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到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再到发布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意见,一季度以来连续出台的战略性经济政策,扩大了人们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大家期待着,即将召开的九届市委八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上海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从GDP一度低迷的态势中突围,更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去年年末,上海将2009年的工作中心和重点确定为“四个确保”,“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位列第一。但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严峻挑战。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海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1%,大约相当于全国的一半——国家统计局报告,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6.1%。
并非上海对金融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帮企业、保增长”屡屡成为上海高层领导在各个场合强调的关键词,各区县和相关职能部门也都抓紧出台落实相关政策,抓项目到位、通融资渠道、提行政效率,全力招商、安商,稳商。这些努力,稳定住了企业的情绪,但经济重新活跃,还受制于一些重要的客观因素,其中之一,是上海经济的外向程度较高。目前,上海的外贸依存度超过16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而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第一季度出口和进口总额都出现了两位数负增长,前者负增长超过20%,后者负增长达32.1%。
重量级利好坚定突围决心
艰难的开局中,上海经济走向的战略性突破更具意义。
今年3月16日,市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会议的一大重点。其实,“转型”对上海来说并不是新名词,在国内很多城市的经济结构还是“二三一”的时候,上海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布局;较早地进入经济转型期,让上海首先遇到了其他地方没有遇到的问题。然而,知易行难,怎么转型在过去数年一直困扰着上海。
3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简称《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对于身处金融危机压力之下的上海来说,这无疑是坚定突围决心的重量级利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税收制度方面释放出了一定空间,不但对制约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一大政策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而且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央对上海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的期望。
第二季度展开强有力突破
2009年的第二季度,上海展开了强有力的突破。
5月初,南汇、浦东两区合并得到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幅员由原先532.75平方公里增至1210.41平方公里,是原来的两倍多。更令人关注的是,新浦东在原先的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大国家级开发区之外,又拥有了洋山保税港区、临港新城等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金融、航运,贸易等重大要素资源的聚集,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设置了核心动力区。
5月底,上海先进制造业的突破方向也得到确立。在《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中,上海列出了新能源、民航制造、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九大产业,提出了在2012年把这九大产业的产值提高到1.1万亿元的目标,而眼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大约为6500亿元。需要强调的是,除了现实的经济效益之外,上海还希望通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传统制造业淘汰落后、抢占高端,带动先进制造业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之路,带动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成长。
自上而下酝酿出突破勇气
政策上的创新,空间上的布局,产业上的谋划,令上海自上而下酝酿出突破的勇气。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动把央企“拉”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队伍。他们通过召开服务央企情况通报会、形势与政策介绍会等形式和上门走访、答疑解惑等服务手段,推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产业和项目指南;
结合上海新的经济战略,本地国资国企的整合重組进程也在加快。其中,申能集团在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的同时,开始谋划建立项目开发的盈利模式;上海电气打破传统管理,展开了美国GE航空S-1000,S400,英国罗·罗SABRE等生产许可证等认证,计划全面进入国际国内航空领域;
区县的活力同样被激发出来了。承接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任务的奉贤,确立了到2012年新能源制造业产值达150亿元、占全市新能源制造业总产值30%以上的目标,与此相匹配,土地,资金和人才政策目前都已到位;而刚刚在空间储备和要素集聚上都获得了巨大支持的浦东,行动更为迅速,有关支持金融机构发展,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发展、推进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发展的各项实施意见目前都已出台,有关航运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和促进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办法,距离实施也只有一步之遥……
当突破的决心和勇气都已具备,当突破的政策机遇已经出现,人们有理由相信,对上海未来的想象可以成为现实的经济发展空间。
去年年末,上海将2009年的工作中心和重点确定为“四个确保”,“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位列第一。但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严峻挑战。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海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1%,大约相当于全国的一半——国家统计局报告,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6.1%。
并非上海对金融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帮企业、保增长”屡屡成为上海高层领导在各个场合强调的关键词,各区县和相关职能部门也都抓紧出台落实相关政策,抓项目到位、通融资渠道、提行政效率,全力招商、安商,稳商。这些努力,稳定住了企业的情绪,但经济重新活跃,还受制于一些重要的客观因素,其中之一,是上海经济的外向程度较高。目前,上海的外贸依存度超过16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而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第一季度出口和进口总额都出现了两位数负增长,前者负增长超过20%,后者负增长达32.1%。
重量级利好坚定突围决心
艰难的开局中,上海经济走向的战略性突破更具意义。
今年3月16日,市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会议的一大重点。其实,“转型”对上海来说并不是新名词,在国内很多城市的经济结构还是“二三一”的时候,上海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布局;较早地进入经济转型期,让上海首先遇到了其他地方没有遇到的问题。然而,知易行难,怎么转型在过去数年一直困扰着上海。
3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简称《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对于身处金融危机压力之下的上海来说,这无疑是坚定突围决心的重量级利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税收制度方面释放出了一定空间,不但对制约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一大政策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而且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央对上海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的期望。
第二季度展开强有力突破
2009年的第二季度,上海展开了强有力的突破。
5月初,南汇、浦东两区合并得到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幅员由原先532.75平方公里增至1210.41平方公里,是原来的两倍多。更令人关注的是,新浦东在原先的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大国家级开发区之外,又拥有了洋山保税港区、临港新城等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金融、航运,贸易等重大要素资源的聚集,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设置了核心动力区。
5月底,上海先进制造业的突破方向也得到确立。在《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中,上海列出了新能源、民航制造、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九大产业,提出了在2012年把这九大产业的产值提高到1.1万亿元的目标,而眼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大约为6500亿元。需要强调的是,除了现实的经济效益之外,上海还希望通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传统制造业淘汰落后、抢占高端,带动先进制造业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之路,带动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成长。
自上而下酝酿出突破勇气
政策上的创新,空间上的布局,产业上的谋划,令上海自上而下酝酿出突破的勇气。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动把央企“拉”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队伍。他们通过召开服务央企情况通报会、形势与政策介绍会等形式和上门走访、答疑解惑等服务手段,推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产业和项目指南;
结合上海新的经济战略,本地国资国企的整合重組进程也在加快。其中,申能集团在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的同时,开始谋划建立项目开发的盈利模式;上海电气打破传统管理,展开了美国GE航空S-1000,S400,英国罗·罗SABRE等生产许可证等认证,计划全面进入国际国内航空领域;
区县的活力同样被激发出来了。承接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任务的奉贤,确立了到2012年新能源制造业产值达150亿元、占全市新能源制造业总产值30%以上的目标,与此相匹配,土地,资金和人才政策目前都已到位;而刚刚在空间储备和要素集聚上都获得了巨大支持的浦东,行动更为迅速,有关支持金融机构发展,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发展、推进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发展的各项实施意见目前都已出台,有关航运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和促进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办法,距离实施也只有一步之遥……
当突破的决心和勇气都已具备,当突破的政策机遇已经出现,人们有理由相信,对上海未来的想象可以成为现实的经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