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摘 要】
:
【出 处】
:
国际儿科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7年34期
其他文献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的常见病原,不仅可引起肺部炎症,还可出现全身各脏器并发症,但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MP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又缺乏早期、快速的特异方法,故其诊断仍存在挑战性.此外,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正在不断蔓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MP感染的相关机制、诊断和耐药方面作一综述。
α-zctinin-4为辅肌动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体内各种组织或器官,在肾脏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α-actinin-4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不仅参与细胞迁移,并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传导过程.α-actinin-4的编码基因ACTH4点突变导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呈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发现多种肾脏疾病均存在ACTH4突变或α-actinin-4分布及表达的改变.该文就α-ac
我院新生儿科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是全国最早成立新生儿科的医院之一,并逐步发展和扩大。80年代初获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儿急救与培训”项目资助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期刊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内源性竞争性抑制剂,是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危险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ADMA不仅是预测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而且是一种新的预测危重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在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发现,外源性ADMA能明显改变肺功能,诱导细胞凋亡.在缺氧、PPHN、需机械通气的早产儿、脑损伤中,ADMA水平均升高.ADMA可能是预测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独立危险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系列对心功能产生实际或潜在影响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可达4‰~12‰.房室间隔缺损(AVSD)是一种累及房室瓣和间隔的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AVSD到二尖瓣裂缺等一系列类型.AVSD常见于21-三体综合征.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心脏发育的不同环节导致心内膜垫的发育缺陷从而出现不同类型的AVSD.CRELD1是第一个明确的、与AVSD发病相关的基因,关于它的研究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作为一种公认川崎病治疗方法,在缩短热程、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冠状动脉并发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病程5-9d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更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同时降低无反应型病例的发生率.MG无反应性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等密切相关.IVIG 1g/kg×1d以及对MG无反应型重复使用MG,与2g/Kg×1d相比,为一种
近年来对足细胞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和肾功能的作用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证实,足细胞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免疫或非免疫损伤的靶标,多种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均特征性地表现为足细胞异常.足细胞损伤往往会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蛋白尿的产生.深入认识足细胞的生理功能及致损伤因素,对于临床有效防治肾小球损伤性疾病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