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流信息技术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关系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大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在分析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GIS 和GPS 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面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于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来说,学习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作为一名物流从业人员,从日常的物流作业到流程管理,必须了解一定的物流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其次,《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的工作要求均包含了物流信息管理的职业功能。再次,由教育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把《物流信息管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1.培养目标模糊
不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并不统一,有的将其定位为核心专业课程,有的为一般专业课程,也有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名称上也有差异,有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及管理、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等十余种称谓。另外,课程教学标准也存在着脱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等状况。物流信息技术涵盖内容极其广泛,是物流解决方案的基础,但多数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标准、对教学目标与要求的描述都比较模糊,没有突出培养操作能力为主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的要求。
2.教学方式简单
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仅仅是将多媒体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大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也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资料管理的现代化。
3.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Internet、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很大,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 服务技术在不断变化;又例如ERP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基础技术的提高。但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缓慢,有的教材中信息技术术语定义、引用也不一致,实用的例子较少。总之,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基本上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物流企业或者在校内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基本没有达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应达到的综合目标。
二、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教学资源建设
当前教材选编和教材建设的周期对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明显偏长,今后各院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不应仅仅拘泥于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更应该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知识分享平台获取当前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的相关内容。鼓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博客、播客以及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等途径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同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加大多媒体光盘内容的比例,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积极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利用率较高的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从企业经营活动第一线获得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利用高校专业资源帮助企业修正实际使用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ERP(企业资源计划)仿真软件的使用,从而掌握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3.改革实践教学设备
针对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使用效率总体不高,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应探索出一种提高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的方法,使其既可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同时又能满足物流企业一部分日常工作需要。例如租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第一线倾斜。但如何鼓励物流企业帮助学校提供或者更新技术设备,以及降低物流企业接纳物流专业学生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摆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可能需要政府部门在税收等政策上对接收企业进行一部分补偿来提高物流企业的积极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物流一线企业供职经历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师资队伍,鼓励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在物流企业工作能力。加大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引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
三、结束语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落实物流专业“双证改造”进行的有益尝试。为了突出对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及企业的岗位需求,形成以项目驱动、交互模拟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撰写项目报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孙秋高.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团队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90-91.
[3]宾厚,邹筱.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市场,2007,(6):122-123.
[4]杨从亚,高春津.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8,( 8): 40- 42.
[5]吴淑秋.试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99-101.
作者简介:赵海珊(1984年-) ,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经济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高职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GIS 和GPS 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面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于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来说,学习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作为一名物流从业人员,从日常的物流作业到流程管理,必须了解一定的物流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其次,《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的工作要求均包含了物流信息管理的职业功能。再次,由教育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把《物流信息管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1.培养目标模糊
不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并不统一,有的将其定位为核心专业课程,有的为一般专业课程,也有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名称上也有差异,有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及管理、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等十余种称谓。另外,课程教学标准也存在着脱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等状况。物流信息技术涵盖内容极其广泛,是物流解决方案的基础,但多数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标准、对教学目标与要求的描述都比较模糊,没有突出培养操作能力为主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的要求。
2.教学方式简单
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仅仅是将多媒体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大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也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资料管理的现代化。
3.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Internet、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很大,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 服务技术在不断变化;又例如ERP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基础技术的提高。但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缓慢,有的教材中信息技术术语定义、引用也不一致,实用的例子较少。总之,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基本上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物流企业或者在校内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基本没有达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应达到的综合目标。
二、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教学资源建设
当前教材选编和教材建设的周期对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明显偏长,今后各院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不应仅仅拘泥于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更应该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知识分享平台获取当前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的相关内容。鼓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博客、播客以及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等途径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同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加大多媒体光盘内容的比例,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积极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利用率较高的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从企业经营活动第一线获得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利用高校专业资源帮助企业修正实际使用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ERP(企业资源计划)仿真软件的使用,从而掌握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3.改革实践教学设备
针对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使用效率总体不高,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应探索出一种提高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的方法,使其既可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同时又能满足物流企业一部分日常工作需要。例如租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第一线倾斜。但如何鼓励物流企业帮助学校提供或者更新技术设备,以及降低物流企业接纳物流专业学生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摆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可能需要政府部门在税收等政策上对接收企业进行一部分补偿来提高物流企业的积极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物流一线企业供职经历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师资队伍,鼓励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在物流企业工作能力。加大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引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
三、结束语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落实物流专业“双证改造”进行的有益尝试。为了突出对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及企业的岗位需求,形成以项目驱动、交互模拟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撰写项目报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孙秋高.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团队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90-91.
[3]宾厚,邹筱.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市场,2007,(6):122-123.
[4]杨从亚,高春津.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8,( 8): 40- 42.
[5]吴淑秋.试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99-101.
作者简介:赵海珊(1984年-) ,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经济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