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16日公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关于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这份250页的报告显示:目前长江总体基本健康,局部不健康,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长江正面临着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困扰。
长江目前已建成大中小水库近5万座。大量的闸坝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导致河流的纳污能力大幅度下降。而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将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动与江湖蓄泄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
被《三峡好人》勾起的记忆刚刚暂时平复,这样的消息,除了令人悲愤,除了感伤之外,也无由提及。白白地被唤醒的三峡记忆除了令人辗转,似于事无补。不如由《三峡好人》而起,以电影人曾经的角度来追忆一下三峡吧。
贾樟柯拍摄《三峡好人》纯粹是一个意外。画家刘晓东在三峡工程中想去画一组关于三峡的画,贾樟柯去给刘晓东拍一部《东》的纪录片。然而,一位给刘晓东做模特的三峡当地民工因工伤突然去世,让刘晓东暂时放弃了绘画。后来,贾樟柯和刘晓东一起去了这位民工远在三峡深处的家,那穷困到极至的家让他们都备感震撼。于是,贾樟柯决定拍一部关于三峡的电影。这部电影和他别的电影呈现的格调不同,它不令人激越,反而是让心绪一味地下沉。
《三峡好人》在北大的首映式上,贾樟柯带着他的金狮奖出场。影片放映之后他在现场讲到拍摄过程中几度哽咽。 位年近不惑经过无数风波的男人,居然还能在追忆时感动到泪流,起码可以相信他所具有的做事激情和观察事物的细腻。即使把他视为真诚的布道者和强有力的演说家,他的做作也不会令人生厌。
三峡是一个可以让整个时代都能产生共鸣的题材:数百万的移民、无数推倒的家园、难以计数的文物和触目惊心的生活图景……然而影片本身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让人有太多的伤感,如果和一些同样有理智的煽情片相比。但是,透过故事本身,看到承载着故事的背景中的故事,那才是真正触动人心弦的所在。
木讷的男主人公走在断壁残垣的楼群中间,穿着防化服一般的几个人背着消毒罐喷洒着消毒水,远处.云雾缭绕着长江水迷茫一片。安静,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好像世界进入到某种臆症中。
聪明的贾樟柯无需任何布景便已得到了无比张力的背景。
三峡,印象中是如此那般清透的。记得很早以前有一部名叫《巴山夜雨》的电影.模糊了故事情节,只记得那艘大轮船在江上行走了几乎全部电影时间,不断地走过极美的风景。最深的印象是人们指着一个山顶大叫:看,神女峰!神女峰,真是神奇的名字。一直渴望到现在。
近几年,三峡无疑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除了《三峡好人》外还有三部以三峡淹没为背景的电影。其中章明导演的《巫山云雨》虽然没有《三峡好人》那么直接陈述,但更直接地传达了绝望与忧伤的气息。在这两部电影中,到处都是写满了“拆”和拆到一半的墙壁。如今电影中的切都已经淹没江底,那些街道、旅行社甚至信号塔,全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的一切似乎经历了一日清洗,然后,又毫无痕迹地再次以新的面貌展露于世人面前。
存在就必然留有痕迹,关于三峡的痕迹更多地留在了内心。
还有两部电影是法国人戴思礼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和香港女导演许鞍华的《男人四十》。两部影片故事都充满着内敛的追忆,有着文人化的目光中隐忍的悲怆。
法新社记者曾拍摄过这样的一幅新闻照片:在巫山县城即将被淹之前,72岁的老人李冰秀和他85岁的丈夫不愿离开,他们躲在巫山县一座被拆毁的楼房里面不肯出来。德国《明镜》杂志上做过这样一段记录:江边的巫山码头就像刚刚经历了战争一般.剩下的只有残垣断壁和破碎的瓦砾,一些肩挑货物步履沉重的搬运工,还有一些老人在玩麻将消磨时间。身穿褐色皮背心、头发花白、留着平头的王荣指向大江的方向,对记者说,“那儿曾经是我们住过的地方”。
一边是悲愤一边是懊恼一边是无边无际的思量。
很多中国人关于三峡最早的记忆应该缘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那也是曾经的三峡真实写照。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一直是我枕边读物之一。林先生遥想当年苏轼父子三人由眉州出发经由三峡到京都的行程,结合着那个时代的三峡地貌风情一派潇洒。苏东坡留下的诗篇如今读来更是激扬万丈:“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迂收浩渺,蹙缩作涧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如今的三峡却也如风过之呼吸.云生之吐念,转念间找寻不到踪迹。
贾樟柯说:“人有的时候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电影帮助世人记录了,记忆了。凭着影像人们在追忆中陷入思索然后再试图忘却,但是世人的心灵呢,人们的心灵何以凭依?
“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新约·希伯来书》
心灵,惟有寄希望于遥不可知的未来。
长江目前已建成大中小水库近5万座。大量的闸坝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导致河流的纳污能力大幅度下降。而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将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动与江湖蓄泄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
被《三峡好人》勾起的记忆刚刚暂时平复,这样的消息,除了令人悲愤,除了感伤之外,也无由提及。白白地被唤醒的三峡记忆除了令人辗转,似于事无补。不如由《三峡好人》而起,以电影人曾经的角度来追忆一下三峡吧。
贾樟柯拍摄《三峡好人》纯粹是一个意外。画家刘晓东在三峡工程中想去画一组关于三峡的画,贾樟柯去给刘晓东拍一部《东》的纪录片。然而,一位给刘晓东做模特的三峡当地民工因工伤突然去世,让刘晓东暂时放弃了绘画。后来,贾樟柯和刘晓东一起去了这位民工远在三峡深处的家,那穷困到极至的家让他们都备感震撼。于是,贾樟柯决定拍一部关于三峡的电影。这部电影和他别的电影呈现的格调不同,它不令人激越,反而是让心绪一味地下沉。
《三峡好人》在北大的首映式上,贾樟柯带着他的金狮奖出场。影片放映之后他在现场讲到拍摄过程中几度哽咽。 位年近不惑经过无数风波的男人,居然还能在追忆时感动到泪流,起码可以相信他所具有的做事激情和观察事物的细腻。即使把他视为真诚的布道者和强有力的演说家,他的做作也不会令人生厌。
三峡是一个可以让整个时代都能产生共鸣的题材:数百万的移民、无数推倒的家园、难以计数的文物和触目惊心的生活图景……然而影片本身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让人有太多的伤感,如果和一些同样有理智的煽情片相比。但是,透过故事本身,看到承载着故事的背景中的故事,那才是真正触动人心弦的所在。
木讷的男主人公走在断壁残垣的楼群中间,穿着防化服一般的几个人背着消毒罐喷洒着消毒水,远处.云雾缭绕着长江水迷茫一片。安静,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好像世界进入到某种臆症中。
聪明的贾樟柯无需任何布景便已得到了无比张力的背景。
三峡,印象中是如此那般清透的。记得很早以前有一部名叫《巴山夜雨》的电影.模糊了故事情节,只记得那艘大轮船在江上行走了几乎全部电影时间,不断地走过极美的风景。最深的印象是人们指着一个山顶大叫:看,神女峰!神女峰,真是神奇的名字。一直渴望到现在。
近几年,三峡无疑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除了《三峡好人》外还有三部以三峡淹没为背景的电影。其中章明导演的《巫山云雨》虽然没有《三峡好人》那么直接陈述,但更直接地传达了绝望与忧伤的气息。在这两部电影中,到处都是写满了“拆”和拆到一半的墙壁。如今电影中的切都已经淹没江底,那些街道、旅行社甚至信号塔,全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的一切似乎经历了一日清洗,然后,又毫无痕迹地再次以新的面貌展露于世人面前。
存在就必然留有痕迹,关于三峡的痕迹更多地留在了内心。
还有两部电影是法国人戴思礼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和香港女导演许鞍华的《男人四十》。两部影片故事都充满着内敛的追忆,有着文人化的目光中隐忍的悲怆。
法新社记者曾拍摄过这样的一幅新闻照片:在巫山县城即将被淹之前,72岁的老人李冰秀和他85岁的丈夫不愿离开,他们躲在巫山县一座被拆毁的楼房里面不肯出来。德国《明镜》杂志上做过这样一段记录:江边的巫山码头就像刚刚经历了战争一般.剩下的只有残垣断壁和破碎的瓦砾,一些肩挑货物步履沉重的搬运工,还有一些老人在玩麻将消磨时间。身穿褐色皮背心、头发花白、留着平头的王荣指向大江的方向,对记者说,“那儿曾经是我们住过的地方”。
一边是悲愤一边是懊恼一边是无边无际的思量。
很多中国人关于三峡最早的记忆应该缘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那也是曾经的三峡真实写照。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一直是我枕边读物之一。林先生遥想当年苏轼父子三人由眉州出发经由三峡到京都的行程,结合着那个时代的三峡地貌风情一派潇洒。苏东坡留下的诗篇如今读来更是激扬万丈:“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迂收浩渺,蹙缩作涧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如今的三峡却也如风过之呼吸.云生之吐念,转念间找寻不到踪迹。
贾樟柯说:“人有的时候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电影帮助世人记录了,记忆了。凭着影像人们在追忆中陷入思索然后再试图忘却,但是世人的心灵呢,人们的心灵何以凭依?
“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新约·希伯来书》
心灵,惟有寄希望于遥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