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一批学生被分流到职业中学中。这些学生是教师家长眼中的“差生”,但是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应该被贴上此标签。本文从德育工作意义出发探讨目前职业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对策。
  关键词: 职业中学 德育工作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会向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分流,没有考上高中又想继续读书的学生多数分流到了职业中学。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中学的学生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表现在行为上多为学习怠慢、兴趣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差、自卑心理严重。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渐渐地养成了游戏、吸引、酗酒等不良习惯。但是实质上,他们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正处于青春期,富有活力,充满朝气,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因此,职业中学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无限可能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切实为他们的成长乃至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一、职业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社会伦理道德也日益复杂,加上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教育工作者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得在两三年的教学时间里面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者,更要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可以说,学生的道德完善比职业训练更为重要。因此,在职业中学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知行不一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健康积极的。然而他们虽然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却在具体行为上与之背道而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在文化素养上,绝大多数中学生观念上认同高雅文化,可部分学生却在行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在道德立场上,相当多的中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接受或认同“诚实”“勇敢”“负责”“礼貌”等传统美德,但自身在行为层面上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却偏低。在价值取向上,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主张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先,以义为本。然而,不少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1]
  (二)德育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职业中学中,学校相对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学校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每周仅仅2—3节课程。除此之外,学校鲜少通过其他途径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当今多元化社会背景之下单纯通过课程的说教来进行道德教育很难起到实际效果。
  (三)德育老师经验不足
  在职业中学中,德育老师一般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可是与他们在大学中学习的深奥复杂的政治哲学相比,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是鲜活易懂的。老师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却对当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缺乏吸收提炼。除了既有知识与学生的需求存在着差异之外,职业中学的老师较少接受系统的在职培训,制约了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在现有师资的条件下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诸多困难。
  (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职业中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和知识,德育缺乏严格的考核体系,教学的质量对教师和学校的影响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学校不重视德育,不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职业中学德育的对策
  通过对目前职业中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探讨发现,要改善德育教育任重道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说教向体验转变
  教师单纯通过书本向学生传授的德育知识只能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学生从具有道德认知到形成道德行为是需要实践过程的。例如,思想教育课上,教师讲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学生认识到这是个好品德,但是要真正让学生从认知到行动主变,就需要鼓励学生回家孝敬父母,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如帮助爸爸妈妈洗碗,为爸爸妈妈洗脚,并写下感受体会,在课上让学生分享做这些事情的感受。通过这样的一种体验性教学,学生就更加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工作也就会收到效果。因此,积极通过体验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德育效果。教师素养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上,也体现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自身道德修养。教师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在职培训上,因此对教师进行培训是很重要的方面。教师接受培训,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与时俱进,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才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发挥作用。
  (三)建立德育考核指标
  由于德育指标相对较难以量化,对教师乃至学校进行考核的时候就比较含糊,没有具体的标准。不过只要学校重视,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具体的指标。例如可以规定教师每个月带领学生参加几次社会活动,参加哪些培训,等等。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德育效果。
  总之,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而显得特别重要,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特殊性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多想办法,多关爱学生。爱成就教育,对他们给予细心的呵护就一定能够起到作用。从问题出发,积极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德育教育体系,相信一定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未来公民。
  四、结语
  德育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职业中学大力开展德育工作,切实落实德育工作。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特点多样、财政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德育的开展。为此,我们需要重视目前职业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教育方法出发,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健全德育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叶晓锋.如何提高中学生德育的有效性[J].教学实践,2010,(06).
  [2]王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学位
摘 要: 商业空间需要用不同的风格与个性吸引顾客,促进销售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的,这是商业设计风格、选址与布局的原则。顾客是商业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设计风格、建筑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形态密切相关。  关键词: 商业建筑 设计风格 设计原则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现代商业空间有
摘 要: 目前,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不仅是多元化时代的要求,而且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关键,因此对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是必需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社会的发展。基于此,作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完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校 平面设计 教学模式 完善措施    目前,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密切,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进步,在这样的时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行为。2012年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已经达到了1.56亿,互联网网民规模更是达到了5.13亿。2009年中国互联网
摘 要: 《电气安全技术》是高职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面广、实践操作难、专业技能要求高。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很吃力,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不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突出素质教育,本文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出发,根据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教材选取、课程安排、课时分配、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