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越来越重视美育,高中音乐教育更是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欣赏既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手段,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投入以及其在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成为能真正听懂与欣赏音乐之人。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要明确培养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使学生成为音乐鉴赏的主体,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音乐鉴赏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65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着重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而高中正是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提高的关键时期。高中音乐虽不是主要学科,但它更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首先,这主要由音乐的模糊性以及自由性所决定,它传递的是一种听觉上的抽象信息,学生对其聆听与理解的过程正是发挥其想象力的过程。其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倾听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并要求对音乐所传递与表达的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对其创造意境展开想象,对其表达的情感加以分析。最后,模仿、创新出新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当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当转变应试教育下教师主宰的现状,将课堂重新归还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非旁观者。教师的作用是在进行授课的同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主动地去吸收与消化教学知识,而不只是被动式地接受。比方说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教师想要带领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时,只将这首作品的名字、作者以及内容告诉学生,不询问学生听完这首作品的感受以及体验,这样不仅遏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更妨碍了学生对音乐内容以及情感传达的直接感受,失去了音乐的神秘性。新课改以后,音乐鉴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倾听音乐,并主动感受音乐内容与情感,能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
二、合理调整作品难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各有不同,为了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合理调整音乐作品难度,尽量选择一些结构短小、鲜明的音乐作品。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后,再去尝试与欣赏那些大型音乐作品。对于部分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低的学生,如果硬要他们去尝试欣赏大师的经典之作,无疑是让小学生阅读《红楼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对于那些演唱能力以及识谱能力较弱,甚至有的连基本音阶都唱不完的学生,如果教师再挑选一些高难度的音乐作品,他们连基本的合唱都不能完成,又如何能够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合理调整音乐作品难度,如此,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例如,让学生鉴赏《第五交响曲》时,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感受与掌握贝多芬演奏时的情绪以及情感等,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刚接触交响乐时,很难摆脱其他音乐模式对其的影响。所以,需要教师从交响乐的基本题材特征以及发展历程等诸多方面开始,让学生对这一音乐模式形成一定的定向认识与了解,如此,才能促进其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教学与初中有差异。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自行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感知,但是却不能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鉴赏,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应当熟悉通俗音乐所传达的意境,如《献给爱丽丝》这首音乐作品创作源自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段恋情。教师在讲授之前,可将作者的创造背景、创作动机一一做介绍,告诉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去感受贝多芬与其学生间的美好纯真爱情。引导学生在鉴赏这首经典作品时,感受来自于我们生活的真实情感,教育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感情丰富、心思细腻、思想敏锐,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感受,将切身经历融入鉴赏教学中,有感情地进行鉴赏,相信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与领悟音乐鉴赏的方法。
小结:总之,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生主体性,合理调整作品难度,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置身于音乐鉴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责任编辑 斯陌)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音乐鉴赏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65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着重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而高中正是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提高的关键时期。高中音乐虽不是主要学科,但它更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首先,这主要由音乐的模糊性以及自由性所决定,它传递的是一种听觉上的抽象信息,学生对其聆听与理解的过程正是发挥其想象力的过程。其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倾听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并要求对音乐所传递与表达的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对其创造意境展开想象,对其表达的情感加以分析。最后,模仿、创新出新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当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当转变应试教育下教师主宰的现状,将课堂重新归还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非旁观者。教师的作用是在进行授课的同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主动地去吸收与消化教学知识,而不只是被动式地接受。比方说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教师想要带领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时,只将这首作品的名字、作者以及内容告诉学生,不询问学生听完这首作品的感受以及体验,这样不仅遏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更妨碍了学生对音乐内容以及情感传达的直接感受,失去了音乐的神秘性。新课改以后,音乐鉴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倾听音乐,并主动感受音乐内容与情感,能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
二、合理调整作品难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各有不同,为了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合理调整音乐作品难度,尽量选择一些结构短小、鲜明的音乐作品。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后,再去尝试与欣赏那些大型音乐作品。对于部分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低的学生,如果硬要他们去尝试欣赏大师的经典之作,无疑是让小学生阅读《红楼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对于那些演唱能力以及识谱能力较弱,甚至有的连基本音阶都唱不完的学生,如果教师再挑选一些高难度的音乐作品,他们连基本的合唱都不能完成,又如何能够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合理调整音乐作品难度,如此,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例如,让学生鉴赏《第五交响曲》时,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感受与掌握贝多芬演奏时的情绪以及情感等,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刚接触交响乐时,很难摆脱其他音乐模式对其的影响。所以,需要教师从交响乐的基本题材特征以及发展历程等诸多方面开始,让学生对这一音乐模式形成一定的定向认识与了解,如此,才能促进其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教学与初中有差异。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自行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感知,但是却不能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鉴赏,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应当熟悉通俗音乐所传达的意境,如《献给爱丽丝》这首音乐作品创作源自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段恋情。教师在讲授之前,可将作者的创造背景、创作动机一一做介绍,告诉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去感受贝多芬与其学生间的美好纯真爱情。引导学生在鉴赏这首经典作品时,感受来自于我们生活的真实情感,教育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感情丰富、心思细腻、思想敏锐,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感受,将切身经历融入鉴赏教学中,有感情地进行鉴赏,相信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与领悟音乐鉴赏的方法。
小结:总之,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生主体性,合理调整作品难度,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置身于音乐鉴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责任编辑 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