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的小学生基本已完全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各种因上学生民理承受能力差而导至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特点,根据特点阐述了提高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并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字】心理承受能力 挫折 教育 实施
一、前言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至今已超过三十年了,很多第一代独生子女已为人父母,并产下第二代独生子女。目前在读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倍受宠爱,生活无忧。但当他们逐渐长大,在往后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遭遇逆境在所难免。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遇逆境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为避免此情形普遍发生在我国新生代的小学生身上,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特点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遭受到挫折是很难避免的。去年5月,我在何澄溪小学六个年级进行了《心理承受能力测试》,共发放测试题300份,回收有效试题288份。通过测试结果分析,结合我任教的十五年里所观察到小学生遭受挫折的表现,发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有以下特点。
(一)不能全面认识挫折
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受到挫折时,一般都会去总结原因,分析结果。但小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地认识挫折、分析挫折和应对挫折。我所任教的三年(1)班,有一个学生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搞恶作剧,这种行为令全班同学都远离他,不和他交朋友。跟他谈话时,他认为都是其他同学的问题,完全意识不到自身存在责任。在《心理承受能力测试》中有一道题目“你觉得老师喜欢你吗?”62.3%的学生选择否。他们认为老师批评过我就是不喜欢我。这些片面的认识,表现出小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
(二)不能积极对待挫折
经多年观察,小学生遇到挫折时的反映有个体的差别,但大部分表现为两大类:一是哭,二是大闹,情绪失控。能理智面对挫折,积极解决困难的学生只占少数。例如,当同桌两个同学在闹矛盾时,受委屈一方的表现往往就是哭闹,甚至动手。而很少学生懂得采取积极的态度理智解决问题。小学生这种对挫折的消极反应,是心理承受力较低的表现。
(三)对挫折体验不深刻
小学生对挫折的体验一般不会太深刻是比较肤浅的。例如,我对班上某个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时,学生当时痛哭流涕,很是伤心,但是两节课后看到他似乎完全忘了刚才的伤心,和同学们玩得很高兴。小学生这种对挫折体验不深刻的特点固然有他好的一面,可以大大地减少挫折产生的困扰。但同时也表面小学生不重视挫折,不懂得从挫折中吸取经验,不利于日后在社会中成长。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小学生目前的心理承受能力状况,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给予正确的引导
利用班会课、班队活动给合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今年的4月3日晚,滁州一名六年级小学生李利(化名)在留下一纸遗书后,从16楼坠下。小小年纪做出如此举动,给家人带来莫大的悲痛。母亲在寻找小利的过程中,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字条,写着“我不喜欢上学”,“特别是语文”。此外,小利还告诉亲人“妈妈姐姐爸爸,你们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落款是“爱你们的小利”。据警方的调查,事发4月3日晚上7点左右,李利系从自家楼上跳下,因伤重不治身亡。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写有遗嘱。依据相关调查,滁州警方最终确定,李利为自杀。我通地这一案例,在班上组织讨论,大家分析李利的做法和想法,研究如果你是李利,你会怎么做。最后让学生写一篇题为《我对李利事件的思考》文章,让学生再一步理清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班级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所处的场所,良好的班风班纪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竞争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建立一个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同学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有爱做前题,用满腔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解除其心理负担。再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困惑、秘密,乃至积怨。
(三)家校结合,全方位给予良好的成长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亲子之情不可替代。但在我国,目前父母是不需要岗前境况的。他们当中有的是不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有的是缺乏对子女的责任心,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做好家校沟通,让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父母如果重视子女的教育,善于运用教育方法,善于处理家庭问题,对孩子既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会比较好,而且性格开朗,有什么不顺的事情也会愿意及时跟父母沟通,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悲剧和犯罪的发生。
(四)学校适时地进行挫折教育
新生代的小学生,一向是家里的宠儿,大多自满自大,自命天之骄子。但自从开始小学生学习生活后,在班里他不再是唯一,不再是众人所关注的核心。心理上有所失衡是难免的。作为学校,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果承受挫折。因此,学校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适当为学生创设挫折,让学生适当地体会失败的感受和经受挫折的遭遇,然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内心能越来越强大,慢慢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前行,如何解决他们认为很棘手的问题。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五)教会学生宣泄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遭遇不顺心。当我们觉得烦恼和不安的时候该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甩下包袱轻装前进呢?作为教师,这是需要我们教给学生的。我们就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几种方式。一是倾诉,可以找小伙伴、 家人和老师倾诉。二是转移注意力。当你为一件事情很困苦的时候,你可以去做一些与此无关的其他你喜欢的事情,例如去打球、去游泳等。三是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比如拨打一些热线电话宣泄烦恼,在与主持人的交谈中,他们可以对你的情绪进行疏导。还可以让父母带你到专门的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指导学生通过种种渠道来宣泄自己的烦恼和压抑,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成效
我选取了当年的二年(1)作为实验班,来实施这一系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经过两年时间他们目前已经是四年级了,对比同年级的另外两个班,明显地看出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班级更有活力
在同年级的三个班当中,1班是最具活力的班级。他们在各类活动和比赛中都在年级里名列前矛。学校运动会他们团体总分第一,班际合唱比赛他们也是第一。班级常规井井有条,使流动红旗在他们班成了不动红旗。
(二)促进了学习成绩
该班学生学习特别勤奋,两年来每门科目的学习成绩都明显比另外两个班要优异。两年来,该班每学期的每门学业成绩都达优秀等级。获得区、镇各类竞赛奖励33人次。
(三)班级团结友爱
班上的学生都很积极向上,懂得关心别人。总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例如班上陈烨成同学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班上的同学经常照成他,帮助他。终于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联系到了市红十字会,在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在今年7月完成了心脏手术,恢复了健康。同学们得知手术成功都奔走相告,可喜可贺。
五、反思
心理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家长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要十分细致地观察和实施。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学校班额还是偏大,教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细致地观察入微,所以也会导致有个别心理问题不太显化的学生被忽视了,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隐患。因此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要求家长和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当家长发现学生有不太健康的表现时,能及时向教师反映,以便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个体辅导。
目前多方已有研究表明,在个人的发展中,心理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独生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深入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大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玲.心理学改变孩子的一生.新世界出版社,2009.6
[2]克里斯托弗·卡尼.儿童行为障碍案例集.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6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关键字】心理承受能力 挫折 教育 实施
一、前言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至今已超过三十年了,很多第一代独生子女已为人父母,并产下第二代独生子女。目前在读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倍受宠爱,生活无忧。但当他们逐渐长大,在往后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遭遇逆境在所难免。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遇逆境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为避免此情形普遍发生在我国新生代的小学生身上,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特点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遭受到挫折是很难避免的。去年5月,我在何澄溪小学六个年级进行了《心理承受能力测试》,共发放测试题300份,回收有效试题288份。通过测试结果分析,结合我任教的十五年里所观察到小学生遭受挫折的表现,发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有以下特点。
(一)不能全面认识挫折
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受到挫折时,一般都会去总结原因,分析结果。但小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地认识挫折、分析挫折和应对挫折。我所任教的三年(1)班,有一个学生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搞恶作剧,这种行为令全班同学都远离他,不和他交朋友。跟他谈话时,他认为都是其他同学的问题,完全意识不到自身存在责任。在《心理承受能力测试》中有一道题目“你觉得老师喜欢你吗?”62.3%的学生选择否。他们认为老师批评过我就是不喜欢我。这些片面的认识,表现出小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
(二)不能积极对待挫折
经多年观察,小学生遇到挫折时的反映有个体的差别,但大部分表现为两大类:一是哭,二是大闹,情绪失控。能理智面对挫折,积极解决困难的学生只占少数。例如,当同桌两个同学在闹矛盾时,受委屈一方的表现往往就是哭闹,甚至动手。而很少学生懂得采取积极的态度理智解决问题。小学生这种对挫折的消极反应,是心理承受力较低的表现。
(三)对挫折体验不深刻
小学生对挫折的体验一般不会太深刻是比较肤浅的。例如,我对班上某个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时,学生当时痛哭流涕,很是伤心,但是两节课后看到他似乎完全忘了刚才的伤心,和同学们玩得很高兴。小学生这种对挫折体验不深刻的特点固然有他好的一面,可以大大地减少挫折产生的困扰。但同时也表面小学生不重视挫折,不懂得从挫折中吸取经验,不利于日后在社会中成长。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小学生目前的心理承受能力状况,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给予正确的引导
利用班会课、班队活动给合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今年的4月3日晚,滁州一名六年级小学生李利(化名)在留下一纸遗书后,从16楼坠下。小小年纪做出如此举动,给家人带来莫大的悲痛。母亲在寻找小利的过程中,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字条,写着“我不喜欢上学”,“特别是语文”。此外,小利还告诉亲人“妈妈姐姐爸爸,你们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落款是“爱你们的小利”。据警方的调查,事发4月3日晚上7点左右,李利系从自家楼上跳下,因伤重不治身亡。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写有遗嘱。依据相关调查,滁州警方最终确定,李利为自杀。我通地这一案例,在班上组织讨论,大家分析李利的做法和想法,研究如果你是李利,你会怎么做。最后让学生写一篇题为《我对李利事件的思考》文章,让学生再一步理清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班级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所处的场所,良好的班风班纪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竞争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建立一个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同学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有爱做前题,用满腔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解除其心理负担。再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困惑、秘密,乃至积怨。
(三)家校结合,全方位给予良好的成长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亲子之情不可替代。但在我国,目前父母是不需要岗前境况的。他们当中有的是不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有的是缺乏对子女的责任心,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做好家校沟通,让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父母如果重视子女的教育,善于运用教育方法,善于处理家庭问题,对孩子既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会比较好,而且性格开朗,有什么不顺的事情也会愿意及时跟父母沟通,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悲剧和犯罪的发生。
(四)学校适时地进行挫折教育
新生代的小学生,一向是家里的宠儿,大多自满自大,自命天之骄子。但自从开始小学生学习生活后,在班里他不再是唯一,不再是众人所关注的核心。心理上有所失衡是难免的。作为学校,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果承受挫折。因此,学校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适当为学生创设挫折,让学生适当地体会失败的感受和经受挫折的遭遇,然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内心能越来越强大,慢慢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前行,如何解决他们认为很棘手的问题。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五)教会学生宣泄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遭遇不顺心。当我们觉得烦恼和不安的时候该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甩下包袱轻装前进呢?作为教师,这是需要我们教给学生的。我们就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几种方式。一是倾诉,可以找小伙伴、 家人和老师倾诉。二是转移注意力。当你为一件事情很困苦的时候,你可以去做一些与此无关的其他你喜欢的事情,例如去打球、去游泳等。三是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比如拨打一些热线电话宣泄烦恼,在与主持人的交谈中,他们可以对你的情绪进行疏导。还可以让父母带你到专门的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指导学生通过种种渠道来宣泄自己的烦恼和压抑,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成效
我选取了当年的二年(1)作为实验班,来实施这一系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经过两年时间他们目前已经是四年级了,对比同年级的另外两个班,明显地看出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班级更有活力
在同年级的三个班当中,1班是最具活力的班级。他们在各类活动和比赛中都在年级里名列前矛。学校运动会他们团体总分第一,班际合唱比赛他们也是第一。班级常规井井有条,使流动红旗在他们班成了不动红旗。
(二)促进了学习成绩
该班学生学习特别勤奋,两年来每门科目的学习成绩都明显比另外两个班要优异。两年来,该班每学期的每门学业成绩都达优秀等级。获得区、镇各类竞赛奖励33人次。
(三)班级团结友爱
班上的学生都很积极向上,懂得关心别人。总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例如班上陈烨成同学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班上的同学经常照成他,帮助他。终于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联系到了市红十字会,在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在今年7月完成了心脏手术,恢复了健康。同学们得知手术成功都奔走相告,可喜可贺。
五、反思
心理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家长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要十分细致地观察和实施。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学校班额还是偏大,教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细致地观察入微,所以也会导致有个别心理问题不太显化的学生被忽视了,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隐患。因此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要求家长和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当家长发现学生有不太健康的表现时,能及时向教师反映,以便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个体辅导。
目前多方已有研究表明,在个人的发展中,心理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独生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深入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大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玲.心理学改变孩子的一生.新世界出版社,2009.6
[2]克里斯托弗·卡尼.儿童行为障碍案例集.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6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