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在孩子面前论是非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过生日,两边长辈都送了礼物过来。只是相比婆婆送的那只小毛毛熊,我母亲送的那套遥控航模显然更能取悦孩子。看着女儿在客厅里玩得起劲,我不由地和老公打趣:“你看,你妈多小气,花几十元买只毛毛熊,这么小,都不管孩子会不会喜欢。”
   老公是个孝子,自然不服我说婆婆的不是,于是立马回敬我说:“这原本送的就是心意,怎么能说‘小气’两字?”看着老公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有些较劲,忍不住提醒老公:“还记得吗?我们结婚那年,你妈多小气,1万块钱的车库停车费死活舍不得出。当时以为是节省勤俭持家呢,结果害得我们多花了好几万块钱……”
   我们正说得兴起,猛然抬头却发现女儿不知何时已站在身边。见我们看着她,女儿居然也插话进来:“妈妈说得没错,奶奶就是小气,以前我要她给我买贴纸,她也不肯……”
   有了女儿的支持,我在这场“较量”中自然轻松胜出。可没等我高兴多久,头疼的事就来了。第二天婆婆请我们过去吃饭,女儿说什么也不肯过去,好说歹说把她拉了去,却依然气呼呼的。大人问她怎么了,不懂事的她在饭桌上一股脑儿地控诉起婆婆的“小气”来。婆婆纳闷,问她听谁说的?女儿动作干脆利索,一下子就指向了我。
   可想而知,这顿饭吃得一点也不和谐。婆婆看上去不高兴,而我呢,也感到非常委屈。原本,说婆婆“小气”的那些话只是开玩笑而已,属于“没事瞎扯”,谁会料到让孩子听了去,还偏偏“告发”到了婆婆那里。
   我在懊恼万分的同时,也回想起了许多。我想起自己似乎一直说话不注意,经常对谁有偏见或想拿谁寻开心,就在家里无所顾忌地闲扯,从来不曾想过孩子还小,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认知全仰仗大人的灌输。大人一句不经意的评价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婆婆能记得女儿的生日,能送礼物,我自然能读懂那份心意,可是听我抱怨长大的孩子,是否能体会到这份难能可贵的亲情?无端地抱怨和论人是非,除了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孩子对某些人、某些事的判斷。受到错误的熏陶,孩子几时才能凭自己的理解读懂真情和真相呢?我还能承受“心直口快”带来的后果吗?
  我不敢再往下想,打定了主意:以后再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乱讲是非了。为了孩子,这种“心直口快”的坏毛病还是戒了吧!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扛着担架立在病房走廊里的乡亲们都很庆幸,因为母亲大难不死,他们功不可没。  母亲的第二次生命是农村老家的邻里乡亲们给的,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故事要从1978年的初秋说起,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  先是一个喜讯给我们全家带来了短暂的欢喜——家里又添了一个男丁。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农村,男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他们不仅要承担起给父母养老送终的重任,而且还要支撑门户,要帮父母做许多体力活。  
期刊
我这才发现,在母女血缘关系之外,原来我们还是朋友。生命里的这份“埋伏”真是意外之喜。  买了部复读机,不是为了学外语,而是看上了它的录音功能。  晚上,安排好儿子入睡后,我躲进书房,捧着《小小说选刊》,对着录音话筒朗读。丈夫好奇地探进头来:“你在干什么?”“讨厌!被你打断了,还得重来。”我把录音带倒回去,告诉他,我在为妈妈读书。   有这个念头已经很久了。妈妈是个喜欢看书的人,从前我们家订了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