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森林年增量世界最高,对二氧化碳吸收贡献很大。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说,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使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如今,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36.18亿立方米,我国现有森林年均生长量达到5亿立方米。
随着中国森林资源的增长,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
贾治邦介绍说,我国政府将通过直接减排(即减少工业排放)和间接减排(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更大贡献。增加森林间接减排,重点是抓好五项措施。
一是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全国现有0.57亿公顷无林地、2.64亿公顷荒漠化土地、1.74亿公顷沙化土地。若将无林地全部绿化,30%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营造成灌木林,经测算,新增造林地年均净生长生物量6.7亿吨,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26亿吨。
二是改善森林经营,可增强森林碳吸收能力。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使森林年生长量再增加约5亿立方米,年可增加10.86亿吨固碳能力。
三是成林、过熟林采伐地更新造林,可以拓展森林的碳库容量。按现有年森林采伐消耗量,可折合新增243万公顷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年均增长可固定二氧化碳0.57亿吨。
四是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可以增加湿地的贮碳量。全国现有湿地3848.55万公顷,近40%的自然湿地已纳入保护区。若按湿地保护规划,恢复被开垦的0.1亿公顷湿地面积30%计算,年均固定二氧化碳0.28亿吨。
五是替代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可以大量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林木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密集型的钢材、水泥和塑料等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1250万亩,到2020年,培育能源林2亿亩,能满足600多万吨生物柴油和装机容量1500多万千瓦年发电的原料需求。
据以上方面的初步估算,我国林业每年可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当量的潜力为30亿吨以上,并具有可持续性。若能开发林业碳减排和吸收潜力的50%,年均可增加减排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我国目前碳排放年均增长的4倍以上。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说,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使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如今,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36.18亿立方米,我国现有森林年均生长量达到5亿立方米。
随着中国森林资源的增长,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
贾治邦介绍说,我国政府将通过直接减排(即减少工业排放)和间接减排(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更大贡献。增加森林间接减排,重点是抓好五项措施。
一是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全国现有0.57亿公顷无林地、2.64亿公顷荒漠化土地、1.74亿公顷沙化土地。若将无林地全部绿化,30%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营造成灌木林,经测算,新增造林地年均净生长生物量6.7亿吨,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26亿吨。
二是改善森林经营,可增强森林碳吸收能力。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使森林年生长量再增加约5亿立方米,年可增加10.86亿吨固碳能力。
三是成林、过熟林采伐地更新造林,可以拓展森林的碳库容量。按现有年森林采伐消耗量,可折合新增243万公顷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年均增长可固定二氧化碳0.57亿吨。
四是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可以增加湿地的贮碳量。全国现有湿地3848.55万公顷,近40%的自然湿地已纳入保护区。若按湿地保护规划,恢复被开垦的0.1亿公顷湿地面积30%计算,年均固定二氧化碳0.28亿吨。
五是替代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可以大量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林木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密集型的钢材、水泥和塑料等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1250万亩,到2020年,培育能源林2亿亩,能满足600多万吨生物柴油和装机容量1500多万千瓦年发电的原料需求。
据以上方面的初步估算,我国林业每年可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当量的潜力为30亿吨以上,并具有可持续性。若能开发林业碳减排和吸收潜力的50%,年均可增加减排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我国目前碳排放年均增长的4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