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探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来源于生活,要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并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音乐活动,音乐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重视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
  【关键词】学生主体 ;生活;音乐活动
  在新课改的今天,新课标要求教学的内容要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学习中寻找生活经验,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教师要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一、聆听,唤醒生活,感受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大多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生活,但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对儿童来说还存在着一段较大的感知距离。在毫无任何铺垫和启发的前提下,让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音乐的美。音乐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寻找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聆听音乐时结合画面,可使学生能够从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得到更多的审美愉悦,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在教授人音版第九册教材中的《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课时,可以收集一些雪景图片,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学生们看的认真听的也很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欣赏兴趣,激起了情感的共鸣,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二、歌唱,联系生活,领悟音乐
  一位法国著名歌唱家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 演唱者的歌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一首歌曲由不同的学生演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个体的情感体验不同,表达的也会有所不同。实践证明,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多直接来源于生活,只有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带入歌曲,才能以情带声将歌曲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歌曲中适当地增加一些来源于生活的音响效果,组合成一首学生喜爱的有着丰富表现力的歌曲。在教授人音版第六册的《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时,可以在练声环节就让学生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孩子们把生活中所闻所见通过声音模仿出来,春雨滴答滴答、春风沙沙沙沙,在演唱中学生自然的就把声音唱得又轻又有弹性,接着春雷轰隆轰隆的声音、小河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分层次加进来,力度也不断增强。这段特殊的声音效果用来当做歌曲的序曲和铺垫,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的进入歌曲意境,还对歌曲声音的处理和情绪的表达都有帮助,真是一举多得。
  三、表演,结合生活,表现音乐
  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的基础上,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融入一些舞蹈动作,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在歌曲表演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还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第六册《花喜鹊和小乌鸦》一课时,让学生想想生活中生气、讨厌和高兴、喜欢的表情和动作,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表情和动作加入歌曲来表演。同学们有摇着小脑袋、皱着眉头、撅着嘴表演花喜鹊,有的面带微笑、竖着大拇指表演小乌鸦,整个音乐课堂充满了和谐与欢乐。学生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加深了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了音乐想象,将歌曲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创编,再现生活,创造音乐
  音乐创造能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始终。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摸索与尝试,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为学生思考、思索、探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诱导,同时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在想象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从而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培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
  例如:在《小小羊儿要回家》一课中,学生要感受和体验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当中一些动作或小动物的叫声来创编,模仿出这些音符的时值。有的同学想出了伸懒腰的动作来表现全音符;模仿老爷爷弯着腰、拄着拐杖走路来表现二分音符;还有的同学扮演了一只小兔子,用四分音符的节奏一蹦一跳可爱级了。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了节奏,这样的创编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知能力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音乐课堂是一个大舞台,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感动。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着世间万物带来的美妙与精彩。音乐教学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突出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本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最终达到用美育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理.新课程北京下无单一固定教学模式的音乐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2,(11)
  [2]韩金金.浅谈小学生活化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1,(5)
  [3]王向青.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机活力[J].江苏教育,2008,(4)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元江县1997年~2008年12年间的艾滋病疫情,针对疫情提出建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全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元江
【摘要】中职钢琴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由于中职学生钢琴基础普遍偏低,需要教师在教法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多元观照学生个体差异,优化引导方法,强化学生实践操作,为学生尽快掌握钢琴操作要领,领悟音乐内涵,创造良好环境和学习气氛,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关键词】中职;钢琴教学;教法创新  中职钢琴教学有诸多现实困难。学生学力基础参差不齐,对钢琴认知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教法单一,改革意识欠缺;学生实践操作时间有限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过窄、考评机制缺失、经费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处理好实践教学难度较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行和深入,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
【摘要】中国戏曲包罗万象,深沉而宏伟,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综合舞台艺术。它包含三百多个剧中,将文学、舞蹈、音乐、武术、舞台表演等门类以统一标准熔于一炉,形成了戏曲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的艺术特性。山西梆子是中国地方戏曲之一,由山陕梆子传入山西中部,后吸收晋中民间曲调、秧歌和方言,形成了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中路梆子。建国后,将山西梆子更名为晋剧,流行于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甘肃、河
教师需要有别于教师想要,教师需要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必需物,而教师想要则是教师的个体欲求.讨论教师需要必须区分教师基础性需要与教师发展性需要.前者是一个社会性概念,意
【摘要】《可怜的我,在哪里!……啊!不是我在说》是莫扎特于1781年3月8日创作与慕尼黑,作品号为K369.这首音乐会咏叹调的篇幅较大,旋律线条优美,作品前后对比强烈,具有一定的演唱难度。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创作概况  (一)第一阶段(1762~1773)创作早期  莫扎特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并突显出超常的音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