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于丹依旧很忙,游学、授课、出席活动、参加十八大……自2006年一炮而红,“于丹热”一直延续至今。于丹,一度被赞为普通大众心中的文化符号,其出版的著作累计销量上千万,还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
如此褒奖背后,也有嗤鄙。2012年11月17日晚,北大百年大讲堂里的昆曲演出结束,于丹上台跟观众分享感受,台下却呛声四起,观众高呼“下去”,场面十分尴尬。于丹敛住笑容,定定神,向在场的昆曲艺术家致敬后,淡然离开。
微博上议论四起,她却泰然处之,通过微博发出的声明毫无怨言和辩解。其实,屡经非议的于丹早已成为处变不惊的职场大女人,只要身着职业装、蹬上高跟鞋,就是精明睿智、理性干练的“于老师”;而在她细述的另一面生活状态里,她又摇身变成了家人口中疯疯癫癫、十分不靠谱的迷糊小女人。
A面 职场大女人
做女人最重要是生命格局要大,拥有大女人胸怀,你的眼界决定你的世界。
读万卷书
1965年,于丹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疼爱于丹,坚持只要了一个孩子,于丹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女。
一年后的“文化大革命”,父母被下放到县里,城里的大院,只剩于丹和姥姥。孤独的于丹刚会说话,就跟着姥姥练字背诗。在语言方面,于丹是有天赋的。同龄孩子还说不清话,她就站在大字报下,跳着脚念念有词:“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
于丹的语言天赋很快被父亲发觉并开发。父亲的教育方式很特别,不求死记硬背,而善引导。他带3岁的于丹到北海公园踏青,看到枝头繁花锦簇,便指着杏花问她:“你知道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于丹摇头,并不明白。父亲把她放在肩头,围着树左转转、右跑跑,于丹兴奋地拍手:“闹了!真的闹了!”父亲放下她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是‘春意开’、‘春意放’,而写‘春意闹’?因为只有‘闹’才是灵动的。”
类似的细节都一一深扎于丹心里,成为她一生的财富:“女孩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是父亲,因为她从父亲身上学习了对家人、对爱、对人性、对信念、对社会的种种判断。”这些判断潜移默化地成为日后于丹独特的教学方式。
父亲就这样把于丹引入博大精深的国学世界:她四岁接触《论语》,五岁半读《红楼梦》,八岁半谈论李商隐,十几岁慷慨激昂地谈古论今……于丹把早慧都埋在了书堆里,随着岁月发酵,酿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行万里路
1982年,17岁的于丹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终于远离难懂的数学,专攻文学。”兴奋劲儿未过,于丹又寻到新乐趣,“读了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
于丹身上透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大二暑假,她和两位师兄相约去新疆,中途停在莫高窟。师兄们外出拍照,于丹便想独闯沙漠。她借了个手电,留下字条:“我去看沙漠了,你们别担心,我带手电了。”
在下午的烈日下穿行了许久,天色渐暗,气温骤降,身着夏装的于丹打了个冷颤。她举目四望,才发现四周的沙丘都一样,想回去根本不可能。“只能生火!”于丹着急忙慌地用短刀割下沙漠里唯一的植物——骆驼刺,双手被扎得鲜血淋漓也浑然不顾。她生好火,挪动着身子取暖,直至天明。
当两位师兄找到她时,她正蜷缩在火堆前。师兄又心疼又生气,对她劈头盖脑一顿臭骂:“知道沙漠有狼吗?知道沙丘会平移、昼夜温差大吗……”于丹摇头,师兄冷哼:“你带的手电有用吗?”于丹却豁然开朗:“手电实则是内心的勇气,让我独闯沙漠,也邂逅了不一样的风景和从来不曾相遇的自己。”
“也因此,我对旅行非常热爱,它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于丹一脸笃定,北极、沙漠,塞外、边疆,她的足迹留在了各大洲,“一个人有多大的眼界,才有多大的胸怀,在山水间穿行,那种被古代的浩荡长风涤荡了的生命才会有格局和气象。”
坚守热爱的事业
从1988年开始,于丹就活跃在影视传媒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等大型电视专题片及《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的撰稿人,并于1995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教。
2006年,《百家讲坛》把于丹从幕后推到台前。此前,于丹在电视圈已小有名气。制片人万卫苦于找不到好老师讲《论语》,和于丹闲聊:“我试过许多老师,都不太符合要求。”于丹接过话茬:“讲《论语》的老师,得好好找。”
还列出了各种条件。万卫纳闷:“你怎么这么了解?”“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而且从小就受国学经典的熏陶。”万卫心中暗喜,于丹误打误撞成了合格过关的老师。
那年国庆,7天的《百家讲坛》改变了于丹的人生轨迹。她红了,慕名而来的“粉丝”塞满教室的各个角落,直到院方通过查学生证才恢复课堂秩序。大量的批判也同时袭来,先有北大清华等名校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说她误读经典,后有读者身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字样的T恤向她发难。
于丹觉得委屈,选择淡出公众的视野,但并没被狂热或批判影响。2006年前,她是平凡的大学老师,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1年;2006年后,拥有众多头衔的她依然最喜欢教师的身份,她说讲台会是她永远的舞台。
B面 生活中的小女人
女人胸怀要大,在世界上才能做事;女人情趣要小,在人群中才天真可爱,永不沧桑。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女人才能在生命中修炼完成。
做个迷糊小女人
只要回到家,于丹立马变了个人,做事不带“脑子”,十分不靠谱。在丈夫眼里,她始终是长不大的小女人,不让人省心。
于丹和丈夫是同学,和所有校园恋情一样,单纯而美好。他了解她的不靠谱,理解她各种新奇的想法,比如带着全系同学在大街上跳着华尔兹、转着圈儿。在他面前,她才略有收敛,“我要敢那么‘得瑟’,用他的话说,他会‘焚书坑儒’的。” 1992年,于丹和丈夫迈入婚姻殿堂。刚结婚那几年,一直蜗居在一个47平米的小房子里。家里放不下衣柜,丈夫用绳子绑着衣柜角往上吊,于丹笑着,用手指戳他的胳肢窝,痒得他立马缩了手。
婚后的于丹一直不擅家务,偶尔做菜总不免出错。不是切到手,就是将菜刀直直地摔到地上险些砸伤脚背。丈夫只好揽下家务,将饭菜送至她面前。于丹嘴甜,总能将他哄开心,还“呼哧呼哧”把饭菜吃到见底作为犒劳。
于丹是路痴,迷糊到打车还找不到自家门。学会开车后,丈夫也没敢让她开。参加聚会,丈夫就开着车送她去,等她玩到尽兴,再去接她回家。
婚后第13年,40岁的于丹生下女儿,可并没让她变得靠谱起来。丈夫见她进门,就急忙叮嘱岳母:“得看着点儿,当心那‘猴妈’!”丈夫和岳母护着女儿,可于丹带孩子从来都“放养”。她和女儿在床上疯闹,一不留神,女儿侧翻下了床。女儿最初摔的几个跟头全拜于丹所赐。
不久,于丹火了,成了大众眼中的心灵导师,可丈夫却不信迷糊小女人那套。他路过天桥,卖盗版碟的小贩拦住他推荐:“于丹讲的《论语》,八块钱,我六块钱卖给你,听了有好处。”他落荒而逃:“我可不听她说。”回家向于丹诉苦,她笑得合不拢嘴,还拿这当笑话到处宣传。
寻找乐趣和保持天真
于丹的每一天都有相同的开始:清晨,用紫砂壶泡一壶茶,把阳光和好心情沏进去。品茶、品酒、听昆曲,样样不落,于丹自命文艺女中年,却也未泯天真和童趣。
女儿自幼喜欢于丹,在家人都教女儿刻板规矩时,只有于丹喜欢和她疯玩。每每回家,就和女儿扭打在一起,把家里折腾得像狗窝一样。家里人无不埋怨,但女儿却喜欢得不得了,搂着于丹的脖子说:“就跟妈妈,就跟妈妈!”于丹的教育方式和父亲如出一辙,不强求,只引导和点拨,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里有所领悟。
学校里,于丹也常和学生们混迹在一起,远远望去,竟分不出她的身影。她的爱好也跟着学生们更新换代,从听崔健的《一无所有》到听周杰伦的《东风破》,从穿喇叭裤到穿黑丝高跟,于丹的年华似乎一直驻留在青春岁月里。
和学生们出游,于丹会邀上丈夫,自己冲在最前面。看到有棵大树,便三下五除二地爬上去,吆喝着:“你们快点啊!”当学生们跟着爬上去后,才发现树太高了,根本不好下去。
学会传递幸福
关于幸福,于丹从不探其深意,她更在乎相处的时光,“幸福一定不是刻意营造的东西,一回家,老的小的都在,挺好。”
父亲六十大寿时,正读大学的于丹用奖学金买了大蛋糕送给父亲。父亲接过蛋糕,喜不自禁,叮嘱她待会回来一块儿吃。于丹刚走,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忙忘了,就把不爱吃的蛋糕送给了客人。等想起约定,客人已经走远。
他急匆匆出门,骑着自行车满大街转悠,终于找到一模一样的蛋糕提回家。那晚,父亲和于丹谈笑风生,一家子切蛋糕、吃蛋糕,兴奋的于丹没有发现任何异样。直到父亲去世后,母亲才将这个秘密说破,于丹心中漾起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父亲把爱的衣钵传给了于丹,于丹又将它传给了女儿。女儿两岁时,于丹问她:“姥姥对你好不好?”女儿说:“可好了!每天都带我去公园,还给我买好多好玩的玩具。”于丹顺势引导:“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你每天都和姥姥在一起,姥姥按时吃药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女儿点着头接受了任务。
最初,女儿会忘记,但在于丹和丈夫的提醒下,日渐养成了习惯。女儿如今刚上小学,每次吃饭前一拿到筷子,就会说:“姥姥,该吃药了!”
三代同堂的幸福瞬间,让于丹感触。近日,在《首席夜话》栏目里,撒贝宁用流行的“幸福体”煞有介事地问:“于丹老师,您幸福吗?”这个自命仍在追求幸福的女人给出温暖的答案:“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墓志铭,也不是履历表上写的评价,而是一个瞬间的感受。”
如此褒奖背后,也有嗤鄙。2012年11月17日晚,北大百年大讲堂里的昆曲演出结束,于丹上台跟观众分享感受,台下却呛声四起,观众高呼“下去”,场面十分尴尬。于丹敛住笑容,定定神,向在场的昆曲艺术家致敬后,淡然离开。
微博上议论四起,她却泰然处之,通过微博发出的声明毫无怨言和辩解。其实,屡经非议的于丹早已成为处变不惊的职场大女人,只要身着职业装、蹬上高跟鞋,就是精明睿智、理性干练的“于老师”;而在她细述的另一面生活状态里,她又摇身变成了家人口中疯疯癫癫、十分不靠谱的迷糊小女人。
A面 职场大女人
做女人最重要是生命格局要大,拥有大女人胸怀,你的眼界决定你的世界。
读万卷书
1965年,于丹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疼爱于丹,坚持只要了一个孩子,于丹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女。
一年后的“文化大革命”,父母被下放到县里,城里的大院,只剩于丹和姥姥。孤独的于丹刚会说话,就跟着姥姥练字背诗。在语言方面,于丹是有天赋的。同龄孩子还说不清话,她就站在大字报下,跳着脚念念有词:“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
于丹的语言天赋很快被父亲发觉并开发。父亲的教育方式很特别,不求死记硬背,而善引导。他带3岁的于丹到北海公园踏青,看到枝头繁花锦簇,便指着杏花问她:“你知道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于丹摇头,并不明白。父亲把她放在肩头,围着树左转转、右跑跑,于丹兴奋地拍手:“闹了!真的闹了!”父亲放下她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是‘春意开’、‘春意放’,而写‘春意闹’?因为只有‘闹’才是灵动的。”
类似的细节都一一深扎于丹心里,成为她一生的财富:“女孩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是父亲,因为她从父亲身上学习了对家人、对爱、对人性、对信念、对社会的种种判断。”这些判断潜移默化地成为日后于丹独特的教学方式。
父亲就这样把于丹引入博大精深的国学世界:她四岁接触《论语》,五岁半读《红楼梦》,八岁半谈论李商隐,十几岁慷慨激昂地谈古论今……于丹把早慧都埋在了书堆里,随着岁月发酵,酿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行万里路
1982年,17岁的于丹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终于远离难懂的数学,专攻文学。”兴奋劲儿未过,于丹又寻到新乐趣,“读了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
于丹身上透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大二暑假,她和两位师兄相约去新疆,中途停在莫高窟。师兄们外出拍照,于丹便想独闯沙漠。她借了个手电,留下字条:“我去看沙漠了,你们别担心,我带手电了。”
在下午的烈日下穿行了许久,天色渐暗,气温骤降,身着夏装的于丹打了个冷颤。她举目四望,才发现四周的沙丘都一样,想回去根本不可能。“只能生火!”于丹着急忙慌地用短刀割下沙漠里唯一的植物——骆驼刺,双手被扎得鲜血淋漓也浑然不顾。她生好火,挪动着身子取暖,直至天明。
当两位师兄找到她时,她正蜷缩在火堆前。师兄又心疼又生气,对她劈头盖脑一顿臭骂:“知道沙漠有狼吗?知道沙丘会平移、昼夜温差大吗……”于丹摇头,师兄冷哼:“你带的手电有用吗?”于丹却豁然开朗:“手电实则是内心的勇气,让我独闯沙漠,也邂逅了不一样的风景和从来不曾相遇的自己。”
“也因此,我对旅行非常热爱,它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于丹一脸笃定,北极、沙漠,塞外、边疆,她的足迹留在了各大洲,“一个人有多大的眼界,才有多大的胸怀,在山水间穿行,那种被古代的浩荡长风涤荡了的生命才会有格局和气象。”
坚守热爱的事业
从1988年开始,于丹就活跃在影视传媒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等大型电视专题片及《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的撰稿人,并于1995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教。
2006年,《百家讲坛》把于丹从幕后推到台前。此前,于丹在电视圈已小有名气。制片人万卫苦于找不到好老师讲《论语》,和于丹闲聊:“我试过许多老师,都不太符合要求。”于丹接过话茬:“讲《论语》的老师,得好好找。”
还列出了各种条件。万卫纳闷:“你怎么这么了解?”“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而且从小就受国学经典的熏陶。”万卫心中暗喜,于丹误打误撞成了合格过关的老师。
那年国庆,7天的《百家讲坛》改变了于丹的人生轨迹。她红了,慕名而来的“粉丝”塞满教室的各个角落,直到院方通过查学生证才恢复课堂秩序。大量的批判也同时袭来,先有北大清华等名校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说她误读经典,后有读者身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字样的T恤向她发难。
于丹觉得委屈,选择淡出公众的视野,但并没被狂热或批判影响。2006年前,她是平凡的大学老师,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1年;2006年后,拥有众多头衔的她依然最喜欢教师的身份,她说讲台会是她永远的舞台。
B面 生活中的小女人
女人胸怀要大,在世界上才能做事;女人情趣要小,在人群中才天真可爱,永不沧桑。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女人才能在生命中修炼完成。
做个迷糊小女人
只要回到家,于丹立马变了个人,做事不带“脑子”,十分不靠谱。在丈夫眼里,她始终是长不大的小女人,不让人省心。
于丹和丈夫是同学,和所有校园恋情一样,单纯而美好。他了解她的不靠谱,理解她各种新奇的想法,比如带着全系同学在大街上跳着华尔兹、转着圈儿。在他面前,她才略有收敛,“我要敢那么‘得瑟’,用他的话说,他会‘焚书坑儒’的。” 1992年,于丹和丈夫迈入婚姻殿堂。刚结婚那几年,一直蜗居在一个47平米的小房子里。家里放不下衣柜,丈夫用绳子绑着衣柜角往上吊,于丹笑着,用手指戳他的胳肢窝,痒得他立马缩了手。
婚后的于丹一直不擅家务,偶尔做菜总不免出错。不是切到手,就是将菜刀直直地摔到地上险些砸伤脚背。丈夫只好揽下家务,将饭菜送至她面前。于丹嘴甜,总能将他哄开心,还“呼哧呼哧”把饭菜吃到见底作为犒劳。
于丹是路痴,迷糊到打车还找不到自家门。学会开车后,丈夫也没敢让她开。参加聚会,丈夫就开着车送她去,等她玩到尽兴,再去接她回家。
婚后第13年,40岁的于丹生下女儿,可并没让她变得靠谱起来。丈夫见她进门,就急忙叮嘱岳母:“得看着点儿,当心那‘猴妈’!”丈夫和岳母护着女儿,可于丹带孩子从来都“放养”。她和女儿在床上疯闹,一不留神,女儿侧翻下了床。女儿最初摔的几个跟头全拜于丹所赐。
不久,于丹火了,成了大众眼中的心灵导师,可丈夫却不信迷糊小女人那套。他路过天桥,卖盗版碟的小贩拦住他推荐:“于丹讲的《论语》,八块钱,我六块钱卖给你,听了有好处。”他落荒而逃:“我可不听她说。”回家向于丹诉苦,她笑得合不拢嘴,还拿这当笑话到处宣传。
寻找乐趣和保持天真
于丹的每一天都有相同的开始:清晨,用紫砂壶泡一壶茶,把阳光和好心情沏进去。品茶、品酒、听昆曲,样样不落,于丹自命文艺女中年,却也未泯天真和童趣。
女儿自幼喜欢于丹,在家人都教女儿刻板规矩时,只有于丹喜欢和她疯玩。每每回家,就和女儿扭打在一起,把家里折腾得像狗窝一样。家里人无不埋怨,但女儿却喜欢得不得了,搂着于丹的脖子说:“就跟妈妈,就跟妈妈!”于丹的教育方式和父亲如出一辙,不强求,只引导和点拨,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里有所领悟。
学校里,于丹也常和学生们混迹在一起,远远望去,竟分不出她的身影。她的爱好也跟着学生们更新换代,从听崔健的《一无所有》到听周杰伦的《东风破》,从穿喇叭裤到穿黑丝高跟,于丹的年华似乎一直驻留在青春岁月里。
和学生们出游,于丹会邀上丈夫,自己冲在最前面。看到有棵大树,便三下五除二地爬上去,吆喝着:“你们快点啊!”当学生们跟着爬上去后,才发现树太高了,根本不好下去。
学会传递幸福
关于幸福,于丹从不探其深意,她更在乎相处的时光,“幸福一定不是刻意营造的东西,一回家,老的小的都在,挺好。”
父亲六十大寿时,正读大学的于丹用奖学金买了大蛋糕送给父亲。父亲接过蛋糕,喜不自禁,叮嘱她待会回来一块儿吃。于丹刚走,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忙忘了,就把不爱吃的蛋糕送给了客人。等想起约定,客人已经走远。
他急匆匆出门,骑着自行车满大街转悠,终于找到一模一样的蛋糕提回家。那晚,父亲和于丹谈笑风生,一家子切蛋糕、吃蛋糕,兴奋的于丹没有发现任何异样。直到父亲去世后,母亲才将这个秘密说破,于丹心中漾起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父亲把爱的衣钵传给了于丹,于丹又将它传给了女儿。女儿两岁时,于丹问她:“姥姥对你好不好?”女儿说:“可好了!每天都带我去公园,还给我买好多好玩的玩具。”于丹顺势引导:“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你每天都和姥姥在一起,姥姥按时吃药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女儿点着头接受了任务。
最初,女儿会忘记,但在于丹和丈夫的提醒下,日渐养成了习惯。女儿如今刚上小学,每次吃饭前一拿到筷子,就会说:“姥姥,该吃药了!”
三代同堂的幸福瞬间,让于丹感触。近日,在《首席夜话》栏目里,撒贝宁用流行的“幸福体”煞有介事地问:“于丹老师,您幸福吗?”这个自命仍在追求幸福的女人给出温暖的答案:“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墓志铭,也不是履历表上写的评价,而是一个瞬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