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的范式演进与转换逻辑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公共卫生治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计划型与运动型范式阶段(1949—1978年),第二个阶段为市场化与法制化阶段(1978—2001年),第三个阶段为系统化与国际化阶段(2001—2009年),第四个阶段为民生化与公益化阶段(200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初,行政治理机制总领国家发展建设工作,国家初步卫生建设通过政治与行政力量迅速推进;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放了医疗卫生治理的管辖边界,市场机制被逐步引入到医疗与卫生事业供给侧,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新中国70年》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著,是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书被中组部列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并获评"2019年度中国好书"。该书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得到了深刻验证,释放出强大制度威力,转化成了强大的治理效能。第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各地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和社会动员,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向疫情发起了总体战、阻击战。第二,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演进逻辑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考察40多年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进,可以勾勒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轨迹。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脉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这一演进逻辑根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演变历程及内涵变迁。
中国农业"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领域,其内涵主要包括对外农业援助、对外农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农业便以对外农业援助为载体走向海外,而后农产品贸易、对外农业投资不断发展。相对而言,农产品贸易和对外农业援助发端较早,对外农业投资起步稍晚。
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中国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争取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虽然全球治理能力较弱,参与领域比较有限,但是对于全球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探索做出了很大贡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动力论、发展阶段论、发展战略论、发展目标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宝库。这些规律性认识主要包括: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一代接着一代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