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維能力;培养;探讨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关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其次,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无处不散发着语文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这篇课文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文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几种不同答案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入,让学生来谈一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其中包含了怎么样的哲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想象,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即使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一样。比如对赤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不同作者对赤壁的不同描述。或者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对各种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疑问,分析并解决疑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培养思维能力,在质疑中活跃思维,不断进步。
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学生提出疑问: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有的学生说“菲利普夫妇”,参考书上有说明,有的同学说是“于勒”。那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呢?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行自主思考,寻找答案。学生通过翻阅《文学辞典》先查找了对“主人公”的定义:“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接着学生进行仔细反复的阅读课文,经过分析最终得出小说中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都是紧紧围绕于勒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而并非菲利普夫妇。这样让学生有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 开展丰富的创新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奥斯本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可见如果缺乏想象力,当今的社会就不会进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事物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维,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教师可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分角色排演戏剧。在表演时,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自己设计台词,如果你是夏洛克、安东尼奥、公爵或鲍西娅,你会说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等等。让学生在这样创新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为新时代发展培养全新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光国.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3,(22):109.
[2]聂小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48.
作者简介:
庄青青,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杜集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維能力;培养;探讨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关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其次,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无处不散发着语文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这篇课文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文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几种不同答案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入,让学生来谈一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其中包含了怎么样的哲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想象,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即使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一样。比如对赤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不同作者对赤壁的不同描述。或者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对各种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疑问,分析并解决疑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培养思维能力,在质疑中活跃思维,不断进步。
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学生提出疑问: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有的学生说“菲利普夫妇”,参考书上有说明,有的同学说是“于勒”。那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呢?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行自主思考,寻找答案。学生通过翻阅《文学辞典》先查找了对“主人公”的定义:“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接着学生进行仔细反复的阅读课文,经过分析最终得出小说中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都是紧紧围绕于勒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而并非菲利普夫妇。这样让学生有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 开展丰富的创新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奥斯本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可见如果缺乏想象力,当今的社会就不会进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事物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维,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教师可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分角色排演戏剧。在表演时,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自己设计台词,如果你是夏洛克、安东尼奥、公爵或鲍西娅,你会说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等等。让学生在这样创新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为新时代发展培养全新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光国.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3,(22):109.
[2]聂小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48.
作者简介:
庄青青,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杜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