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的火热带旺了公募基金行业,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突破6700只,但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同时管理10只以上的基金经理已经稀松平常,甚至多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20只以上的产品。
或许源于精力有限,记者了解到,实操中,有基金经理采用“押宝”的方式操作多只基金。金鹰旗下的基金经理陈颖,一共管理了2只基金,分别押注不同板块,一只重配大蓝筹,一只侧重小盘股,赌其中之一出现上涨。今年年初至11月14日,两只基金净值涨幅分别为9.23%和-12.87%,可谓有得有失。
一肩难担越来越多的重担?
曾几何时,“一拖三”、“一拖五”在市场上都很少见,2011年,招商基金的基金经理王平因为管理5只基金被评为“劳模”基金经理。2014年,基金注册制放开,基金发行的数量也上了一个台阶。尤其在今年股市行情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公募人才的严重流失,“奔私”、“升任高管”等情况层出不穷。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公募基金产品的总数为6792只,基金经理人数为1608人,平均每位基金经理需要管理4.2只基金。《红周刊》记者统计,目前有220名基金经理管理了10只以上产品(A、C份额合并计算),甚至有21位基金经理管理了20只以上的产品。在目前基金市场中,一边是浩繁的基金数量,一边是稀缺的基金经理,人才缺口的矛盾日益凸显,到底一名基金经理能挑多少重担?
以国泰基金旗下的樊利安为例,他目前一共管理了24只灵活型基金。其中18只为单独管理,另外6只和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今年以来,这24只基金的业绩走出了明显分化,表现最好的国泰信益净值增长了22.6%,表现最差的国泰融丰定增净值亏损了3.14%。
细究其中原因,国泰信益从今年以来重点配置了消费类的龙头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而国泰融丰定增的重仓股则侧重于机械设备企业,例如康力电梯、航天机电和高德红外等,今年机械设备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些个股今年以来股价分别下跌了25.89%、26.34%和36.41%。
此外,樊利安在这24只基金中,分别侧重了不同板块。例如国泰新益重仓的是消費股,包括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国泰嘉益重点配置的是家居股杉杉股份和大亚圣象;国泰丰益侧重于基建股,包括大秦铁路、中国建筑。由此可见,基金业绩的分化,或许正是源于重仓股配置行业的差异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至11月14日,上涨指数上涨了9.52%,这24只基金中有13只跑输上证指数。从季报中不难发现,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配置了大量债券仓位,股票仓位则不到20%,多只基金配置了10%左右的股票仓位,作为打新底仓。但作为可以配置0~95%股票仓位的灵活型基金,今年以来股强债弱,樊利安在债券上尽心尽力却忽视了股票投资,是否舍本逐末了呢?
《红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拖多”早已是基金行业的常态,是基金业蓬勃发展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公募基金产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单个产品规模越来越小,基金公司从成本角度考虑,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一拖多。但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拖多”的基金经理一般总有几只全情投入的产品,但在今年结构性牛市的环境下,一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半数基金表现不佳,确实需要基金经理自我检讨一下投资功力。
精力有限只能押宝?
面对肩上的一副副重担,有些基金经理就选择了一个讨巧的策略,采取押宝投资的方式:一只基金押注蓝筹,一只基金押注创业板,赌的是总有一只基金会踏准。
金鹰基金旗下的陈颖就是这样的基金经理,他独自管理金鹰策略配置,还与方超共同管理金鹰稳健成长。这两只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对投资策略的表述也较为有趣,金鹰策略配置股票侧重“防御”与“进取”,金鹰稳健成长股票则看重“稳健”与“成长”。
虽然在基金契约中对两只基金投资范围的划定几乎相同,但这两只基金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操作策略。金鹰策略配置股票在三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全部为蓝筹股和大白马,其中包括3只银行股: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还包括了中兴通讯这样市值过1000亿的大盘股。陈颖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本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兼顾周期、金融和新兴产业,以行业龙头为主”。
与之相反的是,陈颖和方超对金鹰稳健成长的配置则以中小盘为主,三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总市值小于100亿,其中包括启迪古汉、易成新能、光韵达和晨光生物等4只总市值小于50亿的个股。陈颖在三季报中提到:“三季度本基金维持了此前医药、商业、化工及TMT等行业配置”。与金鹰策略配置股票相比,该基金的配置方向明显向科技、创新类小盘股倾斜。
受到今年以来蓝筹翩翩起舞而创业板长期蛰伏的影响,这两只基金的业绩也出现了分化,侧重大盘股的金鹰策略配置股票从今年年初至11月14日净值增长了9.23%,而金鹰稳健成长同期净值下跌了12.87%。
对此,资深基金经理常玏认为:“一般而言,基金经理都是有特定投资风格的,阶段性会依据市场变化进行行业轮动或风格转换,但同一时期在不同产品上采取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其实对于基金经理和背后研究团队的要求非常高,因为需要覆盖更大范围的个股股票,研究深度或受到限制”。
难道要越拖越多?
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愈演愈烈,但基金经理往往术业有专攻,同时管理多只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基金,很可能出现业绩不佳的现象。因此,“一拖多”的管理方式有可能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构成损害,甚至成为基金间利益输送的“温床”。
例如2014年,海富通旗下的基金经理黄春雨,因涉嫌老鼠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黄春雨管理的海富通国策导向和海富通收益增长的十大重仓股完全一致,只是在持股比例上略有不同,但2013年全年,海富通国策导向净值增长率为37.39%,而海富通收益增长净值增长率仅为7.87%,这一巨大差异,使业内人士判断两只基金之间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
另外,“一拖多”泛滥也和发行模式密切相关,上海某券商的基金研究员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很多是代销渠道要求基金公司发行大量同质化产品。由于首发基金的销售激励、托管费归属等问题,在一家银行托管的基金,其他银行销售往往不积极。因此,基金公司只好把原本能一起管理的基金拆分成多个基金,在不同的银行渠道发行,以致出现了很多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策略相同的基金。”
作为基民,在“一拖多”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是否有安全的投资标的呢?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做过一个统计,通常管理3~5只基金时,基金经理业绩起伏相对较大。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不能单看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还需要考虑到管理资产的类别、规模以及个人能力、公司研发实力等因素,还要看基金经理是否勤勉,至少应该让管理的基金业绩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或许源于精力有限,记者了解到,实操中,有基金经理采用“押宝”的方式操作多只基金。金鹰旗下的基金经理陈颖,一共管理了2只基金,分别押注不同板块,一只重配大蓝筹,一只侧重小盘股,赌其中之一出现上涨。今年年初至11月14日,两只基金净值涨幅分别为9.23%和-12.87%,可谓有得有失。
一肩难担越来越多的重担?
曾几何时,“一拖三”、“一拖五”在市场上都很少见,2011年,招商基金的基金经理王平因为管理5只基金被评为“劳模”基金经理。2014年,基金注册制放开,基金发行的数量也上了一个台阶。尤其在今年股市行情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公募人才的严重流失,“奔私”、“升任高管”等情况层出不穷。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公募基金产品的总数为6792只,基金经理人数为1608人,平均每位基金经理需要管理4.2只基金。《红周刊》记者统计,目前有220名基金经理管理了10只以上产品(A、C份额合并计算),甚至有21位基金经理管理了20只以上的产品。在目前基金市场中,一边是浩繁的基金数量,一边是稀缺的基金经理,人才缺口的矛盾日益凸显,到底一名基金经理能挑多少重担?
以国泰基金旗下的樊利安为例,他目前一共管理了24只灵活型基金。其中18只为单独管理,另外6只和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今年以来,这24只基金的业绩走出了明显分化,表现最好的国泰信益净值增长了22.6%,表现最差的国泰融丰定增净值亏损了3.14%。
细究其中原因,国泰信益从今年以来重点配置了消费类的龙头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而国泰融丰定增的重仓股则侧重于机械设备企业,例如康力电梯、航天机电和高德红外等,今年机械设备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些个股今年以来股价分别下跌了25.89%、26.34%和36.41%。
此外,樊利安在这24只基金中,分别侧重了不同板块。例如国泰新益重仓的是消費股,包括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国泰嘉益重点配置的是家居股杉杉股份和大亚圣象;国泰丰益侧重于基建股,包括大秦铁路、中国建筑。由此可见,基金业绩的分化,或许正是源于重仓股配置行业的差异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至11月14日,上涨指数上涨了9.52%,这24只基金中有13只跑输上证指数。从季报中不难发现,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配置了大量债券仓位,股票仓位则不到20%,多只基金配置了10%左右的股票仓位,作为打新底仓。但作为可以配置0~95%股票仓位的灵活型基金,今年以来股强债弱,樊利安在债券上尽心尽力却忽视了股票投资,是否舍本逐末了呢?
《红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拖多”早已是基金行业的常态,是基金业蓬勃发展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公募基金产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单个产品规模越来越小,基金公司从成本角度考虑,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一拖多。但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拖多”的基金经理一般总有几只全情投入的产品,但在今年结构性牛市的环境下,一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半数基金表现不佳,确实需要基金经理自我检讨一下投资功力。
精力有限只能押宝?
面对肩上的一副副重担,有些基金经理就选择了一个讨巧的策略,采取押宝投资的方式:一只基金押注蓝筹,一只基金押注创业板,赌的是总有一只基金会踏准。
金鹰基金旗下的陈颖就是这样的基金经理,他独自管理金鹰策略配置,还与方超共同管理金鹰稳健成长。这两只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对投资策略的表述也较为有趣,金鹰策略配置股票侧重“防御”与“进取”,金鹰稳健成长股票则看重“稳健”与“成长”。
虽然在基金契约中对两只基金投资范围的划定几乎相同,但这两只基金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操作策略。金鹰策略配置股票在三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全部为蓝筹股和大白马,其中包括3只银行股: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还包括了中兴通讯这样市值过1000亿的大盘股。陈颖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本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兼顾周期、金融和新兴产业,以行业龙头为主”。
与之相反的是,陈颖和方超对金鹰稳健成长的配置则以中小盘为主,三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总市值小于100亿,其中包括启迪古汉、易成新能、光韵达和晨光生物等4只总市值小于50亿的个股。陈颖在三季报中提到:“三季度本基金维持了此前医药、商业、化工及TMT等行业配置”。与金鹰策略配置股票相比,该基金的配置方向明显向科技、创新类小盘股倾斜。
受到今年以来蓝筹翩翩起舞而创业板长期蛰伏的影响,这两只基金的业绩也出现了分化,侧重大盘股的金鹰策略配置股票从今年年初至11月14日净值增长了9.23%,而金鹰稳健成长同期净值下跌了12.87%。
对此,资深基金经理常玏认为:“一般而言,基金经理都是有特定投资风格的,阶段性会依据市场变化进行行业轮动或风格转换,但同一时期在不同产品上采取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其实对于基金经理和背后研究团队的要求非常高,因为需要覆盖更大范围的个股股票,研究深度或受到限制”。
难道要越拖越多?
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愈演愈烈,但基金经理往往术业有专攻,同时管理多只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基金,很可能出现业绩不佳的现象。因此,“一拖多”的管理方式有可能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构成损害,甚至成为基金间利益输送的“温床”。
例如2014年,海富通旗下的基金经理黄春雨,因涉嫌老鼠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黄春雨管理的海富通国策导向和海富通收益增长的十大重仓股完全一致,只是在持股比例上略有不同,但2013年全年,海富通国策导向净值增长率为37.39%,而海富通收益增长净值增长率仅为7.87%,这一巨大差异,使业内人士判断两只基金之间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
另外,“一拖多”泛滥也和发行模式密切相关,上海某券商的基金研究员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很多是代销渠道要求基金公司发行大量同质化产品。由于首发基金的销售激励、托管费归属等问题,在一家银行托管的基金,其他银行销售往往不积极。因此,基金公司只好把原本能一起管理的基金拆分成多个基金,在不同的银行渠道发行,以致出现了很多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策略相同的基金。”
作为基民,在“一拖多”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是否有安全的投资标的呢?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做过一个统计,通常管理3~5只基金时,基金经理业绩起伏相对较大。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不能单看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还需要考虑到管理资产的类别、规模以及个人能力、公司研发实力等因素,还要看基金经理是否勤勉,至少应该让管理的基金业绩跑赢业绩比较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