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方式和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由于信息技术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少,课堂教学氛围较沉闷、死板,教学质量也不明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合作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特别是对于农村高中学校,虽然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为非零水平,但由于不同学校的硬件条件设备不一样,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高低不平,有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而有些学生只会简单操作,甚至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一无所知,这导致信息技术教师不知如何规划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也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由于家里有电脑,其计算机基础知识稍微比较好,而且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有兴趣。而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由于在家没有电脑练习操作,其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当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由于操作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较薄弱,相比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自己跟不上进度,导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有一种自卑感,总认为自己没有其他学生那么优秀,没有学信息技术的天赋。这些现象导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力度,若教得太难,有些学生学不懂;若教得太简单,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又觉得进度太慢,长此以往,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对课堂作业教学情况,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对于较差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学生就不能完成。
2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积极性。由于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及学习态度差,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大多数学生不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小组中有组长及其他成员在完成任务,因此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缺乏主动性。
2)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每个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教学目的。但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明白合作学习的作用,认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实际意义,从而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把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多为五个人。在进行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应注重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操作水平不同的学生分配组合在一起,以达到互补互利的作用。
2)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吸收知识能力的不同,应合理分配男女生在小组中的比例。
3)每个小组应确立一个引导学习的组长,不一定推选信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只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团队合作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小组组长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要帮助教师安排教学任务,落实小组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不应根据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分配小组,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特长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调动学生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小组成员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每个成员计算机水平可能都会有所提升,而且有些学生可能想到另一个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所以,对需要调整的小组合理分配,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3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建立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把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运用在每个教学任务中,从而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及教师的指点迷津,从而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是以“任务”为导火线,从而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在分配信息技术小组任务时,应推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中,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能查漏补缺,而且也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如“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一章节,教师对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教学任务——暑假出游计划,把每一个小组转换成一家旅行社,教师也转换成一名将要暑假出游的旅客,从而让小组的每位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给旅客制定一个暑假出游计划。小组接到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意见,这时小组组长应发挥自己的潜能,根据每个成员的爱好及专长,合理地分配任务;每个小组成员接到小组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后,发挥自己的专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从什么渠道获取旅行计划信息,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小组的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研究。
及时进行作品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暑假出游计划为实例,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每个小组转换成旅行社,旅行社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因此,旅行社应给旅客制订一份较满意的暑假出游计划书,每个小组竭尽全力地讨论交流,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相关的旅行计划知识,以争取该小组的计划书能被采纳。当然,暑假出游计划书完成后,每个小组应派一名成员对该组的出游计划书演示一遍,让其余小组进行评价讨论。通过作品评价,每个学生就能找出作品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及发现哪些计算机知识需要提高。进行作品评价,不仅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积极开展一些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如何在网上获取有效信息”,教师对课本知识讲完后,组织开展知识抢答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设计的抢答问题,分配给每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或者每个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到正确答案并第一抢答成功的,教师就给该小组的成员进行加分。进行抢答竞赛活动,每个小组都会努力认真地搜索答案,这时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热情就比较高,也加强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的方式方法,多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利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小学电教,2013(1):39.
[2]李一龙.兴趣—需要—实效:合作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0(11):177-178.
[3]郭会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做法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9(8):36-37.
[4]王丽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特别是对于农村高中学校,虽然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为非零水平,但由于不同学校的硬件条件设备不一样,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高低不平,有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而有些学生只会简单操作,甚至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一无所知,这导致信息技术教师不知如何规划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也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由于家里有电脑,其计算机基础知识稍微比较好,而且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有兴趣。而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由于在家没有电脑练习操作,其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当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由于操作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较薄弱,相比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自己跟不上进度,导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有一种自卑感,总认为自己没有其他学生那么优秀,没有学信息技术的天赋。这些现象导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力度,若教得太难,有些学生学不懂;若教得太简单,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又觉得进度太慢,长此以往,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对课堂作业教学情况,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对于较差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学生就不能完成。
2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积极性。由于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及学习态度差,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大多数学生不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小组中有组长及其他成员在完成任务,因此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缺乏主动性。
2)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每个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教学目的。但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明白合作学习的作用,认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实际意义,从而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把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多为五个人。在进行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应注重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操作水平不同的学生分配组合在一起,以达到互补互利的作用。
2)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吸收知识能力的不同,应合理分配男女生在小组中的比例。
3)每个小组应确立一个引导学习的组长,不一定推选信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只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团队合作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小组组长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要帮助教师安排教学任务,落实小组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不应根据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分配小组,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特长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调动学生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小组成员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每个成员计算机水平可能都会有所提升,而且有些学生可能想到另一个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所以,对需要调整的小组合理分配,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3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建立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把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运用在每个教学任务中,从而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及教师的指点迷津,从而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是以“任务”为导火线,从而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在分配信息技术小组任务时,应推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中,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能查漏补缺,而且也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如“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一章节,教师对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教学任务——暑假出游计划,把每一个小组转换成一家旅行社,教师也转换成一名将要暑假出游的旅客,从而让小组的每位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给旅客制定一个暑假出游计划。小组接到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意见,这时小组组长应发挥自己的潜能,根据每个成员的爱好及专长,合理地分配任务;每个小组成员接到小组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后,发挥自己的专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从什么渠道获取旅行计划信息,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小组的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研究。
及时进行作品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暑假出游计划为实例,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每个小组转换成旅行社,旅行社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因此,旅行社应给旅客制订一份较满意的暑假出游计划书,每个小组竭尽全力地讨论交流,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相关的旅行计划知识,以争取该小组的计划书能被采纳。当然,暑假出游计划书完成后,每个小组应派一名成员对该组的出游计划书演示一遍,让其余小组进行评价讨论。通过作品评价,每个学生就能找出作品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及发现哪些计算机知识需要提高。进行作品评价,不仅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积极开展一些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如何在网上获取有效信息”,教师对课本知识讲完后,组织开展知识抢答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设计的抢答问题,分配给每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或者每个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到正确答案并第一抢答成功的,教师就给该小组的成员进行加分。进行抢答竞赛活动,每个小组都会努力认真地搜索答案,这时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热情就比较高,也加强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的方式方法,多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利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小学电教,2013(1):39.
[2]李一龙.兴趣—需要—实效:合作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0(11):177-178.
[3]郭会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做法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9(8):36-37.
[4]王丽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