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的穴位特异性,并探讨针刺对HPA轴的调节是否具有累积效应。方法 实验用SD雄性成年大鼠。胞外记录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电活动,比较针刺同一经脉不同神经节段、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不同经脉的20个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强度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针刺次数对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 针刺20个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肾俞>期门>肝俞>大椎>章门>腹哀>太乙>郄门>水沟>商曲>腹通谷>足三里>太冲>内关>京门>阳陵泉>承山>筑宾>三阴交>膻中。结论 与肾上腺位于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的膀胱经、肝经的穴位具有特异性效应,且有累积效应。
关键词:针刺;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特异性穴位;大鼠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34-03
近年来,关于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研究较多[1-8],但存在的问题是:①这些研究多停留在某个或某几个穴位对HPA轴的调节效应或机制的分析;②对同一种疾病研究穴位的选择各异,而效应相近。关于针灸穴位特异性研究涉及较少,对临床针灸选穴原则的确立指导意义不大。
已有的研究表明,调节应激的不同输入信号在下丘脑室旁核(PVN)的小细胞神经元汇合[9]。这些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血管加压素,代表神经激素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释放调节的固定终级共同通路。因此,我们以此种产生“应激的刺激”作为对照,遴选和验证能特异性调节下丘脑CRH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有效穴位。
本研究以针刺同一经脉不同神经节段、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不同经脉上的20个穴位激活下丘脑室旁核区特异分泌CRH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强度差异为指标,遴选这种效应的特异性相关穴位。并通过观察不同针刺次数刺激特异性相关穴位,在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变化,探讨针刺对HPA轴的调节是否具有累积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液压微电极操纵器(SM-25C日本),微电极输入DAM50(美国WPI公司),POWERLab生物机能信号采集分析处理系统(澳大利亚ADInstruments生产),光谱扫描多功能酶标仪(Thermo Scientific Varioskan Flash,美国),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200B)。乌拉坦(湖北盈和化工有限公司),肝素(海纳肝素钠生产公司),氢化可的松(Sigma公司,纯度≥99%),ELISA试剂盒(CSB-E07014r,武汉华美)。
1.2 动物与造模
雄性成年SD大鼠,体质量240~280 g,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SK-2002-0016,为普通级动物。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分笼喂养,室温(20±2)℃,光照12 h。实验动物的使用严格遵守实验动物的管理及伦理委员会的规定。
10%乌拉坦麻醉(腹腔注射,1.1 mL/100 g)。右侧颈部剪毛,碘酒、酒精消毒后沿颈静脉走行剪开颈部皮肤(<1 cm),分离颈静脉至远心端及远心端分支处,于远心端套线(4-0)牵拉颈静脉,用细塑料管(Φ 0.2 cm)缓慢插入颈静脉向心端,固定,观察无渗血后4-0线缝合切口。细塑料管另一端与三通相连,分别给予1%肝素及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先用无水乙醇配成浓缩液,使用时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10 mg/kg静脉注射)[10]。全部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上述手术完成后,将大鼠移至KOPF-900型大鼠立体定位仪上,呈俯卧位,双耳用耳棒固定,上齿钩挂在鼠头夹中,口鼻部用鼠头夹夹紧。于颅正中线纵向切开皮肤,分离切除皮下组织,去除骨膜,暴露出前后囟,将前后囟调至同一水平面。参照大鼠脑图谱(Paxions和Watson,2006)标定PVN在颅骨二维坐标的位置:后囟前6.9~7.4 mm,旁开约0.4~0.9 mm。在此范围中央先用颅骨钻钻开一小孔,再用咬骨钳沿钻开的小孔小心剔除约5 mm×3 mm颅顶骨,然后在显微镜下用游丝镊去除脑膜。
1.3 单细胞活动的细胞外记录
采用充灌1%滂胺天蓝的玻璃微电极(尖端小于0.5 ?m,阻抗为15~20 MΩ),在液压微电极操纵器控制下根据PVN三维空间坐标定位(后囟前6.9~7.4mm,旁开约0.4~0.9 mm,深度约前后囟水平下7.3~8.3 mm),将记录微电极插入PVN,当记录微电极在PVN记录到神经元放电时,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热水(48 ℃)浸烫大鼠2/3尾巴,如果神经元电活动增强(比基础电活动增加20%以上),待神经元电活动恢复后再给予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如果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抑制反应(比基础电活动减少20%以上),即假设该神经元为与CRH相关神经元,并以该神经元放电为指标,观察分别针刺不同部位、不同经脉的20个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强度的差异,遴选针刺激活该神经元的特异性相关穴位。不同穴位刺激需间隔一定时间,前一个穴位刺激后,待神经元电活动恢复基础放电后,再进行下一个穴位的刺激。
记录的神经元电活动经微电极输入微电极放大器后引入POWERLab生物机能信号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机,并对数字进行分析。
1.4 血清皮质酮浓度检测
在明确特异性相关穴位基础上,选用正常成年SD雄性大鼠20只,分别设电针组(电针刺激条件:5/100 Hz疏密波,2 mA, 30 min/次)与对照组,每组10只。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分别在1、3、5、7、9 d于“肾俞”施以电针刺激,对照组接受相同的针刺,只是无电刺激,从0 d(针刺治疗前)开始每日在相同时间取尾静脉血1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皮质酮,以探讨针刺次数与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关系,观察针刺调节HPA轴功能是否具有累积效应。 1.5 针刺穴位
参考文献[11]方法,取穴“肾俞”、“期门”、“肝俞”、“大椎”、“章门”、“腹哀”、“太乙”、“郄门”、“水沟”、“商曲”、“腹通谷”、“足三里”、“太冲”、“内关”、“京门”、“阳陵泉”、“三阴交”、“膻中”、“筑宾”、“承山”。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针刺不同穴位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针刺后PVN CRH相关神经元放电比基础放电增加由大到小的顺序:“肾俞”>“期门”>“肝俞”>“大椎”>“章门”>“腹哀”>“太乙”>“郄门”>“水沟”>“商曲”>“腹通谷”>“足三里”>“太冲”>“内关”>“京门”>“阳陵泉”>“承山”>“筑宾”>“三阴交”>“膻中”。见图1、表1。
本研究观察到,上述20个穴位在不同程度上均能激活下丘脑CRH相关神经元电活动,这与以往的报道有相似之处[1-5,7],但同时发现,在一定刺激强度下,下丘脑CRH相关神经元的调节存在穴位特异性。其中“肾俞”与“水沟”、“足三里”、“阳陵泉”、“内关”、“承山”、“筑宾”、“三阴交”、“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期门”与“膻中”、“阳陵泉”、“三阴交”、“承山”、“筑宾”、“太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俞”与“三阴交”、“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次数电针“肾俞”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影响(见表2)
3 讨论
下丘脑作为内分泌系统的启动因素,在HPA轴中起关键作用。下丘脑CRH的神经胞体主要分布在PVN,在受到应激刺激时,PVN的小细胞神经元分泌CRH,有直接激活HPA轴的作用[12-14]。HPA轴作为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枢纽,在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维持中起重要的作用[15]。
陈氏等[16]用麻醉大鼠模型研究针刺“肾俞”对下丘脑PVN神经元功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麻醉刺激对PVN神经元具有影响,电针刺激“肾俞”对PVN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是在麻醉刺激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强,且对PVN部位多种神经元均具有激活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针刺“环跳”能激活PVN CRH神经元,抑制炎性水肿[17];针刺“天枢”和“上巨虚”能缓解肠应激综合征与下丘脑CRH的表达降低有关[18]。周氏等[19]研究发现,针刺抑制HPA轴的关键激活环节是 PVN CRH及其受体表达。这些结果为针刺调节HPA轴功能活动的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了线索,即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穴位针刺对下丘脑CRH 神经元的激活效应,遴选出与HPA 轴功能活动有特异性联系的穴位。
3.1 针刺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的调节具有穴位特异性
首先分析不同经脉位于相同或相邻脊髓神经节段的穴位对下丘脑CRH相关神经元的调节效应。①与肾上腺位于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的不同经脉的穴位——膀胱经的“肾俞”、“肝俞”,胆经的“京门”,胃经的“太乙”,肾经的“商曲”、“腹通谷”,肝经的“期门”、“章门”,脾经的“腹哀”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的督脉的“大椎”、“水沟”与上述穴位相比亦无显著差异,而任脉的“膻中”有显著差异;②位于四肢的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不同经脉的穴位——胃经的“足三里”、肝经的“太冲”、胆经的“阳陵泉”、脾经的“三阴交”、膀胱经的“承山”、肾经的“筑宾”,以及心包经的“郄门”、“内关”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与“肾俞”、“期门”相比有显著差异。
其次分析同一经脉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调节效应:肝经的“期门”与“太冲”之间,膀胱经的“肾俞”与“承山”之间有显著差异;胃经的“太乙”与“足三里”之间、脾经的“腹哀”与“三阴交”之间、胆经的“京门”与“阳陵泉”之间、肾经的“商曲”及“腹通谷”与“筑宾”之间、督脉的“大椎”与“水沟”之间、心包经的“内关”与“郄门”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结果:在膀胱经、肝经不同神经节段存在穴位的特异性,说明在特异性经脉上存在特异性相关穴位。
此外,不同神经节段,不同经脉穴位之间:“肾俞”与“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筑宾”、“内关”、“太冲”、“三阴交”及“膻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期门”与“阳陵泉”、“承山”、“筑宾”、“太冲”、“三阴交”及“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俞”与“三阴交”、“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针刺调节HPA轴功能既有穴位特异性,又有经脉特异性。“肾俞”为特异性相关穴位,其次为“期门”、“肝俞”;膀胱经为特异性相关经脉,其次为肝经。“肾俞”、“肝俞”是膀胱经穴位,与肾经为表里经穴,其穴位所在部位与肾上腺为相同的神经节段支配,因此其调节效应有经脉的效应及神经节段支配的效应,故调节效应最明显;“期门”为肝经穴位,肝主疏泄,调情定志,其穴位所在部位与肾上腺为相邻的神经节段支配。而本项研究也发现针刺肾经及任脉的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没有膀胱经明显,其原因尚无法解释,有待今后的实验进一步探讨。
3.2 针刺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累积效应
实验设计了观察不同针刺次数刺激靶穴位“肾俞”,在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肾俞”能明显提高外周血皮质酮水平,对照组亦有增高的趋势,但与针刺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皮质酮水平的提高与刺激强度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第2次电针刺激后皮质酮水平较第1次电针刺激后明显增高,但第3次、第4次刺激后皮质酮水平没有增高的表现,与针刺前无显著差异。从另一方面说明针刺对HPA轴的调节效应具有双向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9,20-21]。最初的2次电针刺激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改变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一种反应。如果同一刺激重复进行,生物体的HPA轴已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刺激已经不构成一种应激刺激,外周血皮质酮水平不会有变化。而机体对这种应激刺激的调节所需时间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即随着应激刺激的增强,时间依赖性延长、累积效应增加,反之则减弱或消失。 参考文献:
[1] 李丽萍,兰敬昀,华金双,等.针刺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6,34(2):52-53.
[2] 孙冬玮,王珑.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2):32-34.
[3] 徐虹,孙忠人,李丽萍,等.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2):78-80.
[4] 曲长江,解坤,曲静,等.针刺对多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HPA轴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2055-2057.
[5] 张宁霞,刘桂珍,李蔚江,等.热补针法对应激大鼠下丘脑CRH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59-362.
[6] 万顺伦,孙锦平,李召峰.电针对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活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62-164.
[7] 杜元灏,李桂平,颜红,等.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3):151-154.
[8] Imai K, Ariga H, Takahashi T. 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s imbalance of autonomic function under restraint stress in conscious rats[J]. Am J Chin Med,2009,37(1):45-51.
[9] Lee B, Shim I, Lee HJ, et 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chronic corticosterone-induc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and expression of neuropeptide Y in the rats[J]. Neuroosci Lett,2009,453(3):151-156.
[10] 吴旭,蒋耀光,范士志,等.蜕皮甾酮对大鼠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3):256-258.
[11] 方宗畴.实验大鼠针灸俞穴图谱及针刺手法[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3,12(1):19-21.
[12] Pace TW, Gaylord RI, Jarvis E, et al. Differential glucocorticoid effects on stress-induce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and ACTH secretion in the rat[J]. Stress, 2009,12(5):400-411.
[13] Zhao H, Tian Z, Feng Y, Chen B. Circulating estradiol and hypothalamic 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enhances along with time after ovariectomy in rats: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J]. Neuropeptides,2005,39(4):433-440.
[14] 杨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的中枢控制[J].生理科学进展,2000,31(3):222-224.
[15] 路翠艳,潘芳.应激反应中HPA轴的中枢调控和免疫调节[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53-355.
[16] 陈泽斌,韩永明,熊迎春,等.电针刺激大鼠“肾俞”穴对下丘脑室旁核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2):52-56.
[17] Li A, Lao L, Wang Y, Xin J,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ctivates cortic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mus to alleviate edema in a rat model of inflammation[J].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08,8(20):1-8.
[18] Ma XP, Tan LY, Yang Y, et al.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substance P, its receptor and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in ra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15(41):5211-5217.
[19] 周奇志,彭晓华.电针对焦虑大鼠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及其Ⅰ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33(6):372-376.
[20] 万顺伦,朱克,尹岭.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21] Park HJ, Chae Y, Kim JM,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system in maternal separation rats[J]. Cell Mol Neurobiol,2011,31(8):1123-1127.
(收稿日期:2012-10-09,编辑:华强)
关键词:针刺;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特异性穴位;大鼠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34-03
近年来,关于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研究较多[1-8],但存在的问题是:①这些研究多停留在某个或某几个穴位对HPA轴的调节效应或机制的分析;②对同一种疾病研究穴位的选择各异,而效应相近。关于针灸穴位特异性研究涉及较少,对临床针灸选穴原则的确立指导意义不大。
已有的研究表明,调节应激的不同输入信号在下丘脑室旁核(PVN)的小细胞神经元汇合[9]。这些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血管加压素,代表神经激素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释放调节的固定终级共同通路。因此,我们以此种产生“应激的刺激”作为对照,遴选和验证能特异性调节下丘脑CRH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有效穴位。
本研究以针刺同一经脉不同神经节段、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不同经脉上的20个穴位激活下丘脑室旁核区特异分泌CRH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强度差异为指标,遴选这种效应的特异性相关穴位。并通过观察不同针刺次数刺激特异性相关穴位,在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变化,探讨针刺对HPA轴的调节是否具有累积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液压微电极操纵器(SM-25C日本),微电极输入DAM50(美国WPI公司),POWERLab生物机能信号采集分析处理系统(澳大利亚ADInstruments生产),光谱扫描多功能酶标仪(Thermo Scientific Varioskan Flash,美国),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200B)。乌拉坦(湖北盈和化工有限公司),肝素(海纳肝素钠生产公司),氢化可的松(Sigma公司,纯度≥99%),ELISA试剂盒(CSB-E07014r,武汉华美)。
1.2 动物与造模
雄性成年SD大鼠,体质量240~280 g,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SK-2002-0016,为普通级动物。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分笼喂养,室温(20±2)℃,光照12 h。实验动物的使用严格遵守实验动物的管理及伦理委员会的规定。
10%乌拉坦麻醉(腹腔注射,1.1 mL/100 g)。右侧颈部剪毛,碘酒、酒精消毒后沿颈静脉走行剪开颈部皮肤(<1 cm),分离颈静脉至远心端及远心端分支处,于远心端套线(4-0)牵拉颈静脉,用细塑料管(Φ 0.2 cm)缓慢插入颈静脉向心端,固定,观察无渗血后4-0线缝合切口。细塑料管另一端与三通相连,分别给予1%肝素及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先用无水乙醇配成浓缩液,使用时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10 mg/kg静脉注射)[10]。全部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上述手术完成后,将大鼠移至KOPF-900型大鼠立体定位仪上,呈俯卧位,双耳用耳棒固定,上齿钩挂在鼠头夹中,口鼻部用鼠头夹夹紧。于颅正中线纵向切开皮肤,分离切除皮下组织,去除骨膜,暴露出前后囟,将前后囟调至同一水平面。参照大鼠脑图谱(Paxions和Watson,2006)标定PVN在颅骨二维坐标的位置:后囟前6.9~7.4 mm,旁开约0.4~0.9 mm。在此范围中央先用颅骨钻钻开一小孔,再用咬骨钳沿钻开的小孔小心剔除约5 mm×3 mm颅顶骨,然后在显微镜下用游丝镊去除脑膜。
1.3 单细胞活动的细胞外记录
采用充灌1%滂胺天蓝的玻璃微电极(尖端小于0.5 ?m,阻抗为15~20 MΩ),在液压微电极操纵器控制下根据PVN三维空间坐标定位(后囟前6.9~7.4mm,旁开约0.4~0.9 mm,深度约前后囟水平下7.3~8.3 mm),将记录微电极插入PVN,当记录微电极在PVN记录到神经元放电时,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热水(48 ℃)浸烫大鼠2/3尾巴,如果神经元电活动增强(比基础电活动增加20%以上),待神经元电活动恢复后再给予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如果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抑制反应(比基础电活动减少20%以上),即假设该神经元为与CRH相关神经元,并以该神经元放电为指标,观察分别针刺不同部位、不同经脉的20个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强度的差异,遴选针刺激活该神经元的特异性相关穴位。不同穴位刺激需间隔一定时间,前一个穴位刺激后,待神经元电活动恢复基础放电后,再进行下一个穴位的刺激。
记录的神经元电活动经微电极输入微电极放大器后引入POWERLab生物机能信号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机,并对数字进行分析。
1.4 血清皮质酮浓度检测
在明确特异性相关穴位基础上,选用正常成年SD雄性大鼠20只,分别设电针组(电针刺激条件:5/100 Hz疏密波,2 mA, 30 min/次)与对照组,每组10只。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分别在1、3、5、7、9 d于“肾俞”施以电针刺激,对照组接受相同的针刺,只是无电刺激,从0 d(针刺治疗前)开始每日在相同时间取尾静脉血1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皮质酮,以探讨针刺次数与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关系,观察针刺调节HPA轴功能是否具有累积效应。 1.5 针刺穴位
参考文献[11]方法,取穴“肾俞”、“期门”、“肝俞”、“大椎”、“章门”、“腹哀”、“太乙”、“郄门”、“水沟”、“商曲”、“腹通谷”、“足三里”、“太冲”、“内关”、“京门”、“阳陵泉”、“三阴交”、“膻中”、“筑宾”、“承山”。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针刺不同穴位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针刺后PVN CRH相关神经元放电比基础放电增加由大到小的顺序:“肾俞”>“期门”>“肝俞”>“大椎”>“章门”>“腹哀”>“太乙”>“郄门”>“水沟”>“商曲”>“腹通谷”>“足三里”>“太冲”>“内关”>“京门”>“阳陵泉”>“承山”>“筑宾”>“三阴交”>“膻中”。见图1、表1。
本研究观察到,上述20个穴位在不同程度上均能激活下丘脑CRH相关神经元电活动,这与以往的报道有相似之处[1-5,7],但同时发现,在一定刺激强度下,下丘脑CRH相关神经元的调节存在穴位特异性。其中“肾俞”与“水沟”、“足三里”、“阳陵泉”、“内关”、“承山”、“筑宾”、“三阴交”、“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期门”与“膻中”、“阳陵泉”、“三阴交”、“承山”、“筑宾”、“太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俞”与“三阴交”、“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次数电针“肾俞”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影响(见表2)
3 讨论
下丘脑作为内分泌系统的启动因素,在HPA轴中起关键作用。下丘脑CRH的神经胞体主要分布在PVN,在受到应激刺激时,PVN的小细胞神经元分泌CRH,有直接激活HPA轴的作用[12-14]。HPA轴作为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枢纽,在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维持中起重要的作用[15]。
陈氏等[16]用麻醉大鼠模型研究针刺“肾俞”对下丘脑PVN神经元功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麻醉刺激对PVN神经元具有影响,电针刺激“肾俞”对PVN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是在麻醉刺激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强,且对PVN部位多种神经元均具有激活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针刺“环跳”能激活PVN CRH神经元,抑制炎性水肿[17];针刺“天枢”和“上巨虚”能缓解肠应激综合征与下丘脑CRH的表达降低有关[18]。周氏等[19]研究发现,针刺抑制HPA轴的关键激活环节是 PVN CRH及其受体表达。这些结果为针刺调节HPA轴功能活动的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了线索,即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穴位针刺对下丘脑CRH 神经元的激活效应,遴选出与HPA 轴功能活动有特异性联系的穴位。
3.1 针刺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神经元的调节具有穴位特异性
首先分析不同经脉位于相同或相邻脊髓神经节段的穴位对下丘脑CRH相关神经元的调节效应。①与肾上腺位于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的不同经脉的穴位——膀胱经的“肾俞”、“肝俞”,胆经的“京门”,胃经的“太乙”,肾经的“商曲”、“腹通谷”,肝经的“期门”、“章门”,脾经的“腹哀”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的督脉的“大椎”、“水沟”与上述穴位相比亦无显著差异,而任脉的“膻中”有显著差异;②位于四肢的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不同经脉的穴位——胃经的“足三里”、肝经的“太冲”、胆经的“阳陵泉”、脾经的“三阴交”、膀胱经的“承山”、肾经的“筑宾”,以及心包经的“郄门”、“内关”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与“肾俞”、“期门”相比有显著差异。
其次分析同一经脉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调节效应:肝经的“期门”与“太冲”之间,膀胱经的“肾俞”与“承山”之间有显著差异;胃经的“太乙”与“足三里”之间、脾经的“腹哀”与“三阴交”之间、胆经的“京门”与“阳陵泉”之间、肾经的“商曲”及“腹通谷”与“筑宾”之间、督脉的“大椎”与“水沟”之间、心包经的“内关”与“郄门”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结果:在膀胱经、肝经不同神经节段存在穴位的特异性,说明在特异性经脉上存在特异性相关穴位。
此外,不同神经节段,不同经脉穴位之间:“肾俞”与“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筑宾”、“内关”、“太冲”、“三阴交”及“膻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期门”与“阳陵泉”、“承山”、“筑宾”、“太冲”、“三阴交”及“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俞”与“三阴交”、“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针刺调节HPA轴功能既有穴位特异性,又有经脉特异性。“肾俞”为特异性相关穴位,其次为“期门”、“肝俞”;膀胱经为特异性相关经脉,其次为肝经。“肾俞”、“肝俞”是膀胱经穴位,与肾经为表里经穴,其穴位所在部位与肾上腺为相同的神经节段支配,因此其调节效应有经脉的效应及神经节段支配的效应,故调节效应最明显;“期门”为肝经穴位,肝主疏泄,调情定志,其穴位所在部位与肾上腺为相邻的神经节段支配。而本项研究也发现针刺肾经及任脉的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没有膀胱经明显,其原因尚无法解释,有待今后的实验进一步探讨。
3.2 针刺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累积效应
实验设计了观察不同针刺次数刺激靶穴位“肾俞”,在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肾俞”能明显提高外周血皮质酮水平,对照组亦有增高的趋势,但与针刺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皮质酮水平的提高与刺激强度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第2次电针刺激后皮质酮水平较第1次电针刺激后明显增高,但第3次、第4次刺激后皮质酮水平没有增高的表现,与针刺前无显著差异。从另一方面说明针刺对HPA轴的调节效应具有双向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9,20-21]。最初的2次电针刺激外周血皮质酮水平的改变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一种反应。如果同一刺激重复进行,生物体的HPA轴已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刺激已经不构成一种应激刺激,外周血皮质酮水平不会有变化。而机体对这种应激刺激的调节所需时间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即随着应激刺激的增强,时间依赖性延长、累积效应增加,反之则减弱或消失。 参考文献:
[1] 李丽萍,兰敬昀,华金双,等.针刺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6,34(2):52-53.
[2] 孙冬玮,王珑.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2):32-34.
[3] 徐虹,孙忠人,李丽萍,等.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2):78-80.
[4] 曲长江,解坤,曲静,等.针刺对多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HPA轴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2055-2057.
[5] 张宁霞,刘桂珍,李蔚江,等.热补针法对应激大鼠下丘脑CRH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59-362.
[6] 万顺伦,孙锦平,李召峰.电针对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活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62-164.
[7] 杜元灏,李桂平,颜红,等.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3):151-154.
[8] Imai K, Ariga H, Takahashi T. 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s imbalance of autonomic function under restraint stress in conscious rats[J]. Am J Chin Med,2009,37(1):45-51.
[9] Lee B, Shim I, Lee HJ, et 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chronic corticosterone-induc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and expression of neuropeptide Y in the rats[J]. Neuroosci Lett,2009,453(3):151-156.
[10] 吴旭,蒋耀光,范士志,等.蜕皮甾酮对大鼠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3):256-258.
[11] 方宗畴.实验大鼠针灸俞穴图谱及针刺手法[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3,12(1):19-21.
[12] Pace TW, Gaylord RI, Jarvis E, et al. Differential glucocorticoid effects on stress-induce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and ACTH secretion in the rat[J]. Stress, 2009,12(5):400-411.
[13] Zhao H, Tian Z, Feng Y, Chen B. Circulating estradiol and hypothalamic 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enhances along with time after ovariectomy in rats: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J]. Neuropeptides,2005,39(4):433-440.
[14] 杨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的中枢控制[J].生理科学进展,2000,31(3):222-224.
[15] 路翠艳,潘芳.应激反应中HPA轴的中枢调控和免疫调节[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53-355.
[16] 陈泽斌,韩永明,熊迎春,等.电针刺激大鼠“肾俞”穴对下丘脑室旁核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2):52-56.
[17] Li A, Lao L, Wang Y, Xin J,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ctivates cortic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mus to alleviate edema in a rat model of inflammation[J].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08,8(20):1-8.
[18] Ma XP, Tan LY, Yang Y, et al.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substance P, its receptor and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in ra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15(41):5211-5217.
[19] 周奇志,彭晓华.电针对焦虑大鼠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及其Ⅰ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33(6):372-376.
[20] 万顺伦,朱克,尹岭.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21] Park HJ, Chae Y, Kim JM,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system in maternal separation rats[J]. Cell Mol Neurobiol,2011,31(8):1123-1127.
(收稿日期:2012-10-09,编辑: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