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关键词:学习拟题;描写插图;仿写亮点;写读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16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呢?在教学中,笔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尽量让学生达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一、学习拟题
  教材中写作的内容非常宽泛,体裁也可以自由选择,这给学生自由表达提供了前提。对小学生来说,自拟题目,特别是如何拟一个新颖的、有吸引力的题目,确实感到茫然。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照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学生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了解了战争中孩子的生活,激发了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看到这幅图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提笔命题时,又不知所措。于是,笔者带领学生回忆这一组课文的题目:《夜莺的歌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逐一分析每个题目对文章的作用及对读者的震撼。结果,学生拟出了恰切的题目。如《孩子的哭声》《悲惨的一幕》《娃娃啊,娃娃!》等。由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主题单元的读写练习。每教一篇课文都要从审题开始,再以回归课题结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懂得“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句话的含义。
  二、描写插图
  课文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直观,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容易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写作时,可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插图前、插图后的情节,把“定格”的图画“拓展”成连续的情节和内容。例如,讲《小动物过冬》时,笔者出示课文插图(秋风来了吹的树叶片片落下,青蛙、蜜蜂和小燕子聚在一起)仔细观察画面,领悟图意,噢,原来他们在商量过冬的事!那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你喜欢哪只小动物你就想想他给朋友说了些什么?同学们发言可积极了!小燕子说:“朋友,你怎么过冬呢?我准备飞到南方过冬,哪儿暖和。”青蛙说:“燕子姐姐,我就在这里过冬,我把地上挖个洞,吃得饱饱的钻到洞里睡大觉!”……然后,笔者再让他们看看课文中几个好朋友是怎样商量的。最后让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别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写一写。笔者的要求不高,让学生自由一点,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小动物过冬》来写。同学们写得可真好,有的寫:“蛇和青蛙一样,到了冬天也钻到泥土里睡大觉。”有的写:“大雁在秋天也飞到南方过冬……”由于学生觉得画面新奇、好奇心特别强、情绪高涨,因而兴趣盎然。
  三、仿写“亮点”
  根据儿童的心理、思维特征,习作从模仿入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抓住文本在写作上的“亮点”,即精彩的句段,独具匠心的开头、结尾等让学生仿写。如《秋天的雨》是运用总分段式构段的典型课文。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把握住这个仿写练习的机会。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找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再让学生朗读文段,看看作者围绕这句话具体描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品读优美的语句,最后笔者概括出这段话的写法是先总述后分述,顺势就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请模仿这种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下春雨的特点。有了前面笔者的分析,结合文本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写到:春天的雨有一盒美丽的色彩。你看!它把绿色给了小树和小草,小树穿上了绿色的衣裳,小草换上了绿色的衬衫。它把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了花儿,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又有的学生写到:春天的雨,有一支神奇的魔法棒,把大地变得十分美丽。小河哗啦哗啦地流着;柳树姑娘开心地梳着头发;燕子停在电线上吱吱喳喳地叫;各种各样的花绽开了笑脸。虽然写得如此优美的只是少数同学,但笔者看到其他同学基本上也会用总分的写法描写春雨了。笔者相信,只要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多进行这样的仿写训练,一定会有更多同学写出优美的总分段落。
  四、写读后感
  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内涵丰富深刻,情感真挚浓烈,学生读后很容易受到感染,引发思考。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类文章之后,经常会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既保障了教学的贯通流畅,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如五年级下册的第四组《古典名著》单元,笔者给学生布置小练笔:如果你是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你想当谁,你最想做什么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古典名著,往往有话可说:有的学生想当孙悟空,因为他法力高强,可以制止世界上的战争;有的学生想当诸葛亮,成为外交官,让世界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喝彩,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这种小练笔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单元习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小练笔,教师还结合文本布置有创意的题目让学生练笔。比如,学习了《景阳岗》,笔者让学生想象:当武松打死老虎后,下山时又碰上一只老虎,会发生什么事?因为这个内容新颖,想象空间大,所以学生发言很热烈。经过讨论,他们明白武松打死老虎后筋疲力尽,不可能和第二只老虎硬拼,只能智取。他们想出了不同的结局,如:武松爬上树躲避老虎,然后伺机杀虎;店家担心武松遇害,带人相救;武松站在树前,等老虎扑来时撞树而死;甚至出现武松被老虎吃掉的结局。每个结局都展示了学生的智慧,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
  读写有机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反过来,作文又可以激发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阅读与作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只要在教学中能把握住训练的重点和时机严格地训练,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能够写出比较优秀的作文,坚持下去,就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沁阳市实验小学 454550)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理念,提倡“听说领先,淡化语法”的教学指导思想,那么学生要先有“听”的积累,才会有“说”出的内容和前提,中国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没有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自然习得英语的环境,他们不能在平时、课外获得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听英语的气氛中感受英语。笔者通过这些年来的高中英语教学,总结了一些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单相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故障形式,占据到故障总数的70%以上。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小,三相线电压依然对称,不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可以继续运行一定时间,但是在发生单相接地后,非接地相对地的电压会升高,间隙性电弧接地还会产生弧光过电压,长期运行可能会损坏其绝缘,引发严重的相间故障。所以,在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应立即找出故障线路,设法使接地设备从系统中切除。电网对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