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巧实力统合硬实力软实力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暴露了澳门经济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为此,需要运用“巧实力”,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澳门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是中央领导寄予的希望,也是澳门民众的心愿,更是澳门特区政府的责任。胡锦涛主席在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时提出:“要集中精力,大力促进澳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谋划长远,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要拓展澳门同国际市场的经济联系,开阔更大的发展空间。”习近平副主席在“致澳门社会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贺信”中提到,要“总结经验,谋划长远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变革背景下,在“硬实力”发展迅猛的今天,澳门需要加速“软实力”建设,以“巧实力”推动澳门经济转型。
  
  澳门“硬实力”发展受到考验
  
  在中国创新历程的三十年中,澳门的跨越来自于“一国两制”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结束“葡澳时代”进入了“澳人治澳时代”。回归十年,借助“一国两制”优势、《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葡语系、东盟、欧盟投资贸易交流平台和产业优势,澳门形象和澳门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区域合作新契机出现,澳门的各个行业得以加快发展,同时带动了酒店、零售、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为海内外投资者在澳门拓展业务带来更多机遇。2009年初,中央政府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粤港澳合作纳入国家发展规划;2009年6月底,国务院又通过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宣布横琴开发已全面启动。
  然而,澳门经济迅猛发展也面临地小人多、专业技术人才稀缺、经济发展多元化程度不够以及应用技术、技术创新、管理技术不足等发展限制。市场规模狭小、对外依存度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低、周边地区的发展对澳门影响加大以及参与多边与双边讨价还价能力弱等问题目显突出。与此同时,由于没有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所具备的资源和环境,澳门产业结构发展很不协调,经济增长一直依赖博彩业支撑。近年来,随着博彩业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比例的不断增加,内在经济和产业严重不足与偏离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安全性、稳定性问题,令澳门特区政府和民众越来越担忧,澳门的“硬实力”发展正承受着严峻考验。因此,转变澳门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澳门经济安全、稳定增长的关键动力。
  
  澳门的“软实力”
  
  由资源、经济、军事和科技四大实力因素构成的硬实力,始终是有限的,而真正具有无限张力的力量是软实力。软实力能通过吸引力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当在别人的眼里我们的政策合法、正当时,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
  澳门的文化“软实力”源自于澳门的文化构成状况。从16世纪开始,澳门逐步成为西方进入中国大陆的贸易、教育、传教中心。长达400年之久的东西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汇聚、融合,使得澳门文化具有“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特色。在澳门,“西式教堂”和“东方庙宇”遥相呼应,多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如今,由众多具有丰富人文特色的中国和葡萄牙风格建筑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将成为新一轮区域合作的重要切八点,也是一个文化“软实力”大显身手的良机。
  由“软实力”定义来诠释澳门“软实力”,可以将澳门文化“软实力”分为澳门文化感染力、价值观吸引力、对外发展亲和力、制度控制能力、舆论协调力等五力。因此,澳门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不仅将成为突破澳门“硬实力”发展限制的力量,也将成为澳门经济生命力、创造力、持续发展力的决定性要素,构成澳门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对澳门经济发展的影响
   
  澳门文化软实力体现的产品,不同程度地负载着澳门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它是影响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重要媒介,是最难替代、最难模仿、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优势,随着全球价值趋同,回归民族传统,复兴民族文化,实现民族自我认同的呼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在文化差异性被不断同质化的过程中,文化交流、综合创新又呈现文化多样性。因此,在如何处理好全球普遍价值认同与民族角色的自我认同、如何面对全球思想文化激荡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不能“失语化”和“他语化”,不能失去澳门文化自身的基因和文化密码
  从全球意识形态价值观带来的文化冲击来看,澳门文化具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和调适能力,澳门文化的认同感随着回归后的经济迅猛发展得以不断增加。具体地说,澳门政府在处理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透过澳门文化“软实力”的“五力”,将澳门文化的认同性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在现代经济发展进入生态经济的时代,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世界政治呈现越来越多极化、多元化、多变化。澳门文化中渗透的和谐、包容、兼容则在多极化、多元化、多变化的世界政治局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都是文化。因此,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小型经济体,澳门文化的经济化、澳门经济的文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澳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流,澳门传统产业要增加文化的价值,新兴的产业要突出文化产业。随着近年澳门“时尚娱乐文化”不断影响着世界时尚娱乐的潮流,世人不得不承认,一个具有东西和谐文化的澳门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运用“巧实力”实现澳门经济转型
  面对长期制约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资源性、结构性矛盾,如何实行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扬长避短,从根本上提高澳门经济竞争力,已经成为澳门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世界经济大潮中,澳门如何长足发展“硬实力”、实践文化“软实力”建设,如何寻求适合于澳门可持续发展、有活力、高效率的“澳门制造”(泛指澳门产品与服务)与“澳门文化”双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内陆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发展空间,并赢得发展机遇,已经成为澳门特区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澳门经济作为小型经济发展体,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缺一不可,任何片面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两者巧妙结合的发展,即以“巧实力”提升澳门国际竞争力, “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澳门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制度与人文安排,是带给世人澳门魅力的基础,也是实现澳门目标的软硬实力的巧妙运用和结合。它既强调强大的澳门经济发展力量的必要性,同时也极大地关注与大中华、东盟、欧盟、葡语系国家联盟;关注国际伙伴关系和世界节能减排机制,目的就是扩大澳门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透过澳门城市文化、价值观念、精神需求、社会制度等感召、感染和吸引世界。向全世界提供“澳门制造”,促使澳门经济“硬实力”与世界各个阶层利益和价值观灵巧和谐地达成一致。
  在新世纪经济发生战略性转折的时期,要实现澳门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澳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澳门经济发展方式。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速暴露澳门经济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 面临全球严峻的经济形势,澳门更需要运用“巧实力”,即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促经济增长。
  
  实践“巧实力”,推动澳门经济转型对策
  
  合理运用“巧实力”,可以弥补一个国家或地区“硬实力”的不足澳门不是一个资源禀赋丰富的城市,然而是一个文化“软实力”雄厚的城市在这里,中西文化和谐交融、捐赠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普世济世文化根深蒂固。作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澳门拥有--数量众多的非政府公益组织,健全的机构,严密的管理,为实践澳门运用“巧实力”促产业转型提供了政治和谐、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澳门以往靠经济“硬实力”发展的治理模式,需要被后工业化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治理模式取代。澳门的魅力应是参与区域合作的经济“硬实力”和中西融合的文化“软实力”有效结合的产物,即“巧实力”产物。因此,审慎使用澳门经济“硬实力”,深化澳门“软实力”,善用澳门“巧实力”,会使澳门更加强大和健康。在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中,澳门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它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的作用,运用并实践“巧实力”推动澳门经济转型对策。
  首先,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战略“轮轴一轮辐”(Hub and—Spoke)战略,兼顾多种战略发展澳门经济。澳门具有较高的经济开放度,没有加入高约束性的区域贸易协议,国际化竞争成为澳门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这些要素使得澳门具备实施“轮轴一轮辐”战略的基础。因此,澳门可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型战略“轮轴一轮辐”战略,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竞争对象。在投资方面,澳门与港、台、内地的关系会吸引外部资本(包括发达国家资本)进入;在产业层面,澳门“轮轴一轮辐”型自由贸易区具有生产转移和轮轴双层区位效应,即产业从非成员国向成员国转移和产业从轮辐国向轮轴国转移。
  在选择“轮轴—轮辐”战略的同时,亦可以选择实施多种战略克服单一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弊端。将多边贸易自由化也作为一种选择纳入进来,能够避免单独一种选择所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澳门的收益也将会更大。
  其次,利用澳门自身经济发展优势创新伙伴关系,从容面对挑战。澳门借助“一国两制”优势,通过区域贸易协议以及葡语系、东盟、欧盟投资贸易合作协议等交流平台和产业优势,将会获得特殊的收益。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贸易优势地位,通过创新伙伴关系深化国际制度接轨,借助澳门与葡语系国家、东盟国家、欧盟国家和内地的紧密合作关系,以横琴作为区域合作的载体,使其它的轮辐国大量采用澳门(横琴)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并且尽量在澳门(横琴)进行最终产品加工和深化其服务业发展,以期享受区域给予的优惠待遇,在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中,促使澳门企业加大营销半径、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实现澳门产业链辐射式延伸的规模经济,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容面对各种挑战。例如,在区域合作机制基础上,建立关注全球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Iean De-veloment Mechanism,CDM)。 从CDM市场形成至今,中国、印度、巴西和韩国作为CDM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一直占据全球CDM市场份额的80%以上。澳门与中国内地和巴西关系密切,随着CDM项目的逐步多元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研发和运用,将成为“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与中国内地和葡语系长期建立起来的友好合作关系,集合国际化资金优势为中国和巴西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事业提供强有力支持,并通过CDM项目的实施,将为澳门企业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极大提升澳门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澳门企业规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能使澳门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并藉“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平台走向国际经济发展大舞台,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中扮演桥梁角色。
  第三,强化澳门特区政府在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中所发挥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增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机制,应对共同的威胁。长期以来,澳门一直与葡语国家保持看紧密的关系,也是中国唯一与这些国家保持如此特殊关系的城市。通过葡萄牙,可以进入欧洲这个有着27个国家、5亿人口的大市场:巴西是“南方共同市场”的成员,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南方共同市场是世界最大的经济联盟之一,据估计人口多达2亿;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同时也是中国在非洲的主要经济合作伙伴。2008年上半年,安哥拉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安哥拉原油占据了中国石油总需求的18%。澳门与葡语系国家不仅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密切,而且法制和行政架构也与欧洲大陆相近,相互间存在着与澳门相类似的历史缘由造成的“特殊的传统关系”,是葡语国家厂商借重通向中国内地市场的经贸中介。澳门与葡语系国家400多年来的密切交往与联系,使澳门社会文化烙上了葡语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国一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会成为中国和葡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工作平台,而且将成为推动中国和葡语国家全面合作的“推进器”。
  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经济区域,澳门应该积极开展政府间和非政府间贸易投资交流,为建立一种能够面对挑战的全球性伙伴关系与合作体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编者按:历史总是叫人惦记。近年来,历史成了各方面挖掘的富矿,各界人士纷纷在历史中探宝。历史从板着面孔说话的“大砖头”,变身为光怪陆离的“戏说”影视、通俗讲史等。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场纷争不可避免,那就是: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严肃的历史,还是娱乐化的历史?   为此,“读史札记”栏目对孙立群、袁腾飞两位老师进行了专访。他们在进行科学而严肃的历史研究和讲授工作的同时,也对通俗讲史有着深入的探索。他们妙语
期刊
目前仍然在流行或者前不久还在流行的“中国威胁”和“中国崛起”的说法代表着关于“中国”这个概念的典型误解。“威胁”和“崛起”本质上是同样的或者说对应的说法,只不过“威胁”是他者的一种缺乏善意的消极看法,而“崛起”是自己的一种积极看法。当然,不管是“威胁”还是“崛起”,其所指是个客观事实,但说出这样的事实陈述没有很大意义,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似乎应该说,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或者比较大的国家个个都
期刊
我们现在回顾60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自然地会把这60年分为两个部分,即改革开放的前后30年。前30年,我们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实际上是走了弯路的,有着惨痛的教训。1948年的西柏坡会议中,刘少奇受毛泽东的委托讲了一个进城以后的计划,“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民主主义,然后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在这个会上也说,进城以后主要矛盾转化了,转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共产党进城以后
期刊
人类观念变迁有其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归根结底要服从社会演变的规律,其本质是时代与社会变迁在人类观念中的集中反映。数千年来,中国的“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天下”到“世界”的变迁过程    有评论称,10月1日的国庆盛典,不仅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更将使中国重新认识世界,因为庆典所展呈现的自信的中国风范将深刻影响每一个中国人。  中国对世界的认知(简称“世界观”),从根本上讲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中国
期刊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共同的任务  曹远征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教授 曹远征:目前金融危机还在深化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去杠杆化,我们担心的问题是去杠杆化会不会导致去全球化。于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开始用美国货,全球会不会有一个保护主义的倾向。我们知道保护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有历史之鉴。应对保护主义是全球共同的任务,对于中国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中国是出口导向
期刊
编者的话 我们在强调世界不了解中国的时候,其实中国人也常常在误读世界,特别是误读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宣扬他们的价值观与发展模式是唯一正确的,具有“普世价值”,并不遗余力地推销,其核心简言之就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而且一贯主张,只有实现“政治民主化”,才有可能实现和保证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却没有遵循和效仿“西方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实践证
期刊
褪去光环后的白领阶层    编者按:如果时间回到十几年前,白领几乎就是在各大外商代表处上班,在屈指可数的几个高档写字楼出入,拿着远远高出同辈薪水的那一小群被视为“职场精英”的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领群体也在迅速扩大,同时,它的外延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提及白领,更多的让人想到:焦虑、忙碌、压力、亚健康、心理失衡……  从“神坛”走下的白领,褪去了昔日的光环,而这种变化也许仅仅是中国经济结构、社会
期刊
改革焦虑症其实是参照系的问题  我们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比较起来是一条最好的道路。這条道路上,大家的利益都能不断增长,原来的既得利益也在不断进行转化,利益结构逐步发生变化,逐步走到改革的目的地。  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改革的过程应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它不是一天能实现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有个概念:当我们处在中间状态,既不是此岸又不是彼岸的时候,处在中间过渡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又很复杂,这时候会出
期刊
从“即将崩溃”到“巨大威胁”再到“领导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短短数十年间,西方对中国的评价犹如带着我们坐了一回过山车,令人耳晕目眩。在中国必须继续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而西方世界继续“看小懂”中国的情况下,类似情形还会发生。在改良政治、发展经济和弘扬文化的同时,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来自西方的种种责难和吹捧,已经成力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和智力考验。中国不仪应该做一个政冶昌明、经侪繁荣
期刊
经济民主是新型的模式  所谓“经济民主”,是指这样一个经济组织运行的模式:在這个模式中,作为行为主体的决策,来自于每一个执行决策的人。经济民主与传统的等级制截然相反,在前者,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来自于具有平等权利和同等重要性的全体劳动者,这种控制和管理以一人一票制而将决策权力民主化;在后者,决策和功能被权力结构分割,管理的特权属于管理者的独裁,工人只是决策的被动执行者,其地位只相当于一种投入的生产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