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生活得并不如意时,往往会构想一个黄金时代,用以排解自己的不满。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黄金时代必然是古早的,至少要自己的父辈都不曾见。人们怀古时,会追忆黄金时代的每一个细节,目光流连于过去美好的人、事、物,而不自觉地忽略了古时的缺点。比如夏商时礼正乐存,人民和乐,这是孔子对上古三代的怀念;又如民国时环境宽松,大师辈出,是时人对民国的追捧。正因这黄金时代的存在,对比当下的不如意,许多人不禁会发出九斤老太的感慨:“一代不如一代。”
这个情结不光中国人独有,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对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化的缅怀。而古典时期是否为欧洲人心目中的黄金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说法,并非所有人都认同罗马帝国的神圣。但经历过大战的人们,想必都会记得“老欧洲”的荣光。
“老欧洲”是我的习惯性称呼,指的是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对中国人来说,19世纪并不是什么好日子,从1840年开始,中国便被动荡包围,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战火绵延不绝,乃至十九世纪最后一年,新世纪的开始,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帝国的首都又一次被外人攻占。
但在欧洲人看来,尤其是在贵族们的眼中,这实在是一个“美好年代”:普法战争结束后,战争似乎已消失;拜工业革命所赐,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发明不断涌现,汽车取代马车,电灯取代煤灯,电话线与电报线越洋架设,铁路更是铺满了整个欧洲;贵族们凭借着煤炭和劳力有了巨额的财富,开始讲究着装规矩。更别提,海外还有广袤的殖民地。
大英帝国处在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法国聚集着欧洲几乎所有文化、艺术名流,分裂的德意志终于统一。“美好年代”是个飞速发展的年代,文明人之间彬彬有礼,品鉴文艺,讲究关怀。
直到战争来临。
大家都知道迟早会有一次战争,20世纪初欧洲边缘、海外殖民地的摩擦和紧张气氛,让大家都做好了战争准备,这是一场谁都料得到的战争,但没有人能想到它的结局。战斗的惨烈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新式枪械仿佛地狱使者,毒气对人的摧残不忍睹见。
海明威曾在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描绘了主人公回忆一战时的濒死军官,那军官中了德军的手榴弹,内脏淌了出来,却还活着,由于巨大的痛苦,军官不断央求别人打死他,“有人的理论是,经过一段时间,痛会自行消失。可是他始终忘不了威廉逊和那个晚上。在威廉逊身上痛苦并没有消失,直到他把自己一直留着准备自己用的吗啡片都给他吃下以后,也没有立刻止痛。”战争对欧洲一代人的创伤有如芒刺在背,疼痛也难消失。
大战的创伤不光在阵亡青年们的躯体上,更重要的在于这场战争的荒谬:各国不是因为贫穷而出兵争夺财富,而是因为创造财富的能力太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通过市场把财富变现,而殖民地已经无法再扩张,所以要互相残杀掉几千万人,消耗无数的工业品来解决问题。
在普通人看来,这场战争呈现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景象,看上去就像各国商量好,划定几条战线,然后把各国的资源和青年人投入进去消耗。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在为这荒谬的景况和荒谬的目的投入生命,身边还有大量的牺牲,不断支持他们的“老欧洲”文明精神便失效了。当年轻人发现自己抱着爱国热情被送上“屠宰场”后,他们开始不相信任何崇高的价值观。19世纪的价值认同被民众完全抛弃,宣传爱国主义的贵族和知识精英被民众看作是骗子,声誉降到最低点。“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到街上而无人拾取!”恩格斯的预言精准无比。
欧洲的堕落,社会的倒退,左派恩潮开始席卷欧洲,布尔什维克处决了沙皇,西方文明要终结了——这是从旧贵族的视角审视战后的世界。可是,旧秩序确实已经瓦解,重建新的秩序才是首要目标。于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政客代表们齐聚凡尔赛宫,开始和谈。
反复的利益谈判后的《凡尔赛条约》不过是殖民地的再划分和胜者对败者的压榨,欧洲各国的势力被重新分配,新秩序却没能建立。
而在远东大陆,中国作为战胜国而“享受”战败国待遇,令当时的北洋政府的合法性丧失殆尽。中国民众听得自欧洲大陆传来的颓败的消息,西化的声音似乎减弱了许多,对西方式发展道路产生动摇,对西方国家的希望也迅速破灭,救亡与启蒙,落后即挨打等实用主义观念自此诞生。
另一边,工业化愈发深入,纳粹、法西斯开始崛起,凡涉及人文、人道、关怀的东西迅速衰亡,集权,现代化,可替代的物件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衰弱不堪。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
而之后第二次的世界战争,我们都熟悉,知道那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但有时候历史并不一定如所熟知的那样,只是我们给它强行分了段,让大家都能牢牢记得前一个故事的结束、这一个故事的开始,却没留意到故事其实从未停止。
这个情结不光中国人独有,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对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化的缅怀。而古典时期是否为欧洲人心目中的黄金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说法,并非所有人都认同罗马帝国的神圣。但经历过大战的人们,想必都会记得“老欧洲”的荣光。
“老欧洲”是我的习惯性称呼,指的是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对中国人来说,19世纪并不是什么好日子,从1840年开始,中国便被动荡包围,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战火绵延不绝,乃至十九世纪最后一年,新世纪的开始,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帝国的首都又一次被外人攻占。
但在欧洲人看来,尤其是在贵族们的眼中,这实在是一个“美好年代”:普法战争结束后,战争似乎已消失;拜工业革命所赐,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发明不断涌现,汽车取代马车,电灯取代煤灯,电话线与电报线越洋架设,铁路更是铺满了整个欧洲;贵族们凭借着煤炭和劳力有了巨额的财富,开始讲究着装规矩。更别提,海外还有广袤的殖民地。
大英帝国处在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法国聚集着欧洲几乎所有文化、艺术名流,分裂的德意志终于统一。“美好年代”是个飞速发展的年代,文明人之间彬彬有礼,品鉴文艺,讲究关怀。
直到战争来临。
大家都知道迟早会有一次战争,20世纪初欧洲边缘、海外殖民地的摩擦和紧张气氛,让大家都做好了战争准备,这是一场谁都料得到的战争,但没有人能想到它的结局。战斗的惨烈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新式枪械仿佛地狱使者,毒气对人的摧残不忍睹见。
海明威曾在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描绘了主人公回忆一战时的濒死军官,那军官中了德军的手榴弹,内脏淌了出来,却还活着,由于巨大的痛苦,军官不断央求别人打死他,“有人的理论是,经过一段时间,痛会自行消失。可是他始终忘不了威廉逊和那个晚上。在威廉逊身上痛苦并没有消失,直到他把自己一直留着准备自己用的吗啡片都给他吃下以后,也没有立刻止痛。”战争对欧洲一代人的创伤有如芒刺在背,疼痛也难消失。
大战的创伤不光在阵亡青年们的躯体上,更重要的在于这场战争的荒谬:各国不是因为贫穷而出兵争夺财富,而是因为创造财富的能力太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通过市场把财富变现,而殖民地已经无法再扩张,所以要互相残杀掉几千万人,消耗无数的工业品来解决问题。
在普通人看来,这场战争呈现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景象,看上去就像各国商量好,划定几条战线,然后把各国的资源和青年人投入进去消耗。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在为这荒谬的景况和荒谬的目的投入生命,身边还有大量的牺牲,不断支持他们的“老欧洲”文明精神便失效了。当年轻人发现自己抱着爱国热情被送上“屠宰场”后,他们开始不相信任何崇高的价值观。19世纪的价值认同被民众完全抛弃,宣传爱国主义的贵族和知识精英被民众看作是骗子,声誉降到最低点。“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到街上而无人拾取!”恩格斯的预言精准无比。
欧洲的堕落,社会的倒退,左派恩潮开始席卷欧洲,布尔什维克处决了沙皇,西方文明要终结了——这是从旧贵族的视角审视战后的世界。可是,旧秩序确实已经瓦解,重建新的秩序才是首要目标。于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政客代表们齐聚凡尔赛宫,开始和谈。
反复的利益谈判后的《凡尔赛条约》不过是殖民地的再划分和胜者对败者的压榨,欧洲各国的势力被重新分配,新秩序却没能建立。
而在远东大陆,中国作为战胜国而“享受”战败国待遇,令当时的北洋政府的合法性丧失殆尽。中国民众听得自欧洲大陆传来的颓败的消息,西化的声音似乎减弱了许多,对西方式发展道路产生动摇,对西方国家的希望也迅速破灭,救亡与启蒙,落后即挨打等实用主义观念自此诞生。
另一边,工业化愈发深入,纳粹、法西斯开始崛起,凡涉及人文、人道、关怀的东西迅速衰亡,集权,现代化,可替代的物件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衰弱不堪。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
而之后第二次的世界战争,我们都熟悉,知道那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但有时候历史并不一定如所熟知的那样,只是我们给它强行分了段,让大家都能牢牢记得前一个故事的结束、这一个故事的开始,却没留意到故事其实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