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的科学防除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地、争肥、争光、争水,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据测定,水稻每年因草害一般要减少收入10%左右,多的超过50%。另外,杂草不仅诱发病虫害,有的还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目前防除稻田杂草主要是将农业技术措施和化学药剂除草结合进行。
   一、以农业技术措施防治为主
   1. 水旱轮作 从根本上改变杂草的生存环境,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杂草滋生蔓延的条件,是最经济有效的除草措施。水田改旱地后,稗草、异型莎草、看麦娘等水生、湿性杂草,1年以后大多死亡。
   2. 消灭草籽 用盐泥水、硫酸铵、硝酸铵水选种,或采用机械选种,以剔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草籽;农家肥应堆沤并使其充分腐熟,这样可以将混在其中的草籽消灭;在杂草尚未成熟之前予以拔除。
   3. 加强管理
   ①耕作除草。如在水稻移栽前,先灌浅水使田土湿润,让稗草等杂草萌发,然后反复耕耙数次,可消灭大量杂草;水稻播后15天左右,当杂草萌发量达50%~80%时进行中耕,可消灭大量杂草;秋冬季深翻,将大量草籽埋入深层土中,使其不能萌发。
   ②以肥灭草。如施氨水、胡敏酸铵等,可杀死草芽,减少草害;施河泥、厩肥,既可促进作物生长,又能压死或延缓杂草萌发,以后杂草长出时,作物已长高长大,就能抑制杂草生长。
   ③淹水或晒田除草。水稻秧田内,当稗草达2~3叶时,灌深水淹没,在淹死稗草的同时秧苗不受影响;水稻分蘖末期进行晒田,不仅可以控制无效分蘖,还能杀死水绵、刚毛藻、青萍等水生杂草。
   4. 生物防除 放养绿萍,可抑制稻田大量杂草发生;稻田养鱼,特别是养草鱼,可消灭多种杂草;生物防除,如放鸭吃草,或者繁养和释放豚草条纹萤叶甲以消灭豚草等。
   二、科学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1. 秧田化学除草技术 秧田播种后,一般是秧苗先出土,杂草随后而生,但秧苗的生命力不如杂草强,故杂草很快超过秧苗而影响秧苗的生长;同时,由于秧苗与稗草苗期外形相似,人工拔除十分困难。使用化学药剂除草,既省劳力,又能使秧苗粗壮,分蘖多。水稻田常见的1年生杂草有稗草、鸭舌草、节节草、空心莲子草、水马齿、矮慈姑等;多年生杂草有牛毛毡、异型莎草、眼子菜、野茡荠、野慈姑、四叶萍等。秧田除草,由于育秧期较短,一般使用1次除草剂即可奏效。方法有以下3种:
   ①播种前撒毒土。提前将秧田整好,灌水3~6厘米深,促使杂草种子萌动。每亩用25%除草醚0.5~0.6千克,拌湿润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于田中,撒药后4天排水播种,这种方法在晚稻秧田使用效果好。而用50%禾草丹乳油300克,在早、中、晚稻田除稗效果均好。
   ②随播随用药。中、晚稻秧田整好后,不催芽直接播种,播后灌浅水层。使用25%除草醚0.5千克,加湿润细土20千克,拌匀后撒施,保水2~3天,现谷芽后排水。
   ③出苗后喷药。在秧苗立针现青期,稗草1叶1心至2叶1心期,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施药。施药前一天或当天上午把田水排干,每亩用20%敌稗0.75~1千克,加水30~40千克喷雾,喷雾要均匀,喷头以距苗30~40厘米高为宜。喷药后一般晒田1~2天,然后灌较浅的水层两昼夜(以水层不淹没秧尖、只淹没稗草生长点为准),过3天稗草即可死亡。还可用20%敌稗乳油,分两次进行喷雾:第一次用20%敌稗0.5千克对水30千克喷雾,晒田1天后,再用0.5千克对水30千克喷雾,然后晒田1天,灌水淹稗。这种分两次喷雾的方法,具有提高杀稗效果和避免水稻受损的优点,在稗草两叶期前喷施效果比较理想。如稗草长到2~3叶期,每亩可用25%杀草灵可湿性粉剂0.75~1千克,加洗衣粉10~20克,对水30~40千克对叶面喷雾。喷药需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喷药前排去田内的水层,喷雾力求均匀,喷药当天不灌水,次日灌浅水层,保持水层5天左右,不串灌。双季晚稻秧田期,三棱草多的田块,在扯秧前7~8天,每亩喷施70%二甲四氯50克,能起到除草脱秧根,提高扯秧效果的作用。
   2. 大田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剂在气温高时对杂草杀伤力强,反之则弱。早稻田施药在插秧(抛秧)后10天左右,中稻、晚稻在插秧(抛秧)后4~6天施用除草剂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每亩施用25%除草醚0.5~0.6千克(或25%除草醚300克加五氯酚钠500克,或50%禾草丹乳油250~300克),与湿润细土15千克拌匀,堆闷半天,然后均匀撒入稻田。1周内田间保持水深3~6厘米,不要排水。如果田中无水,就要灌水,但不要串灌,1周后正常管理。此法对防除稗草、牛毛草等效果好。
   除草醚对三棱草、鸭舌草、野慈姑等杂草无效。对这些杂草,可视情况每亩施用70%二甲四氯75~100克,对水40千克,在稻田水排干后的第二天喷雾,喷药后隔1天再灌水,以后按正常管理。数天后三棱草、鸭舌草、野慈姑即可逐渐死亡。
   在插秧半个月之后,有些稻田会长出恶性杂草眼子菜(又叫竹叶草),当其长出3~5片叶、红叶变绿叶时,每亩用50%扑草净40~50克,加湿润细土15千克,配成毒土撒施,保持3~6厘米深的水层7天,防除效果很好。如用扑草净40克加70%二甲四氯100克,拌湿润细土15千克,撒施均匀,不仅能杀灭眼子菜,也能同时杀死日照飘拂草、节节草、鸭舌草、野慈姑、野茡荠苗等杂草。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吉水县冠山农技站 邮编:331600)
其他文献
1. 缺锰症状 水稻植株缺锰时,通常表现为新生叶片失绿并出现杂色斑点,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变薄易呈下披状;植株黄化,生长发育停滞,分蘖减少。缺锰土壤上的稻株易早衰,易诱发胡麻叶斑病。  2. 发生原因 一般的土壤中含锰量较多,只是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大量生石灰以后,土壤中有效锰含量显著降低,才会出现缺锰现象。虽然水稻需锰量不多,但氮、钾会妨碍锰的吸收,如在缺锰的土壤中过多地施用钾肥,则能加重因缺锰而
积温不足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各生育期顺延拖后,到水稻成熟时籽粒不能正常灌浆成熟而减产的现象称为延迟性冷害。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山区小气候条件、品种积温特质、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我县经常出现水稻延迟性冷害现象,致使水稻灌浆结实受阻,空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并由此经常引发农民与种子商之间的纠纷。为了减轻和防止延迟性冷害的为害,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特将延迟性冷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介绍如
目的:观察莲芪胶囊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