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隐私观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中外隐私观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例举中国人和西方人隐私观的差异以及分析不同隐私观形成的原因,旨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隐私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隐私观,中国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使得我们对隐私的概念模糊,在特定的集体内部甚至是没有隐私的,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同的地方很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发生误解。
一、中西方对隐私的不同定义
(一)中国人的隐私观
中国人一贯不赞成“私”,个人权利即被视为私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几乎没有私权的概念。中国人互相之间很喜欢打听关于家庭、工资之类的话题,收入相对来说较少的人会在意别人问工资这种隐私,而收入相对来说较多的人会更愿意在交谈中谈这些话题,中国人的隐私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以不损害个人利益为前提的,如果自身的某种隐私会得到大家的赞赏或羡慕,那这个隐私也许就会成为自己与他人交谈的一种谈资。
中国人经常不把自己的隐私当做隐私,因此也经常不把别人的隐私当做隐私。中国人的隐私的概念很小,除了真的是不可告人的事情,或者实在难以启齿的话题,基本上很少有什么事情是能称得上隐私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中国人隐私观的一个很宽泛的总结,那就是不好的事情才会说是隐私。
(二)西方人的隐私观
西方人将隐私权看作是一种人权,是不可随意侵犯的。西方人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父母也是一样。
西方人很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目前的西方社会来看,虽然个体在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上差异很大,但对待个人隐私,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清晰的最低界限,如果被侵犯,个人就会抗争,甚至寻求法律的仲裁。
二、中西方隐私观不同的原因
(一)中国人的隐私观形成的原因
中国人形成现在这种隐私观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形态,中国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农村,一个家族往往世世代代都在一个村庄生活,一个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亲戚,不是亲戚因为世代都生活在一起也都非常的熟悉,会彼此关心。中国农村大多只有两个季节,即农忙和农闲。在农闲的时候,没什么事情,人们经常聚在一起闲聊,所以基本上哪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全村都知道。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和楼房,但是中国人也因为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对隐私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喜欢说你去哪儿啊?这样一句在中国人看来十分寻常的问候语,在西方国家也是属于隐私范围的。中国人即使现在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知道自己的隐私要保护,但还是没办法一时之间改掉几千年延续下来的骨子里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二)西方人的隐私观形成的原因
西方国家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他们价值观念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英语中“我”(I)永远大写就是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文明,荷马史诗中为个人荣誉而战的英雄人物就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个人本性、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体质制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利益、权利、价值和人格平等。这种认识构成了个人主义要素的最初源头。西方人最先宣扬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使他们更加注重每个人神圣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三、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学习并理解别国文化。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交际对方国家的文化,打破我们内心的思维定式,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的对待隐私的态度。在对他国文化包容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入乡随俗。对待西方国家的隐私观我们不需要全盘的接受也不要全盘的否定,允许差异的存在,包容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很重要的部分。
中西方对于隐私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很多是在一种文化中是公共性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隐私,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就更要多加注意。比如,我们经常会在聊天的时候问一些问题表示友好,比如你家几口人,恋爱了么之类的问题,我们认为问这种话题是为了显示我们的友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可能在西方人看来你这是在窥探他的个人隐私。中国人不介意别人问自己的年龄,但是年龄是西方人的隐私,是不可以询问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之前一定要全面地了解对方的文化,掌握好聊天的分寸,要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问,尽量选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又不牵扯到隐私的问题,如天气,新闻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还要注意对交际对方自我的空间和领域的尊重,在西方文化中十分重视自我的空间和领域,因此在交际中要把握好度,在交往之初,不要离对方太近。在交际中要多关注对方的神态和语气,如果在交谈中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听的话应该及时解释,自己只是了解的不够全面,并不是有意冒犯。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不同的隐私观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西方人隐私观的认识,了解双方的差异,并尊重双方差异,从而学习对方优秀的部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3]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4]何道寬.简论中国人的隐私[D].深圳大学,199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隐私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隐私观,中国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使得我们对隐私的概念模糊,在特定的集体内部甚至是没有隐私的,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同的地方很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发生误解。
一、中西方对隐私的不同定义
(一)中国人的隐私观
中国人一贯不赞成“私”,个人权利即被视为私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几乎没有私权的概念。中国人互相之间很喜欢打听关于家庭、工资之类的话题,收入相对来说较少的人会在意别人问工资这种隐私,而收入相对来说较多的人会更愿意在交谈中谈这些话题,中国人的隐私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以不损害个人利益为前提的,如果自身的某种隐私会得到大家的赞赏或羡慕,那这个隐私也许就会成为自己与他人交谈的一种谈资。
中国人经常不把自己的隐私当做隐私,因此也经常不把别人的隐私当做隐私。中国人的隐私的概念很小,除了真的是不可告人的事情,或者实在难以启齿的话题,基本上很少有什么事情是能称得上隐私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中国人隐私观的一个很宽泛的总结,那就是不好的事情才会说是隐私。
(二)西方人的隐私观
西方人将隐私权看作是一种人权,是不可随意侵犯的。西方人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父母也是一样。
西方人很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目前的西方社会来看,虽然个体在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上差异很大,但对待个人隐私,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清晰的最低界限,如果被侵犯,个人就会抗争,甚至寻求法律的仲裁。
二、中西方隐私观不同的原因
(一)中国人的隐私观形成的原因
中国人形成现在这种隐私观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形态,中国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农村,一个家族往往世世代代都在一个村庄生活,一个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亲戚,不是亲戚因为世代都生活在一起也都非常的熟悉,会彼此关心。中国农村大多只有两个季节,即农忙和农闲。在农闲的时候,没什么事情,人们经常聚在一起闲聊,所以基本上哪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全村都知道。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和楼房,但是中国人也因为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对隐私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喜欢说你去哪儿啊?这样一句在中国人看来十分寻常的问候语,在西方国家也是属于隐私范围的。中国人即使现在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知道自己的隐私要保护,但还是没办法一时之间改掉几千年延续下来的骨子里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二)西方人的隐私观形成的原因
西方国家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他们价值观念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英语中“我”(I)永远大写就是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文明,荷马史诗中为个人荣誉而战的英雄人物就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个人本性、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体质制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利益、权利、价值和人格平等。这种认识构成了个人主义要素的最初源头。西方人最先宣扬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使他们更加注重每个人神圣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三、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学习并理解别国文化。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交际对方国家的文化,打破我们内心的思维定式,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的对待隐私的态度。在对他国文化包容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入乡随俗。对待西方国家的隐私观我们不需要全盘的接受也不要全盘的否定,允许差异的存在,包容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很重要的部分。
中西方对于隐私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很多是在一种文化中是公共性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隐私,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就更要多加注意。比如,我们经常会在聊天的时候问一些问题表示友好,比如你家几口人,恋爱了么之类的问题,我们认为问这种话题是为了显示我们的友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可能在西方人看来你这是在窥探他的个人隐私。中国人不介意别人问自己的年龄,但是年龄是西方人的隐私,是不可以询问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之前一定要全面地了解对方的文化,掌握好聊天的分寸,要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问,尽量选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又不牵扯到隐私的问题,如天气,新闻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还要注意对交际对方自我的空间和领域的尊重,在西方文化中十分重视自我的空间和领域,因此在交际中要把握好度,在交往之初,不要离对方太近。在交际中要多关注对方的神态和语气,如果在交谈中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听的话应该及时解释,自己只是了解的不够全面,并不是有意冒犯。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不同的隐私观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西方人隐私观的认识,了解双方的差异,并尊重双方差异,从而学习对方优秀的部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3]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4]何道寬.简论中国人的隐私[D].深圳大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