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的教育,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教育中也出现诸多新问题。尤其是当前的师生关系,显得让教育者更难以琢磨,不能适应当代的社会要求,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更显得是时代的要求,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放下老师的架子,用童心解读童心,用爱心呼唤爱心,用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合格的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教师。
  关键词:核心素养;师生关系;建立
  目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它要求发展学生的六大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新时代学生都各具自己的特色,这就对核心素养引领下形成的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育人的效果,育人的效果又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竞争的命运。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引领下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这是当代的召唤,大势所趋。更是世界日益激烈竞争的需求。
  一、偶然的发现
  在一个星期天,我在娱乐场无意中发现二十几位学生正在讨论着自己的老师,气氛非常热烈。一个愤愤不平的男生说:“遇到这个班主任,我倒了八辈子的霉。不分青红皂白,就知道批人。”另一个女孩紧接着说:“对对对,这个班主任真凶哦,我们这儿也不对,那儿也不对,看着我们一无是处。”好像是另一个班的学生说:“我们的数学老师才狠呢!凶巴巴的,批评起人来,语言刻薄无情,从来不给我们留一点面子,我都愁得熬不到毕业了……”
  听到的一切,就是学生们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也是他们的心里话。这不得不让我们教育者深思……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敬而远之的。随着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问题的思考
  (一)究竟什么是师生关系
  从我国社会的角度来讲,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但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师生关系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形成的软环境。
  现在好多学校举着素质教育的招牌,喊着“生本课堂”、“快乐课堂”和“高效课堂”,殊不知穿着“新鞋”走着老路,片面的追求优秀率、合格率。走了走花架子,喊了喊口号。而学生呢?只是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形式所迫使教师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侵害了孩子们的人格尊严与心理安全,主观上将学生划分为“好”学生与“坏”学生,“优生”与“差生”,造成了严重的等级歧视,形成了领导和服从的师生关系。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的意义
  1.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是新时代学生的需要
  近年来,学生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独生子女的比例已在班级人数中占到了52﹪以上,而且他们较为自私、娇气、任性,以我为中心。原有的师生关系理念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的需要,因此为我们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
  2.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师的需要
  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浓厚的教学兴趣,以及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成功取得。
  3.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的要求
  良性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手段提供条件,新教材的试运行,电化教学的普及,这将使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作用
  1.促进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双边关系,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的需要,是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互相信任,心灵相通使彼此拥有了共同的語言,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从而就能形成生动、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顺利的达到预设的目标。
  2.发展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价值观与人生观
  来自横向和纵向的各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个性、人格、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师生关系。就师生关系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否则会让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学生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用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去关怀学生,在尊重理解与宽容中感化学生,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点滴中促成学生人格、价值观与世界观等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全人格的、素质全面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问题的解决
  (一)如何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且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和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大家的一个共同的愿望,那么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如何建立的师生关系呢?
  1.爱——教育之源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多教育学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的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对犯了错误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教师更要在师生相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语、眼神、动作,在细微之处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若由于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使学生产生忧郁、冷漠、孤僻、厌学、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消极心态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其消极心态产生的原因,必要时还要争取家长的帮助,及时“对症下药”。   2.转变观念是突破口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由此就决定了教师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应当是导师、朋友和楷模。
  3.尊重理解是基础
  美国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只有给学生尊重与理解,他们才能感受到师生平等与自尊的存在。
  4.放下架子是关键
  “如果您放弃权利,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与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勒早就这样告诫我们。但许多老师还是要端出自己的架子凌驾于学生之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同时连倾听学生与对学生最基本的礼貌都摒弃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教书更为育人。平时教师总是教学生要懂礼貌,尊重他人,也总说“言教不如身教”,却很少有老师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去。老师向学生说“对不起”、“谢谢”的就更少了,以为没必要,这样做会有损教师的形象与尊严,会使他们失去威信。其实不然,教师不是圣人,也会犯错,理应向学生道歉,对他们说“谢谢”、“对不起”、“请”等等。这样做非但不损害你的威信,而且能使你更加亲近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可亲、可爱、可信的。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培养了他们懂礼貌,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一个眼神,一个颔首,一个微笑,一句对不起、谢谢,一个简单的动作,轻轻松松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老师你何乐而不为呢?
  5.师生互评是手段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师生自评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改以往的期末时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尝试采用在我(师)与本班学生(生)范围内的自评加互评的方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或教学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然后师生间用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互相评价,最后互相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来,既能充分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营造和谐、团结、向上的评价气氛,又能使我们师生可以通过双渠道彼此获取改善课堂教学的最佳方式,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用积极的态度共同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机制是具有可操作性。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
  1.在课堂教育活动中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在正常的、一般的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是在课堂上开始的。教师的诸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观念都会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出来。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也是他了解学生的开始,通过各种信息,教师对他所面对的教育集体进行整体判断,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逐步认识、熟悉每一位学生。
  2.在课外活动中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补充。在课外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关系形态多种多样,因此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它使师生双方在彼此的心目中的形象显得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其关系也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不断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断了解学生,达到师生双方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的和谐、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的和谐、集体关系与个体关系的和谐。
  3.校外活動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不容忽视的途径。校外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活动说,目的不很具体,计划性、组织性不那么周密,但是这种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活动却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有时候,这种活动也是优化师生关系、改善不良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和变通手段。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内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
  总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爱为教育之源;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和理解学生。以此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当今的孩子们创建一个和谐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培养核心素养,家庭教育不可缺位》,《教育家》,2017年第97期,第46
  [2]张倩:《尊重、理解比爱理重要》,《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7月期刊,第225页。
  [3]盛群力:《论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342期,第13页。
  [4]于洁:《教师怎么说,学生才会听?》,《人民教育》,2018年总第790期,第66页。
  [5]高静:《班主任带班育人“六法”》,《河北教育》,2018德育版总第856、859期,第68页。
  [6]阮莉:《责任感的本源》,《人民教育》,2016年第12期,第76页。
  [7]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光明日报出版社卞娜娜译2014年8月第一版第6页。
  (河北涉县辽城明德小学 056402)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对初中音乐展开教学时,要充分让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就会在相互交流中相互促进。本文从以学生为主组织课堂学习,以团队意识开展课堂教学、以科学评估体系衡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开展时如何充分促进小组之间合作学习,从而共同取得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小组讨论,从而学生能在讨论当中获得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合理的
期刊
摘要:合理的课程结构指根据各门课程自身固有知识构成和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遵循培养目标,选定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并据此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及课时安排。就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设置而言,已经不能满足“四有”新人总目标的要求,故此必须对标总目标,重构高职思政课课程结构,以实现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设置;重新审视  引言  所谓课程设置,是指教学
期刊
摘要:人类的心理活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探究的永恒课题。探索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增强人的心理机能,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和能力,优化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原始意义。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下力去做,而且要下大力把它做好。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细心观察,科学分析,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原理作指导,探索心理变化规律,探索优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理念,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学习成绩,理解课堂内容。本文主要对高中政治科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提出良好的培养策略,以促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会自我构建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学习习惯;调查与培养  在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下,更注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学会自主学习,尤其高中政治有一定难
期刊
摘 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教师更应该重视渗透传统文化,这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取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科学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师可从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内涵、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角度着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国历史悠久,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們的言行举止均产生深远影响。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摘 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党的历史进程中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将党史资料引鉴到党校党建工作中,是丰富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力量。本文从传承党的光辉历史中的经验和红色基因对推动党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展开分析,进一步阐述党史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提高综合化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分析德育实践对于日常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以及现阶段的德育教学现状,最后提出具体的活动实践策略。  关键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内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要注重德育教育,加强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德育教育进行创新,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要点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余知识的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古人亦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班級精细化管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从习惯养成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继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班主任遇到以下的难题:  (一)我们太累了:制定的班级管理量化细则多而杂。实施以后班主任会感到很疲惫,不仅需要指导组长做好记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于高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产业中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广泛,致使市场中大学生对口精准就业难免出现一些困难,非常有必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为基点,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要求,创新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路径,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