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溶栓治疗的系统回顾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aob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采用抗凝治疗而病情仍恶化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dural sinus thrombosis,CVT)患者通常建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为研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葡萄牙的研究者们在PubMed网站上进行了检索,检索对象为在“国际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研究会(ISCVT)”上进行注册的研究。预后评价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 ),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层分析。检索中未发现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共26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信息来自ISCVT,24例患者来自文献系统回顾)。7例患者表现为单纯的颅内高压综合征(26.9%),17例表现为脑病(65.4%),2例患者表现为昏迷(7.7%)。最易累及的是上矢状窦(21例,占80.8%),其次为脑部深静脉系统的血栓(5例,占19.2%)。尿激酶是最常使用的溶栓药物(19例,占73.1%),而使用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分别各有2例(7.7%)。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5%(3例),颅外出血发生率为19.2%(5例),严重出血的总发生率为11.5%(3例),其中2例死亡(7.7%)。大部分患者的脑静脉系统可有部分或完全再通(16例,占615%),生存率为92.3%(24例患者)。有效随访25例患者,随访结束时,22例患者达到生活自理(mRS评分0~2分,占88%),2例患者死亡(8%),1例患者重度残疾(mRS评分3~4分,占4%)。总体而言,88%的CVT患者接受静脉溶栓疗法后获得生活自理,但有2例患者因颅内出血而死亡。本研究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与既往两项系统回顾相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丝线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症(PV)患者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两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丝线结扎术对275例PV患者进行治疗.其中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3年6月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失败后,行血管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3月 ,我院采用静滴丙种球蛋白并口服氨甲喋呤 (MTX)治疗全身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 6例 ,初步取得良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
1 病历报告rn 患者男,40岁,4年前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诊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一年再次发生腹痛并伴黄疸,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2个月后腹痛、黄疸
临床上,许多男性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轻大量高效抗生素治愈后,淋球菌及支、衣原体检查均为阴性,仍存在许多不适症状,如尿频、会阴不适、乏力失眠、下腹坠胀、腰背
原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1]临床上较为少见,1999年3月20日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rn1 病历报告rn 患者,男,10岁。因腹胀逐渐加重并发现脾大1年,外院诊为布加综合征于199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