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缺失与重建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d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面临的“边缘化”困境愈发显现。外在原因表现为功利主义、为学术而学术等不良研究倾向,深层原因则在于研究者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的严重缺失。目前,我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古代文学研究者当从古圣先贤文以载道的责任担当中汲取精神,凝聚力量,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和价值重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文化传承 价值重建
  从事大学语文研究与教学工作十余年,常有朋友问及:古代文学研究什么?笔者费力解释一番后,对方似懂非懂地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研究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者普遍需要直面的一个尴尬问题,深层暴露出的是人们对古代文学研究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质疑。早在十几年前,古代文学研究者自身就提出被“边缘化”的问题,直到今天仍然不时提及,但一直没有改观,相反愈发显现。不可否认,古代文学研究遭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冷漠。造成这种境地的原因,暂且不论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失,古代文学研究者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严重缺失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
  一、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当下现状与价值缺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及大学学科分类的细化,古代文学研究者逐渐偏离学术研究应有的意义而迷失方向。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为生活而研究。把古代文学研究作为谋生的一种职业和手段。于外迎合市场的需求,打造一身“专门之學”,且不问此种学问的质量和意义,索取高昂的出场费,像明星一样到处走穴,以达到谋利的目的。于内根据单位的考核指标,穷力申报课题,大量制造著作、论文,以做到人人称羡的“科研致富”。因此二十余年的科研成果,比过去八十年的总和还要多。“著作等身”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真正“走心”的并不多。二是为经济目的而研究,搞所谓服务于经济的项目。古代文学研究者常被邀请去为一些“文化产业”项目出谋划策,充当门面,说一些考论不详的言论,甚至不惜误导消费者,出现多地争抢历史名人的社会怪象。三是为研究而研究。有人认为纯学术研究才是学术健康发展的正途,背离社会,淡化现实人生,日益陷入书斋之学,拘束于狭小的圈子里,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一些导师指导学生论文,找一些生僻的作家作品,动辄填补学术空白,全然不顾这些无人问津的题目是学术界不懈于做,还是集体忽略的文献珍品。这样的研究无非是古代文学知识的不断堆积,没有温度,没有灵魂,缺乏生活的气息;或者附庸风雅,好像圈外人越看不懂,就说明研究越高深,故意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用捉摸不透的语言复杂化,来制造神秘迷惑读者。我们从古代文学的研究实践中,看不到研究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以及他们“独善”“兼济”的美好理想追求,感受到的是学术与社会的背离,学问与人格的分离,是知识分子在当代物质生活中道德沦丧与道德失范的状况,其最终被社会所抛弃的命运是必然的。a
  二、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与价值担当
  古代文学研究者二十余年的觉醒不能仅仅停留在呼吁声中,已经到了切实改变研究态度,承担起历史、文化赋予的社会责任,重新确立引领风气的社会角色的时候。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面对人们日趋多元、活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古代文学研究者立足本国优秀文化,涵养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价值重建、思想改造的文化使命责无旁贷。具体而言,亟待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
  首先是传承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经历五千年历史风雨未曾间断的文明,之所以没有间断,而且始终影响着历史,是因为它是人类数千年知识智慧与思想结晶的积累。古代文学研究者以中国典籍和文化为研究对象,承传、诠释和丰富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与其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文化贡献密不可分。面对诸侯混战局面下的礼崩乐坏,沉淀一千余年建立起来的礼乐文明岌岌可危。孔子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b上天要承传人类文明,就得让我活着,非我莫属。这种慷慨激昂的表达,显示出孔子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孔子以一己之力肩负起弘道的重任,编订“六经”,确立以“六经”为核心的经典体系和文化传统,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焚书坑儒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一次大破坏,大浩劫。汉初为恢复文化传统,一批耆老、旧儒通过口耳传授延续文脉,中华文明才得以存亡接续,在汉代的意识形态重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汉学者郑玄一生追随孔子足迹,遍注群经,著述之多罕有其匹。古今不少学者都视其为纯粹的学者,而对经典诠释中所寄寓的理想追求却视而不见。试想一下,被世人视作盗贼的黄巾军,路遇郑玄,万人下拜。郑玄死后,郡守以下官员及受业弟子缞绖奔丧者达数千人,这是一个布衣儒生所能承载的吗?后世历代学者如孔颖达、朱熹、郝经、顾炎武、章太炎等等皆是如此,他们或者重注经典,或者建立新的经典体系,或者开一代学术风气之先,无不是在直面现实中回应时代文化难题。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时代文化命题是,经过近百年的西方文化冲击,自我文化批判,而导致的传统文化长期断裂后出现的价值真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当下人生做出新的诠释就显得尤为重要。何谓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弘扬,就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者深思与践行的方向。时下各地出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开设的国学启蒙馆,中小学课本中不断增加的传统文化内容,各高等院校纷纷涌现的国学研究院、研究所,以及国家层面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顶层设计等现象,都反映出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以及时下主流文化精神的发展方向。又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的长期割裂已然形成的与人心之间的距离感,需要古代文学研究者架设好连接二者的桥梁,做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工作。用批评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带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总之要跳出狭隘的学科圈子,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充分体现其当代意义。   其次,古代文学研究者要担负起文化重建的社会责任。披沙拣金,文化传承,是古代文学研究者的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而文化重建则属于较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大多以道自任,以天下为己任,往往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他们坚持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成就自我的方向指引,将“修齐治平”作为实现价值的终极目标,在他们的理想图景中始终蕴含着家国情怀和天下观念,体现出一种“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思想和胸怀。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文化思想革命浪潮来临,都有一批新型知识群体的出现,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积极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建构当中,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历史和未来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礼崩乐坏,诸子百家都表现出“以道自任”的精神,老子围绕“道”的课题作《道德经》,孔子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墨子誓言“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③“三教九流”面对天下无序的社会现状,纷纷提出各自的学术主张,不仅为大一统国家的意识形态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直到两宋,建立在百家争鸣基础上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显示出特有的稳定性,维系中国社会约八百年的平稳运行。然而自中唐始,这种稳定性被打破,日益壮大的佛、道两家开始介入核心价值系统,文化冲突由此爆发,并最终釀成了宋儒的道学运动。以“道学”命名,非常鲜明地说明宋儒以“承传圣道”为使命的特殊性质。他们为“圣道不行”“圣学不传”而深感忧虑,并言“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d。“道不行”,其后果是“无善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而“学不传”,则导致的是“人欲肆而天理灭”,是价值观缺失以后的人性放任。面对这种文化自觉引发的恐惧,宋儒群体振作起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周敦颐主张“文以载道”,将“道”的问题作为“文”的指向。程颢致力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e。张载则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警世之语。f他们以群体的力量,立足儒学,吸纳佛道,建立起全新的儒学体系,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元明以降的思想史与意识形态。第三次思想革命浪潮兴起于伴随坚船利炮西方文化大量侵入的中国近代。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都在思考着拯救民族危亡的良策,其中知识分子群体认为中国积弱的源头,来自于赖以生存的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将这场思想变革推向高潮。有意思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中,参与者既是学者,又是战士,他们一方面坚守学术阵地,一方面又倡导文化革命,表现出极强的文化重建意识。如陈独秀、鲁迅、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他们无一不是以“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活跃在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
  这场文化思想革命已过去百余年,但并没有停歇,相反正走向高潮和成熟。只不过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罢了。“五四”学人面对的是除弊救亡、改造社会的任务,今人面对的是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迷失、精神空虚,具体表现为道德的沦丧、价值观的扭曲和信仰的缺失。由文化发展滞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和谐、平稳发展。历史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使人类社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基本素质。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守护好这片文化沃土,不断地从中吸收与当代价值相适应的精神滋养,涵养和培育新的核心价值观,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理论化、体系化工作,充分发挥其提升人们精神境界、重塑当代价值观、建构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功能。同时,按照中国文化发展内在的规律,广泛吸纳国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反哺完善新文化建设,为新的思想文化形态的早日到来贡献力量。只有这样,古代文学研究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才能在人类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留下我们的身影。
  三、余论
  古代文学研究者不是寄生于社会的乞食者,他们担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文化重建的社会责任。古代文学研究者要把文化使命、社会责任挺在首位,永葆人文情怀关注历史观照现实,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国学诉求,建设新文化的征途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a 刘毓庆:《古代文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79—80页。
  b 〔宋〕刑昺:《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c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页。
  d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40页。
  e〔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17页。
  f 陈俊民:《关学经典集成:张载卷》,三秦出版社2019年版,第369页。
  参考文献:
  [1] 刘毓庆,张小敏.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文化思想革命浪潮[J].社会科学战线,2013(5).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5-028)
  作 者: 张静,文学硕士,山西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先秦文史。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实是文学创作永远不可分割的部分,先锋文学更深入地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命运从细微之处显示出个人强烈的情感意识。余华的创作着眼于这一点并超出常人对于个体人物的怜悯,《第七天》是余华对于底层写作回归的重要作品,小说的内容荒诞却又反映了真实的现实,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之下又将美好的曙光留下,作者将自己从亲历者的身份中脱离,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作,或隐或显地反映了现代情感的现状。  关键
摘 要:海德格尔从“关系论”视角出发,将处在具体关系、具体环境中的人或事叫作“此在”;而“格式塔”学派则从“整体论”视角出发,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和“完型”。本文以“此在”说和“完型”说为学理资源,分析迈克尔·坎宁安小说《时时刻刻》中处于特定悲剧性“此在”情境中三位女性人物各不相同的生命历程;同时将三位女性的“此在”命运看成是“整体”和“完型”,勾勒出三位现代女性直面“此在”,逆袭向上的生
摘要:对于艺术家来说,取景和构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观者对视觉和视觉叙事产生强烈感知。不同的画幅与构图会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对影片的叙事与主题产生帮助。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别具一格的人文观点与视觉模式,中国化的色彩倾向,挑战性的政治话语,使其成为国内影坛颇具话题性质的电影之一。  关键词:电影画幅 构图 观众心理  一、世界上的变形画幅影片与冯小刚创作的灵感来源  从电影诞生以来
摘 要: 面对不断衰落的贾府,贾探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利用一切机会为贾府振兴进行改革,也为自身成长搭建平台。这一过程中,探春坚持原则、一心为公的做法为其成功提供了保障,这对新时代青年干部改变“佛系”心态,形成勇于干事创业的作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新时代青年干部应当通过树立上进心和责任心,从而不断提升正能量从而获得成长。  关键词 :《红楼梦》 探春 青年干部 “佛系”  贾探春是《红楼梦》中
摘 要:《红楼梦》七十四回讲的是由傻大姐拣了一个“五彩锦囊”,上面绘有春宫图,引起一场抄检大观园的风波。这回的语言设计策略是极为巧妙的,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王善保家的是一个奴才,但她却不识相,极力争取“话份”,结果是“自取其辱”。这一回的语言设计有现代物理学上的“量子纠缠”神奇效应,取得“说一现二”的效果,语言的潜在性能量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又使用“逆势行文、反向行笔”的方法,写出激愤与无言的两种反
摘要:网络言情剧发展势头迅猛,剧中的女性大部分以“女强”的姿态出现,男性则有别于传统男性的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丁墨的网络言情剧《三部曲》进行分析,发现网络言情剧中的男性人物形象有着“做娇”“忠犬”以及“腹黑”等特征,女性人物形象则“独立”“自信”“聪慧”;他(她)们的出现恰恰体现男女和谐共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网络言情剧 丁墨 《三部曲》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简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更应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索教师开展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增强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初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18-02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摘 要: 《客至》和《宾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以待客为题材的七言律诗。两首诗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二诗蕴含的情感却通过外显的人物言行与隐匿的形式语言呈现截然不同的状态。同为待客,诗人在诗歌内容与形式上均表现出对“客”热忱亲近,对“宾”客套疏离的情感态度,由此可见诗人的“平易”与“轻狂”,彰显了杜甫无谄无骄的交友原则与正直不阿的士人风骨。  关键词:杜甫 《客至》 《宾至》 情感态度 交友原则  舍
摘 要: 如今,有关女性主义的言论在中国社会风潮涌动,性别话题成为流行话题。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已成为电视剧和电影反映的主题之一,这类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向观众展示当代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上的生存发展图景,并以此来反映女性意识觉醒和价值确立的过程。曾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以其为例,探求女性形象在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摘要:莫言小说的语言是莫言从众多作家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符码,也成为莫言的特有标志之一。莫言近作一改昔日风格,《故乡人事》等作品语言偏向于平铺直叙,有纪实之感;《表弟宁赛叶》等作品语言逻辑密集紧凑,是狂欢化写作的另一变种。莫言的新作似乎丧失了一直以来莫言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但这也可以视作莫言告别自我开始另一轮全新创作的良好开端。  关键词:莫言近作 语言艺术  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