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国大业》中营救张澜的真实经过

来源 :文史精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建国大业》以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With the magnificent historical era, the film “Founding of a Republic” surpassed the magnificent era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1940s to the ev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ositively reproduced the major historical event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in the Republic from birt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major historical event In the course of their struggle against the Chiang Kai-shek Kuomintang’s dictatorship, the CPC and all the democratic parties in China have joined hand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unite and strive for unity. This is the glorious course that has gone through tortuous arduous struggles until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has finally reached its final victory.
其他文献
在众多民国教育家和科学家中,竺可桢可谓是杰出代表。他那与生俱来的复杂经历,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思想和观念,更让他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1949年浙江大学的"拒竺"风波,再次把他
为了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河北省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以及河北省电脑体育彩票发行12年来支持国家公益事业和支持体育事业的巨大成绩,进一步推进全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张华文报纸《循环日报》,一扫西方人垄断媒体的局面;他曾出任《申报》总编辑,开启了影响深远的新闻"政论体";他曾为孙中山修改和发表文章,率先喊出"变法图强"、"
1979年4月18日,一封信从杭州寄给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的陈云同志。信中写道:
1944年秋末,为了粉碎日本大本营发动的“一号作战”计划,切断日军的南北交通线,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即著名的陈纳德飞虎队,对河北邯郸城及永年临沼关铁桥进行多
刘胡兰(1932—1947),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