧剂添加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工艺参数及焙烧机理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