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莲花山花儿会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儿会文化,具有很强的艺术风格及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本文重点描述了莲花山“花儿会”这一文化现象和民间仪式习惯以及莲花山“花儿会”的现状与思考。
【关键词】莲花山;花儿会;花儿现状;思考
“花儿”是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花儿会”则是花儿歌手们对歌、竞歌的舞台,也是劳动人民农闲时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在甘肃省境内的花儿主要有“河州花儿”“洮岷花儿”( 又称“莲花山花儿”)两大体系。两大体系的花儿虽同出一源,但由于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的不同其演唱形式、旋律、衬腔均各有不同。莲花山“花儿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儿会文化。由于花儿的口头传唱形式导致歌词、曲调在传承过程中变异与散失,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多方关注,“莲花山花儿”因其原始风貌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和继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莲花山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最近几年的走势和迹象来看,这种民间群众文化形式逐渐在淡化、变异或走向消亡,发人深思。
一、莲花山“花儿会”的形式
莲花山是享誉海内外莲花山花儿的故乡,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形成当地的一种名族风俗习惯,每年“六月六花儿会”这个期间都会吸引附近的三州六县的汉、回、藏、土各民族群众和歌手参加,规模之大的场面和宏大的演唱形式别致而闻名国内外。因此,这里的花儿会既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交替性、多变性,充分体现各民族的不同风格。
1.“花儿会”的引子,马莲绳拦路。赶会的人途经莲花山附近的各村庄时,要受到当地村民的一次又一次的阻拦。村里的少男少女用当地盛产的马莲草拧成长绳,两人各牵一头,横悬于道,布下“关卡”,远路上来的歌手不唱几支“花儿”,就休想“过关”。
2.“花儿会”的高潮,游山赛歌会。初三、初四是莲花山花儿会的高潮。白天各路歌手结伴朝山献歌,边走边唱,有问有答,夜晚在莲花山下,沏茶摆酒,联欢赛歌会。莲花山花儿会赛歌会,都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每组一般是五六人,其中必有一位“串把式”(即歌词作者),他是这个小组的关键人物,赛歌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他的水平。小组其他成员,则是嗓音比较好的“唱把式”,偶尔也有“串把式”编词或出主意的“参谋”人员。赛歌一开始,总是先唱几道问讯歌以了解对方的来路,对方必然按照所问用歌作答,所唱的内容极为广泛,或农家的日常生活,或改革以来的新变化,或情歌,或新闻,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花儿会”告别会。六月初五,歌手们往景古乡的王家沟门转移,当晚又是欢歌的彻夜。初六一早,他们就攀上了康乐和临洮交界处的紫松山,抓紧这最后一天的时光,大唱特唱。唱到下午四五点钟,歌手们纷纷唱起离别歌,相约明年的花儿会再见。
二、莲花山 “花儿会”的现状与思考
1.社会心理的变异,歌手青黄不接。歌手普遍年龄老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中青年歌手积极性减退,退出或淡出花儿会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年轻群体外出打工、经商,大量流动,使花儿这种传统民歌的演唱失去了最基本、最主要的载体,“花儿会”逐渐向商品交流会异化,出现了花儿会上物资交流红红火火而花儿演唱冷冷清清的表象繁荣局面。
2.社会经济的转型,文化生态的动摇。“花儿会”是当地人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最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并随着漫长的农耕文化延续了数百年,而现代社会已发展到科技化、信息化的年代,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工业文化强烈的冲击,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改善,人民的体力劳动强度相对减轻,社会文化生活日趋经济化、高层化、多元化,花儿赖以滋长生息的文化生态受到动摇。
3.社会关注的淡漠。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行政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对花儿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频繁举办歌手培训班和花儿大奖赛,而随着全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不断深化,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花儿艺术的热情逐渐降温,对处于生活最底层的花儿歌手疏于关心,一些专家、学者也都是高高在上做纸上谈兵,不愿意深入民间去了解和感触花儿歌手的生活疾苦,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在众多花儿艺术人才的心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另外,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产业现象对众多花儿歌手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误导和扭曲。
总之,莲花山的“花儿会”所面临的去向问题是一个值得人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花儿有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些优势和基础,珍视花儿这一特色民间文化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遵循民间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努力挖掘花儿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自身价值,在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优势、推陈出新,我们就能够真正达到挽救花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粹,进一步推动莲花山的“花儿会”特色文化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鸿明,丁作枢.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J].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5).
[2]杨克栋.仇池风——陇南山歌[J].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7).
[3]魏泉鸣,魏峨.岷州花儿研究简史[J].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5).
[4]马列,季绪才.岷州花儿[J].甘肃经济日报,2005(5).
【关键词】莲花山;花儿会;花儿现状;思考
“花儿”是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花儿会”则是花儿歌手们对歌、竞歌的舞台,也是劳动人民农闲时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在甘肃省境内的花儿主要有“河州花儿”“洮岷花儿”( 又称“莲花山花儿”)两大体系。两大体系的花儿虽同出一源,但由于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的不同其演唱形式、旋律、衬腔均各有不同。莲花山“花儿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儿会文化。由于花儿的口头传唱形式导致歌词、曲调在传承过程中变异与散失,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多方关注,“莲花山花儿”因其原始风貌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和继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莲花山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最近几年的走势和迹象来看,这种民间群众文化形式逐渐在淡化、变异或走向消亡,发人深思。
一、莲花山“花儿会”的形式
莲花山是享誉海内外莲花山花儿的故乡,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形成当地的一种名族风俗习惯,每年“六月六花儿会”这个期间都会吸引附近的三州六县的汉、回、藏、土各民族群众和歌手参加,规模之大的场面和宏大的演唱形式别致而闻名国内外。因此,这里的花儿会既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交替性、多变性,充分体现各民族的不同风格。
1.“花儿会”的引子,马莲绳拦路。赶会的人途经莲花山附近的各村庄时,要受到当地村民的一次又一次的阻拦。村里的少男少女用当地盛产的马莲草拧成长绳,两人各牵一头,横悬于道,布下“关卡”,远路上来的歌手不唱几支“花儿”,就休想“过关”。
2.“花儿会”的高潮,游山赛歌会。初三、初四是莲花山花儿会的高潮。白天各路歌手结伴朝山献歌,边走边唱,有问有答,夜晚在莲花山下,沏茶摆酒,联欢赛歌会。莲花山花儿会赛歌会,都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每组一般是五六人,其中必有一位“串把式”(即歌词作者),他是这个小组的关键人物,赛歌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他的水平。小组其他成员,则是嗓音比较好的“唱把式”,偶尔也有“串把式”编词或出主意的“参谋”人员。赛歌一开始,总是先唱几道问讯歌以了解对方的来路,对方必然按照所问用歌作答,所唱的内容极为广泛,或农家的日常生活,或改革以来的新变化,或情歌,或新闻,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花儿会”告别会。六月初五,歌手们往景古乡的王家沟门转移,当晚又是欢歌的彻夜。初六一早,他们就攀上了康乐和临洮交界处的紫松山,抓紧这最后一天的时光,大唱特唱。唱到下午四五点钟,歌手们纷纷唱起离别歌,相约明年的花儿会再见。
二、莲花山 “花儿会”的现状与思考
1.社会心理的变异,歌手青黄不接。歌手普遍年龄老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中青年歌手积极性减退,退出或淡出花儿会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年轻群体外出打工、经商,大量流动,使花儿这种传统民歌的演唱失去了最基本、最主要的载体,“花儿会”逐渐向商品交流会异化,出现了花儿会上物资交流红红火火而花儿演唱冷冷清清的表象繁荣局面。
2.社会经济的转型,文化生态的动摇。“花儿会”是当地人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最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并随着漫长的农耕文化延续了数百年,而现代社会已发展到科技化、信息化的年代,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工业文化强烈的冲击,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改善,人民的体力劳动强度相对减轻,社会文化生活日趋经济化、高层化、多元化,花儿赖以滋长生息的文化生态受到动摇。
3.社会关注的淡漠。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行政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对花儿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频繁举办歌手培训班和花儿大奖赛,而随着全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不断深化,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花儿艺术的热情逐渐降温,对处于生活最底层的花儿歌手疏于关心,一些专家、学者也都是高高在上做纸上谈兵,不愿意深入民间去了解和感触花儿歌手的生活疾苦,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在众多花儿艺术人才的心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另外,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产业现象对众多花儿歌手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误导和扭曲。
总之,莲花山的“花儿会”所面临的去向问题是一个值得人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花儿有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些优势和基础,珍视花儿这一特色民间文化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遵循民间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努力挖掘花儿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自身价值,在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优势、推陈出新,我们就能够真正达到挽救花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粹,进一步推动莲花山的“花儿会”特色文化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鸿明,丁作枢.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J].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5).
[2]杨克栋.仇池风——陇南山歌[J].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7).
[3]魏泉鸣,魏峨.岷州花儿研究简史[J].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5).
[4]马列,季绪才.岷州花儿[J].甘肃经济日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