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权责任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第七编,也是最后一编,可以说是《民法典》最后的“安全阀门”,其关系到民事权利的司法救济与民生民权的维护方法。第七编从逻辑上对民事权利赋予了实质性的保障,也给私法所保障的私权利赋予了可预测性、还原性和弥补性,使得法律信仰与法律现实可以完美融合。
  第七编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以及第十章《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更是十分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在上一期,我们已经通过贴近生活的小案例介绍了与上述两章节相关的部分内容,这一期我们会进一步详细讲解与其有关的问题。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饲养动物成了一些家庭的选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能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增强青少年的责任心与爱心。但是,动物毕竟是兽类,如果人们没有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很有可能造成他人的损害。那么,如果饲养的动物造成了他人的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该条款有两层含义:其一,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由饲养动物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即只要是人工饲养的任何动物,无论动物是自主伤害他人还是被驱使造成他人伤害,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其二,被侵权人不能明显犯错而使自身受伤害,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被侵权人因主动逗弄、招惹动物而导致被动物伤害,那么被侵权人不能获得赔偿或者不能完全获得赔偿。
  因此,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饲养的动物负责任,还需要对不特定的公众,如邻里街坊负责任。这要求我们带动物出门的时候尽到必要的安全义务,如出门前给狗拴狗绳、戴嘴套等。另外,如果我们在外面见到别人家饲养的宠物,也不能去故意侵犯这些小动物,否则,不仅自己有可能受到伤害,还可能不能获得赔偿。
  如果动物的主人违反管理规定,未尽到安全义务,使动物致人损害,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近年来,饲养宠物的人群数量不断攀升,为维护人们的人身安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够看出,上述条文并未规定免责事由,也就是说,即便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也不能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例如,狗的主人携带狗乘坐电梯,没有给狗戴嘴套,这时候,一个小朋友拿出饼干去喂小狗,小狗因为害怕陌生人而咬伤了小朋友。这时候就不得以小朋友的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而认定监护人有过错,全部责任应由狗的主人承担,因为狗的主人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给狗戴嘴套。
  因此,我们在饲养动物的时候,只要在公共场所,都应当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这不仅仅是对动物本身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动物园里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由谁承担法律后果
  目前,我国动物园动物伤害人的事件有些是由动物园管理人员的疏忽所致,有些是由游客的过失所致,如游客擅自跨越栏杆投喂食物、戏弄动物、与动物拍照等过度骚扰行为造成损害结果。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条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该条文的意思是,如果动物园能够证明兽舍设施、设备没有瑕疵,并且有明显的警示牌,管理人员对游客挑逗、投打动物或者擅自翻越栏杆靠近动物等行为进行了劝阻,可以说其尽到了管理职责,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当我们在逛动物园的时候,切记遵循动物园的游客制度,不要做一些越轨或者激烈的行为。动物专家表示,一般动物在三种情况下具备很强的攻击性:第一,已经成年并且在发情期的时候;第二,面临环境改变的时候;第三,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作为游客,很难预测动物园里的动物何时会有攻击人类的情景,故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遵从动物园的标识提示。
  高空坠物的侵权后果是什么
  近年来,高空坠物致人或物损害的新闻并不罕见,由此,高空坠物致人或物损害成为近年来热议的法律问题。《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该条款中,常见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包括房屋墙壁上的瓷砖,常见的“搁置物、悬挂物”包括摆放在阳台栏杆上的花盆、晒衣杆等。本条款规定的侵权责任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换而言之,当损害发生后,被侵权人证明自己的损害是由建筑物等设施或者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造成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自己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因为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控制、管理着建筑物等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一般情况下,这些设施或者物体的脱落、坠落与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在管理和维护时存在过错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屋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时维护,同时也要小心屋内摆放的搁置物、悬挂物,切记摆放合理、规整。
  高空抛物的侵权后果是什么
  高空抛物会危害公众安全,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该条款首先以禁止性规定表明了立法者的鲜明态度,即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法律坚决不允许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建筑物上抛掷物品威胁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任何人,是对公共利益的威胁,法律对此明确严格的保护措施,由有关机关依法查明责任人符合公共利益保护目的。如果不能确定具体的侵权人而放弃对不法行为的追究,将会放纵乃至纵容侵权行为,其后果更加严重。
  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高空抛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高空抛物行为损害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极易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谨记禁止高空抛物的行为,不仅要管好自己,如果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有这样的举动,也应当及时制止他们。
  后 记
  《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民法典》正式颁布后,共青团长沙市律师行业委员会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民法典》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律师行业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清风·少年》这一优质平台为阵地,发表了《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普法教育》系列文章。文章结合《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围绕“校园欺凌”“隐私保护”“高空抛物”等受到普遍关注且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通过具体鲜活的案例、生动有趣的分析,有效地为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普及了法律知识、塑造了法治思维,让《民法典》真正走到青少年身边、走进青少年心里,履行了长沙律师的职责使命、展示了长沙律师的精神风貌、彰显了长沙律师的责任担当。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在《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之中,共青团长沙市律师行业委员会将持续关注青少年群体、紧贴青少年需求,让《民法典》的良法之音持续回荡在青少年心中,将《民法典》的良法优势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效能,助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形成。
  (后记作者荀飞正,为长沙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长沙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2020年来,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团结带领全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党建引领敢于“破局”  泰山路街道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夯实党建基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
期刊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以下简称“监督官法”)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关键。监察官法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何通过监察官法推动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近日,西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监察法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导师组组长、博士生导师褚宸舸教授(以下简称“褚”)接受了本刊
期刊
独立性是指在开展一切活动时,以自己的想法为主要依据,遇事有主见、有动机,不依赖他人就能主动完成事情,積极主动地完成各项活动的心理品质。幼儿生活上的独立就是能自己吃饭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思想上的独立就是在游戏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游戏欲望,往往伴随着勇敢、认真、自信等心理品质的生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六加一模式”的盛行,部分幼儿受到的照顾越来越多。一些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幼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这是对广大青年成长和发展的鞭策和鼓舞。  激扬青春力量,成就壮丽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无数80后、90后、00后青年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倾情奉献、拼搏奋斗,呵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诠释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集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精神,他们用青春的力量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精神,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发扬永久奋斗传统。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
期刊
策划人语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冲破重重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他们高举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横幅,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第二天,北京大专院校总罢课,中学生也参与进来,运动迅速推向全国。这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像一把高高举起的火炬,照亮了中国人民探索前进道路的征程,也深深刻在了中国历史中。  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在其所处的时代释放出巨大的实践力量,而且能够
期刊
将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教育部门始终贯彻的方针。目前,一线学校及教师越来越注重在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以促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具体措施。  打造制度化的安全体系。科学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有效前提,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校制度化安全体系的构建,将制度化安全体系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这是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保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史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每位学生只要用心,都可以从这宝库中汲取精神力量。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为什么读书。所谓明白,就是从内心确立读书的志向,从而努力去做。自古以来,所有的读书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在过去,一些读书人的目标是做官,正所谓“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认为,读书做了官,自然有黄金白银之财富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1919年5月4日,对中国人而言,是知耻之日,是觉醒之时;对中国青年而言,是奋起之日,是自为之时。  提到五四,人们自然会把这个日子同青年、青春联系起来,只要提到这个青年
期刊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于德育始终,思想是灵魂,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仅仅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还需依托当地文化资源,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让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加丰富和全面。下面笔者以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为例,围绕当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