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成教材中的观点与例子由于时空的局限,总是赶不上形势发展的节奏。所以教师在备课及教学中应在动态中把握利用教材资源,与时俱进地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课程资源 教材教学资源 辩证 与时俱进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大家所关注和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其直接意图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需求和经验等人性化结构。要实现这种意图,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教师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生成性资源,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提出观察、探究、调查、讨论的建议,才能够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政治教材内容与其它学科教材相比较有一个相当显明的特点,那就是时代特色浓厚,堪称“日新月异”绝不为过。政治思想与观点在继承与发扬中,“发扬”显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教材中的观点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联,而时代步伐的节奏处处显示快速的强音。现成教材中的观点与例子由于时空的局限,总是赶不上形势发展的节奏。即使是刚出版的教材,由于最新科学的发现与进展,或者某个新事件的产生,都会迫使教材中的某些观点需要更新与完善。所以教师在备课及教学中应在动态中把握利用教材资源,与时俱进地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
笔者一次正在准备《哲学与生活》中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课时的课。教材中在阐述“认识具有无限性”时,用了一则“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历程”的素材。材料介绍了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到二十世纪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再到二十一世纪更高端的探测的历程。应该说这个例子非常典型也非常有说服力,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一素材也能顺利地备好课。但在阅读完这一则材料后,我马上就想到了就在一个多月前即2007年10月24日下午,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开始了我国现代的探月历程。一个是“探火星”,一个是“探月”,这不是异曲同工吗!而且“探月”的素材不仅典型有说服力,同时还更新鲜更有时代感,并且学生也略知一二。我尝试着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生成性资源,挖掘出新的素材,动态地把握静止的知识体系,果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使我体会到:新教材已经不再只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由师生以教材为依据,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生活过程。新教材具体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发展、整合、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与传统学科教学相比,可供新教材开发、整合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它具有生动形象和开放性的特点,不但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会促进教师对新教材进行新的调整与发挥,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化,能力得到发展 ,对教育、教学、课程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部分教师在备课及教学时却走入了另一误区:忽视传统课程资源——教材资源的利用。表现在备课过程中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搜集各种课外教学资源,如图片、电影、时事资料、实物等;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大量堆积补充材料……。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加重教师自身的负担、压力,而且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笔者认为,全面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教材不是唯一课程资源”为由,否定教材在课程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教材是一种高度浓缩、具有高“含金量”的资源,教材中的每个字以及某种组合都是本领域权威专家慢慢“磨”出来的,教材中的每一个单位空间里都尽可能地容纳和渗透着最大的价值可能。我们要确认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不应该忽视教材本身资源的重要价值。
新编高中政治教材行文通俗,逻辑合理,并设有大量的活生生的材料,可读性很强。在备课时,教师应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上,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注重发挥各部分特有的功能。
政治教材的内容分为正文与辅助文,正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阐述理论知识的宋体字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仿宋体正文两个部分,还有穿插于其中的图片、漫画、数据、表格等辅助教学资源。
在新教材每个框题中都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热点材料,与本框题的各个目题均有一定的知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其作为教学案例贯穿教学过程,一例到底,充分利用。在使用过程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找准材料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基于以上观点的指导,后来在准备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之《美国的两党制》这一课时时,我就改变大量堆积素材的这一做法,而是以教材中“驴象之争”的背景保资料作为新课导入,除了利用课本的漫画、背景介绍,在多媒体课件中我还将“驴象之争”的漫画制作成趣味的flash动画,这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以“驴象之争”为线索,设置了相互联系的三大问题:1.驴象之争,争夺的对象是什么?(是什么)2.它们如何展开激烈的争夺?(怎么办)3.争夺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三个问题能为学生搭建了整个框题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本框知识脉络的清晰把握,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也将有利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新教材中,有大量以文字、图片为背景材料的问题设置、镜头再现,这些材料都贴近生活且富有启发功能,它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搜集资料,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材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应辩证地使用教材教学资源,既要用发展的观点与方法因时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又要承认与尊重教材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现成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与实践
[2]全国第四次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关键词:课程资源 教材教学资源 辩证 与时俱进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大家所关注和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其直接意图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需求和经验等人性化结构。要实现这种意图,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教师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生成性资源,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提出观察、探究、调查、讨论的建议,才能够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政治教材内容与其它学科教材相比较有一个相当显明的特点,那就是时代特色浓厚,堪称“日新月异”绝不为过。政治思想与观点在继承与发扬中,“发扬”显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教材中的观点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联,而时代步伐的节奏处处显示快速的强音。现成教材中的观点与例子由于时空的局限,总是赶不上形势发展的节奏。即使是刚出版的教材,由于最新科学的发现与进展,或者某个新事件的产生,都会迫使教材中的某些观点需要更新与完善。所以教师在备课及教学中应在动态中把握利用教材资源,与时俱进地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
笔者一次正在准备《哲学与生活》中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课时的课。教材中在阐述“认识具有无限性”时,用了一则“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历程”的素材。材料介绍了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到二十世纪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再到二十一世纪更高端的探测的历程。应该说这个例子非常典型也非常有说服力,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一素材也能顺利地备好课。但在阅读完这一则材料后,我马上就想到了就在一个多月前即2007年10月24日下午,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开始了我国现代的探月历程。一个是“探火星”,一个是“探月”,这不是异曲同工吗!而且“探月”的素材不仅典型有说服力,同时还更新鲜更有时代感,并且学生也略知一二。我尝试着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生成性资源,挖掘出新的素材,动态地把握静止的知识体系,果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使我体会到:新教材已经不再只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由师生以教材为依据,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生活过程。新教材具体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发展、整合、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与传统学科教学相比,可供新教材开发、整合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它具有生动形象和开放性的特点,不但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会促进教师对新教材进行新的调整与发挥,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化,能力得到发展 ,对教育、教学、课程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部分教师在备课及教学时却走入了另一误区:忽视传统课程资源——教材资源的利用。表现在备课过程中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搜集各种课外教学资源,如图片、电影、时事资料、实物等;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大量堆积补充材料……。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加重教师自身的负担、压力,而且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笔者认为,全面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教材不是唯一课程资源”为由,否定教材在课程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教材是一种高度浓缩、具有高“含金量”的资源,教材中的每个字以及某种组合都是本领域权威专家慢慢“磨”出来的,教材中的每一个单位空间里都尽可能地容纳和渗透着最大的价值可能。我们要确认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不应该忽视教材本身资源的重要价值。
新编高中政治教材行文通俗,逻辑合理,并设有大量的活生生的材料,可读性很强。在备课时,教师应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上,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注重发挥各部分特有的功能。
政治教材的内容分为正文与辅助文,正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阐述理论知识的宋体字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仿宋体正文两个部分,还有穿插于其中的图片、漫画、数据、表格等辅助教学资源。
在新教材每个框题中都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热点材料,与本框题的各个目题均有一定的知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其作为教学案例贯穿教学过程,一例到底,充分利用。在使用过程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找准材料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基于以上观点的指导,后来在准备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之《美国的两党制》这一课时时,我就改变大量堆积素材的这一做法,而是以教材中“驴象之争”的背景保资料作为新课导入,除了利用课本的漫画、背景介绍,在多媒体课件中我还将“驴象之争”的漫画制作成趣味的flash动画,这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以“驴象之争”为线索,设置了相互联系的三大问题:1.驴象之争,争夺的对象是什么?(是什么)2.它们如何展开激烈的争夺?(怎么办)3.争夺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三个问题能为学生搭建了整个框题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本框知识脉络的清晰把握,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也将有利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新教材中,有大量以文字、图片为背景材料的问题设置、镜头再现,这些材料都贴近生活且富有启发功能,它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搜集资料,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材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应辩证地使用教材教学资源,既要用发展的观点与方法因时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又要承认与尊重教材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现成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与实践
[2]全国第四次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