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存在大客户依赖问题,而应收账款中的诸多问题也与大客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外,采购与成本中出现的大额差异,很难让人撇清其是否与大客户的影响相关。
近日,作为苹果公司供应商的深圳科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瑞技术”)公告了最新版本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深交所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4100万股新股,计划募集约6.55亿元投入到“中山科瑞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及配套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建设之中。
科瑞技术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因苹果公司及相关销售占其营业收入的大部分,导致该公司不仅存在大客户依赖的问题,且应收账款中的诸多问题也与大客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采购与成本中出现的大额差异,很难让人撇清大客户对其影响。
科瑞技术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等产品的销售,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82.67%、76.06%和80.33%。其中,科瑞技术对第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在报告期占比高达45.59%、40.87%和58.73%,远远将第二、三大客户远远抛在后面。仅就单个大客户销售占比情况看,苹果公司对科瑞技术的经营规模大小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实际上,《红周刊》记者梳理招股书后发现,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的销售依赖程度远不止招股书所披露的比例。在科瑞技术的销售方式中,一种是向苹果公司直接销售并签署订单,另一种销售方式则是苹果公司指定的代工厂商与科瑞技术签署订单,相关销售款项由代工厂商向科瑞技术支付,苹果公司与代工厂商、代工厂商与科瑞技术分别独立进行结算。
我们知道,富士康、广达、纬创、和硕都是为苹果公司提供生产制造服务的主要代工厂商,并且也是科瑞技术的主要大客户。在前五名客户之中,富士康、广达、纬创、和硕的销售占比在报告期内合计分别达到27.01%、25.90%和11.28%,这意味着如果考虑到这部分收入的影响,则进一步说明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的依赖程度是非常巨大的。
科瑞技术拥有苹果公司这样一个大客户,表面上看对其当前的生产经营而言是有好处的,但事情得分两面看,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的高度依赖问题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一旦出现苹果公司对科瑞技术的采购减少等不利变化,则科瑞技术的经营业绩将会产生重大波动,以后是否能够独立发展仍是一个疑虑。
实际上,从招股书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异常变化之中,就已经体现出了苹果公司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例如,2015年末,苹果公司对供应链管控流程发生变化,导致货款审批流程延长,公司应收苹果公司款项未能及时收回,从而2015年末形成逾期账款高达23744.78万元。
招股书披露,科瑞技术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未按时收回,报告期内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的余额占比高达68.35%、47.47%和35.81%,仅从比例变化看,其后两年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处在高位,这说明公司的商业信用政策是偏宽松的,这不利于公司回款效率提升。
与此同时,科瑞技术的逾期账款收回比例也是在大幅降低的,2015年末的逾期款项收回比例为99.73%,至2016年末逾期款项收回比例降为85.92%,2017年末时的逾期款项收回比例进一步下降至65.50%。如此的变化说明了其逾期账款收回能力越来越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瑞技术的应收账款之中,如表1所示,账龄在1年以内(含1年)的比例分别为99.48%、95.82%和90.29%,比例的持续下滑意味着账龄超过1年的部分占比是在不断增大的。数据显示,科瑞技术账龄为1~2年(含2年)的应收账款在2015年年末的时候还只有406.03万元,而到了2016年末时猛增至2236.81万元,并在2017年继续增加到4984.84万元,占比由原先的0.5%大幅增加至7.68%。2017年年末时,公司仍存在1312.72万元账龄为2~3年的应收账款未收回。
科瑞技术应收账款收回效率的下降很可能与其商业信用偏宽松有关系,对客户的商业信用放宽虽然可能源于公司想刺激销售,提升销售额。可事实上如梳理其财务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可发现,科瑞技术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间的数据变化是不匹配的。
2017年,科瑞技术取得了183227.70万元的营业收入(如表2),其中有21.83%是来自于内销,考虑到内销部分存在17%增值税销项税额影响,则可推算出这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190027.46万元。如此的营收规模之下,科瑞技术又能收到了多少现金呢?
招股书的财报显示,2017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2978.76万元,与含税营收相比存在17048.70万元差额,如此表现意味着这年的销售并非全部收到了现金, 7048.70万元未收回销售理论上应该会形成相应金额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新增,或者使得预收款项出现相应金额的减少。
2017年年末,科瑞技术有应收账款61094.02万元、应收票据5647.73万元和坏账准备3925.98万元,三个项目金额合计达到了70667.73万元,这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相比,仅增加了13057.91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新增值相比还有3990.79万元的差异,那么这个差异是不是该公司的预收款项出现了相同规模的减少呢?
事实上,科瑞技术这年年末的预收款项6717.72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3505.38万元。如此一来一去,意味着科瑞技术2017年时有7496.17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形成应收款项等经营性债权。
2016年存在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偏差结果与2017年相比“并不算多”。2016年,公司含税营业收入为156510.98万元,同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1537.63万元,这说明当年所收到的现金除了能够覆盖当年收入之外,还应当使得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因收回而减少了25026.65万元。 财报显示,科瑞技术2016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为51003.90万元、应收票据为3658.54万元、坏账准备2947.38万元,三项金额合计相比上一年年末同项金额合计减少了23993.56万元,与此同时,再剔除预收款项减少的5.95万元影响,则意味着公司仍有1039.04万元的现金流入不知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招股书显示,科瑞技术的采购总额包括采购的原材料金额及外协加工费用。2017年的采购总额为108853.44万元(如表3),在此基础上按17%税率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则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127358.52万元。一般情况下,与此等规模的含税采购总额相对应的必然是相应的现金流量流出,以及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债务的增减变化。
2017年,科瑞技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3680.68万元,预付款项新增了226.62万元,剔除其影响后,与这年采购相关的真实现金流量为113454.06万元,这相比含税采购总额要少13904.46万元,即意味着公司现金流量并未能全部覆盖含税采购总额,理论上是需要形成一定金额的应付款项等经营性债务新增的。
可实际上,2017年年末的应付账款19910.16万元和应付票据1318.83万元的合计仅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金额增加了9590.33万元,与理论新增值相比,仍存在4314.13万元差额。
2016年的采购数据的支持也不充足。这一年采购总额为73700.79万元,加上17%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影响之后,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86229.92万元,理论上这应该有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和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债务新增金额与之相对应。
科瑞技术2016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7621.37万元,在对冲预付款项新增额51.25万元之后,与当年采购相关现金流量达到了97570.12万元,显然这比含税采购总额要多出11340.19万元,即意味着当年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经营性债务理应出现相应额度的减少才合理。
可事实上,这年应付账款11385.39万元和应付票据253.28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金额相比确实是减少了13999.36万元,但大于了理论应减少的11340.19万元值,两者之间相差了2659.17万元,这意味着,该公司至少存在2659.17万元含税采购额是没有获得相关数据支持的。
除了上述问题外,科瑞技术的原材料成本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差异。其中,2017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合计有107357.36万元,它们中的一部分在经过生产和销售之后,结转到营业成本之中,体现为这年的直接材料成本金额,而另一部分则体现为相应类别存货的增加。
招股书显示,2017年科瑞技术的主营业务成本之中有91183.25万元为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84.80%(如表4所示),理论上意味着这一年的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之中应当有16174.11万元是需要体现为存货中原材料的增加,以及在产品、库存产成品等各类别存货的材料成本的增加。
在科瑞技术存货中,2017年年末原材料有7320.66万元,比上一年年末新增了3264.66万元,由此可见,16174.11万元原材料采购金额之中还有12909.45万元已经用于了生产,使得在产品、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等存货价值出现了相应的增加。
存货之中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是已经完成生产并准备销售的,2017年年末有3148.12万元库存商品和7587.73万元发出商品。同时,存货之中还有在产品6072.69万元、自制半成品742.47万元。存货之中的四类库存产品合计金额达到17551.01万元(均包含跌价准备),这和上一年相同项目合计金额6272.52万元相比,虽然大幅增加了11278.49万元,但整体上仍小于理论存货应增加的12909.45万元。
那么,四类库存产品所增加的金额之中到底又包含了多少的原材料成本呢?由于招股书并未披露这些库存产品的成本构成,而占大部分的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与营业成本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这里可以用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84.80%来估算,由此推算出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了9564.16万元,与12909.45万元新增相比,有3345.29万元的原材料采购金额既没有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也没有体现在相应的存货价值增加额之中。
同样,2016年的原材料采购与成本、存货之间也有比较大额的差异。以这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72767.39万元和主营业务成本的直接材料72088.95万元相比,两者之间差额为678.44萬元,理论上这将体现为存货相应原材料成本的增加。
可事实上,这年存货整体上却是在减少,其中原材料相比上年减少了2629.48万元,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比上一年增加863.58万元,如果按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84.68%计算,增加的这部分产品之中只包含731.28万元的原材料成本。最终核算的结果是,2016年有2576.64万元的原材料采购金额没有在主营业务成本和存货之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报告期内,科瑞技术的连续两年原材料成本都出现类似的差异,这不由让人对科瑞技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近日,作为苹果公司供应商的深圳科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瑞技术”)公告了最新版本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深交所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4100万股新股,计划募集约6.55亿元投入到“中山科瑞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及配套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建设之中。
科瑞技术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因苹果公司及相关销售占其营业收入的大部分,导致该公司不仅存在大客户依赖的问题,且应收账款中的诸多问题也与大客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采购与成本中出现的大额差异,很难让人撇清大客户对其影响。
营业收入高度依赖大客户
科瑞技术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等产品的销售,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82.67%、76.06%和80.33%。其中,科瑞技术对第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在报告期占比高达45.59%、40.87%和58.73%,远远将第二、三大客户远远抛在后面。仅就单个大客户销售占比情况看,苹果公司对科瑞技术的经营规模大小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实际上,《红周刊》记者梳理招股书后发现,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的销售依赖程度远不止招股书所披露的比例。在科瑞技术的销售方式中,一种是向苹果公司直接销售并签署订单,另一种销售方式则是苹果公司指定的代工厂商与科瑞技术签署订单,相关销售款项由代工厂商向科瑞技术支付,苹果公司与代工厂商、代工厂商与科瑞技术分别独立进行结算。
我们知道,富士康、广达、纬创、和硕都是为苹果公司提供生产制造服务的主要代工厂商,并且也是科瑞技术的主要大客户。在前五名客户之中,富士康、广达、纬创、和硕的销售占比在报告期内合计分别达到27.01%、25.90%和11.28%,这意味着如果考虑到这部分收入的影响,则进一步说明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的依赖程度是非常巨大的。
科瑞技术拥有苹果公司这样一个大客户,表面上看对其当前的生产经营而言是有好处的,但事情得分两面看,科瑞技术对苹果公司的高度依赖问题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一旦出现苹果公司对科瑞技术的采购减少等不利变化,则科瑞技术的经营业绩将会产生重大波动,以后是否能够独立发展仍是一个疑虑。
实际上,从招股书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异常变化之中,就已经体现出了苹果公司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例如,2015年末,苹果公司对供应链管控流程发生变化,导致货款审批流程延长,公司应收苹果公司款项未能及时收回,从而2015年末形成逾期账款高达23744.78万元。
应收账款问题多
招股书披露,科瑞技术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未按时收回,报告期内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的余额占比高达68.35%、47.47%和35.81%,仅从比例变化看,其后两年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处在高位,这说明公司的商业信用政策是偏宽松的,这不利于公司回款效率提升。
与此同时,科瑞技术的逾期账款收回比例也是在大幅降低的,2015年末的逾期款项收回比例为99.73%,至2016年末逾期款项收回比例降为85.92%,2017年末时的逾期款项收回比例进一步下降至65.50%。如此的变化说明了其逾期账款收回能力越来越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瑞技术的应收账款之中,如表1所示,账龄在1年以内(含1年)的比例分别为99.48%、95.82%和90.29%,比例的持续下滑意味着账龄超过1年的部分占比是在不断增大的。数据显示,科瑞技术账龄为1~2年(含2年)的应收账款在2015年年末的时候还只有406.03万元,而到了2016年末时猛增至2236.81万元,并在2017年继续增加到4984.84万元,占比由原先的0.5%大幅增加至7.68%。2017年年末时,公司仍存在1312.72万元账龄为2~3年的应收账款未收回。
科瑞技术应收账款收回效率的下降很可能与其商业信用偏宽松有关系,对客户的商业信用放宽虽然可能源于公司想刺激销售,提升销售额。可事实上如梳理其财务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可发现,科瑞技术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间的数据变化是不匹配的。
2017年,科瑞技术取得了183227.70万元的营业收入(如表2),其中有21.83%是来自于内销,考虑到内销部分存在17%增值税销项税额影响,则可推算出这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190027.46万元。如此的营收规模之下,科瑞技术又能收到了多少现金呢?
招股书的财报显示,2017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2978.76万元,与含税营收相比存在17048.70万元差额,如此表现意味着这年的销售并非全部收到了现金, 7048.70万元未收回销售理论上应该会形成相应金额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新增,或者使得预收款项出现相应金额的减少。
2017年年末,科瑞技术有应收账款61094.02万元、应收票据5647.73万元和坏账准备3925.98万元,三个项目金额合计达到了70667.73万元,这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相比,仅增加了13057.91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新增值相比还有3990.79万元的差异,那么这个差异是不是该公司的预收款项出现了相同规模的减少呢?
事实上,科瑞技术这年年末的预收款项6717.72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3505.38万元。如此一来一去,意味着科瑞技术2017年时有7496.17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形成应收款项等经营性债权。
2016年存在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偏差结果与2017年相比“并不算多”。2016年,公司含税营业收入为156510.98万元,同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1537.63万元,这说明当年所收到的现金除了能够覆盖当年收入之外,还应当使得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因收回而减少了25026.65万元。 财报显示,科瑞技术2016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为51003.90万元、应收票据为3658.54万元、坏账准备2947.38万元,三项金额合计相比上一年年末同项金额合计减少了23993.56万元,与此同时,再剔除预收款项减少的5.95万元影响,则意味着公司仍有1039.04万元的现金流入不知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采购数据支持不足
招股书显示,科瑞技术的采购总额包括采购的原材料金额及外协加工费用。2017年的采购总额为108853.44万元(如表3),在此基础上按17%税率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则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127358.52万元。一般情况下,与此等规模的含税采购总额相对应的必然是相应的现金流量流出,以及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债务的增减变化。
2017年,科瑞技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3680.68万元,预付款项新增了226.62万元,剔除其影响后,与这年采购相关的真实现金流量为113454.06万元,这相比含税采购总额要少13904.46万元,即意味着公司现金流量并未能全部覆盖含税采购总额,理论上是需要形成一定金额的应付款项等经营性债务新增的。
可实际上,2017年年末的应付账款19910.16万元和应付票据1318.83万元的合计仅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金额增加了9590.33万元,与理论新增值相比,仍存在4314.13万元差额。
2016年的采购数据的支持也不充足。这一年采购总额为73700.79万元,加上17%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影响之后,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86229.92万元,理论上这应该有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和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债务新增金额与之相对应。
科瑞技术2016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7621.37万元,在对冲预付款项新增额51.25万元之后,与当年采购相关现金流量达到了97570.12万元,显然这比含税采购总额要多出11340.19万元,即意味着当年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经营性债务理应出现相应额度的减少才合理。
可事实上,这年应付账款11385.39万元和应付票据253.28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金额相比确实是减少了13999.36万元,但大于了理论应减少的11340.19万元值,两者之间相差了2659.17万元,这意味着,该公司至少存在2659.17万元含税采购额是没有获得相关数据支持的。
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本
除了上述问题外,科瑞技术的原材料成本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差异。其中,2017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合计有107357.36万元,它们中的一部分在经过生产和销售之后,结转到营业成本之中,体现为这年的直接材料成本金额,而另一部分则体现为相应类别存货的增加。
招股书显示,2017年科瑞技术的主营业务成本之中有91183.25万元为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84.80%(如表4所示),理论上意味着这一年的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之中应当有16174.11万元是需要体现为存货中原材料的增加,以及在产品、库存产成品等各类别存货的材料成本的增加。
在科瑞技术存货中,2017年年末原材料有7320.66万元,比上一年年末新增了3264.66万元,由此可见,16174.11万元原材料采购金额之中还有12909.45万元已经用于了生产,使得在产品、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等存货价值出现了相应的增加。
存货之中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是已经完成生产并准备销售的,2017年年末有3148.12万元库存商品和7587.73万元发出商品。同时,存货之中还有在产品6072.69万元、自制半成品742.47万元。存货之中的四类库存产品合计金额达到17551.01万元(均包含跌价准备),这和上一年相同项目合计金额6272.52万元相比,虽然大幅增加了11278.49万元,但整体上仍小于理论存货应增加的12909.45万元。
那么,四类库存产品所增加的金额之中到底又包含了多少的原材料成本呢?由于招股书并未披露这些库存产品的成本构成,而占大部分的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与营业成本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这里可以用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84.80%来估算,由此推算出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了9564.16万元,与12909.45万元新增相比,有3345.29万元的原材料采购金额既没有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也没有体现在相应的存货价值增加额之中。
同样,2016年的原材料采购与成本、存货之间也有比较大额的差异。以这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72767.39万元和主营业务成本的直接材料72088.95万元相比,两者之间差额为678.44萬元,理论上这将体现为存货相应原材料成本的增加。
可事实上,这年存货整体上却是在减少,其中原材料相比上年减少了2629.48万元,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比上一年增加863.58万元,如果按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84.68%计算,增加的这部分产品之中只包含731.28万元的原材料成本。最终核算的结果是,2016年有2576.64万元的原材料采购金额没有在主营业务成本和存货之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报告期内,科瑞技术的连续两年原材料成本都出现类似的差异,这不由让人对科瑞技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