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游终成真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到10年前,人们对太空旅游还知之甚少。那么,各种重大的空间运载工具是如何把太空旅游一步步引向“前台”的呢?
  
  广袤的宇宙空间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地方,飞往太空是人类的夙愿。为了进入太空,古今中外的无数科学家进行了刻苦的钻研和精心的探索,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国明朝的一位小官吏——万户就是其中一个。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太空旅行试验的人。当时,他在椅子两边的支架上绑上两只大风筝和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自己坐在椅子上,吩咐手下手执火把,喊着“一、二、三、四”,同时点燃47支火箭。他原想利用火箭升空,依靠风筝降落,没想到火箭刚一点燃,就“轰”的一声喷出一团火焰——火箭爆炸了,万户再也没有走出火海。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万户勇于探索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了纪念他可贵的探索精神,在科学家提议下,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万户的试验失败了,但后来的科学家实现了他的理想。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开创了空间科学的新时代。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了太空。1973年,出现了第一个空间站——美国的“天空实验室”。随后,苏联先后将7艘“礼炮号”空间站送入太空,并且发射了更加先进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苏联接二连三地发射空间站的同时,美国将航天飞机送上了轨道。“和平号”空间站寿终正寝后,世界航天大国又合作研制了“国际空间站”。这些重大的空间运载工具把太空旅游一步步引向“前台”。
  然而,直到10年前,人们对太空旅游仍然知之甚少,多数人对太空旅游的了解仍然停留在科学幻想阶段,而发表在杂志上的几篇研究太空旅游的文章则大多被人遗忘了。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之间的冷战结束,同冷战有关的空间投资被削减了。这样一来,卫星发射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供过于求。这一现象令空间科学家很伤脑筋。“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呢?”空间科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1997年3月,第一届国际太空旅游会议召开,80多位专家出席这次会议,并提交论文20多篇。经过社会调查和综合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当发展太空旅游事业。
  2000年5月24日~26日,太空运输市场国际会议召开。会上大多数代表指出,走出卫星发射市场供过于求的唯一办法是发展太空旅游。理由是:自从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大多数空间活动是靠政府投资的,现在冷战过去了,空间经费有所削减,需要利用有限的投资来发展有益的事业,以便让政府的空间局继续开展空间活动。这个有益的事业就是太空旅游。
  空间科学家倡导发展太空旅游的理由具体来说有以下多个方面:
  
  其一,大众需要太空旅游。根据对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的市场调查,太空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在被调查者中有86%的人愿意在闲暇时去太空旅行。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分析认为,如果票价为10万美元,每年有1万人去太空旅游,那么1年就有10亿美元收入!这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其二,在空间活动中,目前唯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的就是太空旅游。其他空间活动只投入,不索取经济回报,即使有回报也是间接的回报,只有太空旅游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门票收入。
  其三,太空旅游是一个很现实的研究课题。半个多世纪以来,空间科学技术日臻完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太空旅游是其中新兴的一项,它同空间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联系。不过,太空旅游对空间科学技术哪些领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呢?太空旅游的发展与太空工业和太空商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将来太空游客多了,太空旅游事业发展了,太空游客能在旅游中附带做一些科学试验吗?哪些科学试验能让太空游客做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好好研究,兴利除弊。
  其四,太空生活涉及各种行业,从建筑到市场、销售、内部设计等。尤其是费用低廉的旅客运载工具的研制,不仅有利于卫星发射市场走出困境,而且可以允许旅游爱好者用较少的钱去太空旅游观光。而想去太空旅游的人太多了,可以为航天事业积累大量资金,促进其他航天项目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航天事业兴旺发达起来。
  经过10年的工作,现在不仅发表了大量关于太空旅游的研究文章,而且买票去太空旅游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今天,只要花2000万美元,任何人都可以去“国际空间站”作一次太空旅游。美国的“太空探险”公司已经成功地将5名游客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并且在他们观赏了太空美景之后将他们安全载回地球。这5位第一批“吃螃蟹”的太空旅行者是:60岁的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33岁的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思、60岁的美国富翁格雷戈里·奥尔森、40岁的美国女子阿努谢赫·安萨里和58岁的美国人查尔斯·西蒙尼。
  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也不乏太空旅游者。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在中国的一位代理商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旅游者,他将花费100万元人民币体验亚轨道飞行乐趣。
其他文献
天才,是指人拥有一定的天赋(即天分:不是可以学到的东西),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及拥有天然资质的人(如体质、嗓音等)。一般认为,智商80~120算作正常,其中110~120属于较聪明,120~130属于超常,130~140属于智商极高,而超过140的就属于天才。最近,研究人员试图从以往的天造之才身上寻找共性,以全新的角度来揭秘天才。
纳米技术是科学研究中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在医学研究中尤其如此。癌症治疗的常规手段是手术、化疗和放疗。不幸的是,这些手段都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脱发、消化不良、恶心、乏力和口腔溃疡等等。而科学家相信,纳米棒也能在癌症治疗中有所作为。如果能用黄金纳米棒装载抗癌药物,它们就能准确攻击癌瘤。这种疗法可能意味着更少的副作用和用药量。纳米棒也能搭载靶向药物或缓释药物。有效剂量的药物可能被传送到准确圈定的身
世界上还有不能上网的地方吗?事实上,还真有一些无法连上互联网的地方。  现在的人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对许多人来说,查看电子邮件,在网上冲浪或在线咨询,是每天的必做之事。世界上大约有13亿人除了网络,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网络支撑着他们的整个生活。但网络的触角是否已触及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呢?  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世界上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他们既没有登录上网的途径,也没有连上
为什么一只小苇莺愿意主动照顾体型如此硕大的杜鹃幼鸟?这其实是一场进化学中的较量,而杜鹃总是可以领先于它们的宿主一步。进化让动物们在各个领域都变得“身怀绝技”和“足智多谋”。  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  大杜鹃是预报春天到来的使者,却也是自然界最臭名昭著的骗子。1788年,著名的“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第一次向世人描述了大杜鹃异常残忍的生存策略:雌杜鹃会在每一个被它们选定的寄生的鸟巢中产下一枚卵,而
为什么一些恐龙会长得这么高——30米?一项研究发现,有效的肺、呼吸和卵生可能赋予了恐龙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生长优势。  虽然一些恐龙后代的个头越来越大,但并非对所有恐龙而言都这样。科学家调查了包括祖龙在内的一些早期恐龙,由此发现一些种类的恐龙获得了庞大的身躯,但另一些则保持小个头,甚至还有一些展示出进化性个头“缩水”。科学家解释说,飞翔的爬行类——翼龙是在演化过程中保持小个头的最佳范例,此外还有许多种
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考古学家们在成都蒲江县对60座战国时期船棺葬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2000多年前的战国船棺和出土的400余件精美文物重见天日……墓葬主人是谁?为何聚集在此?他们为何使用船棺?他们又以何为业……  一个个谜团,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和分析来得到合理的解释,而考古发掘的過程,恰如倾听先人们世代跌宕曲折的故事。
医学中很少有哪方面自19世纪以来没有进步。今天,医生在经过严格消毒的手术室里为患者做手术,并且运用抗生素抵御感染,而非采用骨锯锯掉患者坏死的肢体。现代麻醉是一种复杂的医疗调和,而不是以往麻醉所用的那种氯仿布或威士忌酒。但说到治疗严重疼痛,我们至今却仍然依赖从至少公元前3400年就开始使用的鸦片。  我们之所以如此忠实于罂粟,其实是有理由的:它有效。从古代开始,人类一直在利用鸦片的效力缓解疼痛、治疗
每个人体内都存在有潜伏的病毒,例如,你极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就被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而HPV病毒能向细胞中注入自己的DNA并在人体中藏匿数十年,一旦你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它们就会被激活从而感染更多的细胞或者使你发病。这样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HPV会造成颈部、喉部、肛部和宫颈部的癌症。  单纯疱疹病毒也是如此,它会将一个或者多个DNA拷贝注入人体的口部或外阴部的感觉神经细胞内,伺机而动。还有
在远古时代生活着一些体形超大的动物,而目世界各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巨型动物,从新西兰不会飞的恐鸟,到北美的猛犸象,都是称霸一时的庞然大物。澳大利亚一度还是许多奇特巨型动物的家园,从袋狮到短脸袋鼠,从巨型鳄鱼到巨蜥和雷鸟等。这些巨型动物的体重通常在44千克以上,一种被称为“丽纹双门齿兽”的巨型袋熊的体重甚至达到了3000千克。这些原始巨型动物最古老的祖先可以追溯到2400万年前,但那时它们还只是一种体
“嗡嗡”叫的小家伙来自何方  诞生于100年前的无人机,今天迎来了飞速的发展。  无人机在英文里被称为“Unmanned Aerial Vehicle”,即“不载人的飞行器”。根据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档案,最早的无人机可以追溯到1917年,那是一架被成功改造为无线电遥控机的美国海军寇蒂斯N-9型教练机。设计者的初衷是让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目标区上空,将事先装在小飞机上的炸弹投下去。二战中,美国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