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许多老师的公开课,几乎都能看到授课教师领着学生探究字理的环节。出示古汉字,探究字理,一时间成了语文教学的流行趋势。但是,有没有必要探究字理,什么时机探究字理,是否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完全由教师个人好恶决定。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字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做一番探究。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根据广西特级教师黄亢美先生的研究,对字理在纠正错别字,帮助体会感情等方面提出以下拙见。还望大家方正。
一、 字理可以帮助纠正错别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相当浩繁,仅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汉字就有3000多个。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加之,汉字中字形相近、相似的不少。个别汉字对笔画长短、方向的要求又很严格,所以写错字写别字的现象很常见。
学生之所以写错别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辨得清,没有闹得明。辨得清是分辨清楚汉字的细微差别,观察清楚汉字的细部。闹得明,是弄明白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尤其是后者,一直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一直以来,老师在课堂上都缺乏对生字字理系统的教授,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大程度只停留在机械识记的层面。所以,写错写别的情况很普遍。纠正错别字也成了语文老师长期的任务。笔者以为,识字中引入字理,构建字形与字义的有机联系,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在纠正错别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字理,简单讲就是汉字何以写成这样,而不是写成那样的道理。掌握了字理,就是建立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运用字理帮助学生纠正错字在小学阶段尤显重要。举个例子来说,“卒”字很多孩子都写错。孩子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总是把最后一“|”向上伸得太长,写成一个错字。一般老师纠正的方法是反复强调“|”不要向上伸得太长。可是我们会发现,尽管强调多次,但学生还是会写错。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就出在学生对“卒”字之所以要写成这样的字理不理解。不理解字理,对字形的记忆就只是机械识记。
我们假定,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字的时候,就让学生明白这个字的字理,也即是它的字形何以为这样而不是那样,建立起了字形与字义间的联系。那么,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就由机械的识记转变成了意义识记,情况就大不同了。笔者曾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学校共42位语文教师,其中教学“卒”字时引入字理,分析最后的一笔“|”为什么不要写太长的——没有。随便抽查了一个班级,共50名学生,写错“卒”字的19名。这十九名学生都不知道这一竖为什么不能写这么长,其他写对的同学也不知道。选取一个实验对比班级,教学“卒”时引入字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能写得太上,过三天再让学生写这个字,只有5个同学写错。
就以这个“卒”字为例,教学时我们引入以下内容:“卒”,甲骨文里写作 ,意义是在“衣”上加一个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从这个意义可知,“卒”下边的一横是符号,标志,标志穿这类衣服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指衣服上的管束的带子,这个带子是在衣服的下摆上的,不是从领口那飘下来的,所以这一竖不能伸得太高。学生闹明白了这一横一竖具有的意义,就将这个字的字形跟字义建立了联系。写错的几率就会降低。
再举一个例子,“初”字。很多同学会把左边的“衤”写成“礻”。为什么会这样写,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个字“长”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不知道。即使写错了,老师反复强调的是这里应该写成怎样,而不是为什么写成这样。如果,我们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字的时候,就讲清楚左边的“衤”和右边的“刀”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关系,那么学生明白了字理,知其所以然。
教学这些易错字,尤其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字的时候,就要让学生知晓这个字的字理,明白字形跟字义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机械的识记字形。第一次就写正确,而不是以后花很大的力气去纠正。
二、字理可以更深入体会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词语一般除了词的本义外,还衍生出了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等多个义项。有些词语,我们今天只知道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教学中引入词语的本义,对比喻义和引申义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同样,有些词语我们知道的是本意,引入引申义和比喻义后,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理解这句话,尤其是理解其中的“抱”字,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景美情浓”。按照教学用书的要求,是要让学生体会本句运用的拟人手法,产生“水塘映月”的画面,传达温暖的感情。通常,孩子们能理解到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的层面。但使用了拟人手法,怎么就表达了温暖的亲情,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老师只要领着学生探究一下“抱”字的字理,问题就可以得到轻松的解决了。探究“抱”的本义可以知道是“用手或手臂围住。”“抱”,怀也。《说文》袌,俗作抱。我们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说文》中对抱的解释:“抱,怀也。”可见,“抱”不仅仅是个形状——两手环抱起来的形状;也是《走月亮》中水塘的形状,像两手环抱的形状。“抱”还有温度,怀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什么时候母亲才将孩子搂在怀里?幼小时,需要保护时,受委屈时,寒冷时,难道这不是感情吗?这不让人体会到温暖吗?这不产生一种温馨的画面吗?再者,“抱”最初写成“袌”,多么传神的母亲撩开衣服“抱”住幼小婴儿的形象啊!此时的“抱”就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了,更是温暖,是亲情了。
像这样,通过分析字理,帮助理解感情的词语还很多,比如《桂花雨》中的“浸”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的姹紫嫣红中的“姹”“嫣”等都可以带领学生探究字理,更进一步的体会感情。
诚然,字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非常深远。限于水平笔者只能提出以上浅见,希望能有更多方家提出深刻的見解,以解语文教学之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小学 陈嵘
一、 字理可以帮助纠正错别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相当浩繁,仅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汉字就有3000多个。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加之,汉字中字形相近、相似的不少。个别汉字对笔画长短、方向的要求又很严格,所以写错字写别字的现象很常见。
学生之所以写错别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辨得清,没有闹得明。辨得清是分辨清楚汉字的细微差别,观察清楚汉字的细部。闹得明,是弄明白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尤其是后者,一直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一直以来,老师在课堂上都缺乏对生字字理系统的教授,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大程度只停留在机械识记的层面。所以,写错写别的情况很普遍。纠正错别字也成了语文老师长期的任务。笔者以为,识字中引入字理,构建字形与字义的有机联系,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在纠正错别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字理,简单讲就是汉字何以写成这样,而不是写成那样的道理。掌握了字理,就是建立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运用字理帮助学生纠正错字在小学阶段尤显重要。举个例子来说,“卒”字很多孩子都写错。孩子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总是把最后一“|”向上伸得太长,写成一个错字。一般老师纠正的方法是反复强调“|”不要向上伸得太长。可是我们会发现,尽管强调多次,但学生还是会写错。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就出在学生对“卒”字之所以要写成这样的字理不理解。不理解字理,对字形的记忆就只是机械识记。
我们假定,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字的时候,就让学生明白这个字的字理,也即是它的字形何以为这样而不是那样,建立起了字形与字义间的联系。那么,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就由机械的识记转变成了意义识记,情况就大不同了。笔者曾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学校共42位语文教师,其中教学“卒”字时引入字理,分析最后的一笔“|”为什么不要写太长的——没有。随便抽查了一个班级,共50名学生,写错“卒”字的19名。这十九名学生都不知道这一竖为什么不能写这么长,其他写对的同学也不知道。选取一个实验对比班级,教学“卒”时引入字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能写得太上,过三天再让学生写这个字,只有5个同学写错。
就以这个“卒”字为例,教学时我们引入以下内容:“卒”,甲骨文里写作 ,意义是在“衣”上加一个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从这个意义可知,“卒”下边的一横是符号,标志,标志穿这类衣服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指衣服上的管束的带子,这个带子是在衣服的下摆上的,不是从领口那飘下来的,所以这一竖不能伸得太高。学生闹明白了这一横一竖具有的意义,就将这个字的字形跟字义建立了联系。写错的几率就会降低。
再举一个例子,“初”字。很多同学会把左边的“衤”写成“礻”。为什么会这样写,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个字“长”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不知道。即使写错了,老师反复强调的是这里应该写成怎样,而不是为什么写成这样。如果,我们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字的时候,就讲清楚左边的“衤”和右边的“刀”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关系,那么学生明白了字理,知其所以然。
教学这些易错字,尤其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字的时候,就要让学生知晓这个字的字理,明白字形跟字义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机械的识记字形。第一次就写正确,而不是以后花很大的力气去纠正。
二、字理可以更深入体会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词语一般除了词的本义外,还衍生出了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等多个义项。有些词语,我们今天只知道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教学中引入词语的本义,对比喻义和引申义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同样,有些词语我们知道的是本意,引入引申义和比喻义后,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理解这句话,尤其是理解其中的“抱”字,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景美情浓”。按照教学用书的要求,是要让学生体会本句运用的拟人手法,产生“水塘映月”的画面,传达温暖的感情。通常,孩子们能理解到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的层面。但使用了拟人手法,怎么就表达了温暖的亲情,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老师只要领着学生探究一下“抱”字的字理,问题就可以得到轻松的解决了。探究“抱”的本义可以知道是“用手或手臂围住。”“抱”,怀也。《说文》袌,俗作抱。我们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说文》中对抱的解释:“抱,怀也。”可见,“抱”不仅仅是个形状——两手环抱起来的形状;也是《走月亮》中水塘的形状,像两手环抱的形状。“抱”还有温度,怀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什么时候母亲才将孩子搂在怀里?幼小时,需要保护时,受委屈时,寒冷时,难道这不是感情吗?这不让人体会到温暖吗?这不产生一种温馨的画面吗?再者,“抱”最初写成“袌”,多么传神的母亲撩开衣服“抱”住幼小婴儿的形象啊!此时的“抱”就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了,更是温暖,是亲情了。
像这样,通过分析字理,帮助理解感情的词语还很多,比如《桂花雨》中的“浸”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的姹紫嫣红中的“姹”“嫣”等都可以带领学生探究字理,更进一步的体会感情。
诚然,字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非常深远。限于水平笔者只能提出以上浅见,希望能有更多方家提出深刻的見解,以解语文教学之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小学 陈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