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旧衣裳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浩月专栏
  韩浩月,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居北京。评论人,为多家媒体撰写文化、娱乐评论。专栏作家,出版有多部个人作品集。
  蓝黑色的半袖棉T恤,穿了有一两年的时间,洗了几十次水,已经没法正式穿出门去了。但是在家里,洗完澡之后,当家居服穿,還是很舒服的。
  在装着一堆贴身穿的衣服箱子里,我总是能一把抓出那几件旧T恤中的一件——它们带来的手感不一样,经过洗衣机数次的摔打,比新衣服要绵软许多,经过太阳光数次穿透,它们仿佛也吸收了许多阳光的能量,这些能量转化成干燥的气息,从指尖或掌心传递出来。
  夏天洗完澡,身上还有些没有擦掉的水珠,旧T恤套到身上去,瞬间会把那些水迹吸干。这个过程,皮肤能清晰地感知到,迅速通过神经传输向大脑中枢,表达着欢欣和快乐。
  旧衣裳是带着“味道”的。我小时候穿过叔叔洗过的上衣,衣服的后背有一些波纹式的白色痕迹,那是流汗之后留下的盐分。乡下的井水,是无法彻底把那些盐分洗掉的,久而久之,旧衣裳就有了盐的味道。那次穿叔叔的上衣,让我很不舒服,短暂地忍耐了十多分钟,还是脱下来丢到一旁去了。旧衣服,还是只穿自己的为好。
  现在的洗涤技术很好了,不但有各式各样的洗衣液、带香味的柔顺剂,还可以高温洗、消毒洗。但奇怪的是,哪怕“手段”如此众多,衣服也没法彻底去除一个人身上的味道。旧的衣服,熟悉的味道,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不知道是否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人喜爱穿旧衣服。
  我认识一位老先生,有一次与他结伴到外地游玩。在某著名景点拍照留念的时候,他忽然说,二十年前,他就曾穿着身上的这件T恤,在同一个位置留过影。大家都很惊讶,惊讶的是他那件衣服居然可以穿二十年。能陪伴一个人二十年的物件,无论是啥,都会产生感情了。我们开玩笑,说还可以继续二十年再二十年地穿下去。
  不是不喜欢新衣服,也不是不舍得丢掉旧衣服,总有诸多复杂的因素,让人对旧衣服念念不忘。这里面,除了有根深蒂固“物尽其用”的观念在作祟外,恐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旧衣服是带着“情感”的。我甚至觉得,旧衣服的每一根纤维,仿佛人身体内的“血管”,流动着记忆与情绪。
  我当“奶爸”时穿过的一些衣服,还留着几件。我穿着它们,抱着女儿出去玩、打疫苗、排各种各样的队。她经常在我怀抱里睡着了,汗涔涔的额头抵在我的领口或胳肢窝,留下属于一个娃娃的气味,怎么也洗不掉。
  从婴儿到幼儿,我的衣服就是女儿的随身“手绢”,擦口水啊擦鼻涕,头一低就蹭上来,小牛犊一样,躲也躲不开。她长大后,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多数送给亲戚家小孩了,但还是留了几件当作纪念。带她长大的那几年,我穿过的衣服,也留了几件,算是我们父女感情的见证。
  在“旧衣裳”和“旧衣服”之间,我偏爱前者。“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这句话年轻人深以为然,现在虽然也觉得它有成立的地方,但不那么绝对了。人到一定的年龄,会对“新衣”失去兴趣,哪怕对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时代心怀眷恋,但也不会在行为上去重复了。旧衣如旧友,都有温暖妥帖的感觉,穿旧衣会旧友,亦会产生岁月不老、人亦未变的意味出来。
  (编辑 郑儒凤 [email protected],西米绘图)
其他文献
妈妈带我出去,心情好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跟人家介绍:“这是我的‘小棉袄’。”我问她,为什么我是“小棉袄”?她亲了一下我的脸说:“就是你让妈妈觉得暖心啊。”  我对她有这么好的作用,可是,她有时候对我却十分不友好。  去年寒假的第一天,妈妈就给我提出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每天背十首古诗。我听了后,气得火冒三丈,使劲摇头,一口否決。妈妈看到我这样,起先还和和气气地劝我:“不就是十首吗?急啥?这都是你
期刊
《青年世代》  作者:李佳蓬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在地球上生活的人无法看到未来的景象,但是人类的想象力却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禁锢,过一把“未来瘾”。科幻小说就是这种想象力的文学载体,这不仅是科幻小说的使命,也是它的魅力。90后作家李佳蓬的科幻处女作《青年世代》,通过对未来的建构带给读者欲罢不能的阅读盛宴。  小说把时间设定为2221年的欧洲,那里已如愿成为一个联
期刊
莫小米专栏  莫小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到《杭州日报》工作至今。在国内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小小说2000余篇,160余万字。  朋友蔡琴在杭州上的大学,文博专业,毕業后回家乡苏州工作几年,很快又调到杭州。在杭州定居时,妈妈给她寄来一个小包袱,都是她儿时的物件。她一一细数,如今我只记得有红领巾,以及上小学穿的第一件白衬衣。她是个细腻敏感的人,叙述时有无限感动。  后来她成了浙江省博物
期刊
嗡嗡,嗡嗡  一只甲虫飞过窗口  极速飞行中误撞到衣衫上  它停下来,没有丝毫的恐慌  不一会,便开始试探爬行  似乎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我盯着它,竟无驱赶的沖动  在同一盏白炽灯下  两个生灵,避免涂炭  内心彼此安静
期刊
1  老武出差之前,心急火燎地给胡晓青打了个电话:“你去我家看看,也不知道我那闺女又在闹啥?”  胡晓青赶到他家,原来是小武来了初潮,本来没有妈的孩子就委屈,又不好意思跟她爸明说,就闹起了别扭。胡晓青帮她买了卫生巾,告诉她别喝冷饮,别碰凉水,还顺便讲了自己上学时卫生巾从书包里掉出来的糗事。  原本眼泪汪汪的小武,听了破涕为笑。小武傲娇地跟她表白:“也就是你吧,换另外一个人,休想当我后妈!”  小武
期刊
深绿的流水上  七彩的颜色倒卷  眸光流转 莺声呖呖  谁家的后花园  太湖石四周 无边的春色  而街角  灯光转暗  曲弦三两声  软鞋碎步的韵律  蓝衫人袍袖抖动的节拍  荼蘼如雪  前世的故事  是青苔点点的三生石  谁的誓言 微茫  来的来,去的去  老桥无语  一座永不落幕的舞台  拍案的驚奇  流传游人或野老的唇舌  路过之人  皆是风景
期刊
轩窗下,案几边,簪花小楷,彩色信笺,悄悄地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给时光,给想念的人。我承认,那是手写时代最美丽的事情。  去书城闲逛,看到一本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随手拿起来翻了翻,这一翻不打紧,竟然在书架边站着读了小半晌。难怪人们都说朱生豪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人”,果然不假,这般美丽的情话能打动任何人,任他是谁。朱先生内心层次丰富,情感真挚,品位優雅,活脱脱一个幽默暖男,有才华,有傻气,有痴心
期刊
雨不停地敲击着窗玻璃  一声接着一声  像母亲的哮喘病又犯了  我似乎感觉  那些艰难的岁月  堵在母親心窝里  那么多的安慰,无法说出  那么多的雨声,敲打在心里
期刊
安静地伫立窗前  看月亮越升越高  窗外,越来越暗  此时,并不想抒情  在暮色中,孤独越来越大  我卻越来越冷  黑夜,关闭了所有的光芒  也将我的影子带走  月亮正在“含着泪奔跑”  忽然,月光苍凉了许多
期刊
在中国,有四句话,自诞生以来几乎为所有时代的读书人所崇尚,并被当作立身做事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它被称为“中国人的精神绝句”,成为一种人格坐标。但自古以来,武能安邦、文能定国的才干,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若安不了国,平不了天下呢?  王国维曾以宋词解说人生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