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原发Rosai-Dorfman病1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内原发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思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4例骨内原发RDD确诊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100蛋白、cyclin D1、CD1a、CD207等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蝎形探针扩增突变系统(ARMS)荧光定量PCR检测BRAF V600E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14例RDD中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2~64岁,平均年龄31.4岁。14例均为不伴淋巴结病变的骨内原发病灶,1例为伴椎体和鼻腔累及的多发病变。骨内RDD影像学全部为溶骨性,常伴有硬化缘。光镜下病变破坏骨小梁,可见明暗相间结构,组织细胞增生伴伸入现象,部分病例背景纤维化显著,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弥漫浸润,多发病变的病灶中浆细胞显著增多,并可见血管炎。其中罕见1例为RDD和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同时存在,可见Langerhans细胞增生。免疫表型:组织细胞S-100蛋白、cyclin D1、CD68、CD163阳性,其中cyclin D1呈核阳性,阳性比例为13/14,伴LCH的病例可见CD1a、CD207阳性的细胞。分子检测:伴LCH的病例ARMS-PCR结果显示BRAF V600E基因突变,所有病例KRAS基因无突变(7/7)。12例随访9~49个月,3例复发。

结论

骨内原发RDD罕见,偶可和LCH伴发,临床、影像及组织形态表现需与其他骨内病变鉴别。BRAF V600E基因检测及cyclin D1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肢体冷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43例采用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肢体冷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和注入无水乙醇后5 min患者心率、无创血压(NIBP)、足趾血氧饱和度(SpO2)、脚掌温度和末梢灌注指数(PI)的变化。并于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进行随访。结
期刊
产单核李斯特菌(LM)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可导致李斯特菌病(LD)。本文报道1例孕16周孕妇血培养中分离到LM的诊疗经过及妊娠结局。
结直肠腺瘤是最常见的肠道病变,典型的腺瘤诊断相对简单,但少数腺瘤可以出现黏液/杯状细胞为主、潘氏细胞成分、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鳞状体形成、透明细胞化生、嗜酸细胞化生或印戒细胞癌成分等病理改变,以及出现上皮错位或累及淋巴腺复合体等相对复杂情况,这些对腺瘤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扰。作者梳理和归纳结直肠腺瘤相关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总结上述少见病变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临床病理意义。
期刊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由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的假肉瘤性自限性反应性病变。约65%的结节性筋膜炎中发现t(17;21)(p13;q12)染色体易位,形成MYH9-USP6融合基因,但伴有USP6基因缺失的病例少见报道。该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因右膝关节疼痛5个月,MRI示右膝关节后外侧结节入院,分子检测示USP6基因发生断裂并伴有大量缺失信号。镜下病变与富于细胞性腱鞘纤维瘤难以区分,且富于细胞性腱鞘
期刊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理诊断为颅内Rosai-Dorfman病3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影像资料、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的文献。结果原发于颅内的Rosai-Dorfman病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44、55岁,分别位于左
期刊
神经营养性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是负责编码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k)的基因,有NTRK1、NTRK2、NTRK3三位家族成员,分别位于染色体1q22、9q21、15q25,编码家族蛋白TrkA、TrkB和TrkC。近年研究发现,Trk激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化有关,对于具有NTRK融合基因表达的患者,Trk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将靶向治疗纳入治疗方案将会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期刊
目的探讨黏液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7例黏液型SFT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男性3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32~67岁。发病部位:胸膜3例,盆腔、阴道、腮腺和鼻腔各1例。瘤体直径2.7~13.5 cm
EB病毒相关性平滑肌肿瘤(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smooth muscle tumors,EBV-SMT),主要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及移植术后相关,可分为HIV相关性平滑肌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平滑肌肿瘤及移植术后相关性平滑肌肿瘤。该文报道1例EBV-SMT与上述三者均不相关,为31岁男性患者,无HIV感染、无先天性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