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认识信念体现出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影响他们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等行为。我们应当认真看清这些明显影响,然后产生这些影响的因素,进而为现代化教育方法探索更好路径。
关键词 认识信念 积极性 成绩 能力
作者简介:郗志豪,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45-02
学生认识信念理论哲学上属于个体认识层面。而个体认识层面长期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个体是怎样认识知识?还有个体如何获取知识?这两个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学生对知识本质认识,知识评价,以及对追求信念与方式构建等。教育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认识信念进行研究时用“认识的信念”区别于“认知论的信念”,避免两者出现认识混淆。Garofalo、Furinghetti等外国学者觉得认识信念属于学生的感情领域,是学生主观意识与感情态度的交集部分,是一种隐性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感情色彩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别,以数学学习为例,有的非常积极,好奇心强烈,而有的却十分消极,认识与学习数学表现出懈怠疲惫状态。其中存在诸多方面影响因素,一直是教育界致力探索的内容,追根溯源,只有将导致学生出现负面认识的因素挖掘出来,才能完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性,达到身心都有利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生认识信念影响学习
教育环境影响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又反作用于教育环境。高中生正处于学习能力非常强的阶段,在周围文化与环境熏陶中往往会形成并发展成意识信念,这样的信念又反过来作用于其学习。许多心理学家与教育者以此为研究焦点,总结高中生认识信念对学习党风影响,具体包括情感动机、参与行为、认识过程以及学习成绩等四个主要方面。
1.认识信念影响高中生情感与动机。认识信念直接影响高中生的感情体验与学习动机,很明显认识信念主要包括两种:有效与无效。有效信念激励学生积极性,坚定他们心中方向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并在这种自主性中感受学习快乐与愉悦,存积内心正能量。Eccles的研究中,就倡导重视人启蒙阶段的学习兴趣,觉得小学开始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信心与情感。其指出在实际当中普遍存在学生兴趣在学期中逐渐流失的现象,学生原本认识观念慢慢地被改变了。如果他们经常感到学习的失败,产生害怕,这样的感情观念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在后期学习中也会引发偏科现象。学习感情信念可能伴随学生一生,积极认知则可以促进他们进行“终身学习”,而消极认知则让他们产生学习焦虑,不愿或者难以发现学习乐趣,导致他们丧失学习动力,或者只是将学习视为一种投资,失去主动学习的信心。
2.认识信念影响高中生学习行为。认识信念是内心意志方面因素,而学习行为则是外在表现。人的客观行为通常受主观能动性的驱使,所以高中生学习的认知信念深深影响其对学习活动的参与行为。一般来讲,有效认知信念对于学生学习行为会产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影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驱动作用。但无效认知信念的危害也比较大,非但会消磨他们学习的耐心,令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变得狭隘,同时让他们受到负面因素影响,坠入消极堕落的境地。高中生现状确实如此,因为学习意志不坚定,心性不稳,容易过早受到社会不良作风侵染,因而走向犯罪或者歧途中。而学习认知信念比较好的人,则往往能够抵御住这些外界因素,正常地发展人生。当然在教学上,也有十分明显的行为分化,有的学生个性独立,自主学习非常强,敢于挑战各种知识难题,而另外一些不愿融入学习合作当中,或者勉强参与教学讨论。
3.认识信念对高中生认识过程的影响。高中新课标开展后,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换而言之就是更加重视学生发现、面对、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人思维上整个认识过程。可见学生认识信念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理解、解决、迁移与选择的决策。因此成熟有效的学习认识信念会指引学生进步,而不成熟无效的认识信念则阻碍学生思想前进。外国许多研究者喜欢以高中数学学习为研究内容,分析学生的理解认识过程。Hiebert 等研究指出,学生的数学信念与数学理解具有微妙的相互影响关系。Schommer 等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影响学生选择学习策略与设置理解数学的标准,从而又间接地影响学业成绩。学生越是抱着封闭孤立的学习心态,在处理学习问题时越难以发生迁移,比如这些学生难以想到数理化知识之间的转移。而另外一些抱着“学习是快速完成的”信念的学生,在处理学习问题时则花费很少时间与精力,能够运用多元化方法与策略去克服问题,而不是在受挫时放弃。
4.认识信念影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其实这个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不难看出,但是学者们都将这视为一种间接的影响,即认知信念是通过学生情感与动机投入、认知过程、行为参与等因素影响学习成绩。事实确实如此,学习成绩只是一种表达,验收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在应试教育中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然而其确实驱使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念。教师经常可以通过认知信念,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预测,这是一种隐性动力。学生数学认识信念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信念就像一只深藏在学生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感体验背后的无形之手,指引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深刻影响数学学习结果。但从研究方法和内容来看还亟待拓展。
二、影响高中生认识信念的因素
现实教育中,成千上万的学生各有自己特点,不可能会出现完全重合的成长与学习情况。可能有些学生状况相似,但是相互之间的微小差异就可能导致认识信念上的差异。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专家们总结了许多可能性因素。
1.性别因素。中国男女高中生的认识信念在总体上有很大差异,就是我们常常看得到的“男理女文”的严重分化。然而在外国男女高中生则没有明显差异,有力驳斥了“女孩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的普遍看法。中国高中生之所以出现明显性别认识信念差异,可能与传统文化有关,文科重德,适合女生安静素养培养,理科重能力,适合培养男生处理问题能力。 2.城乡因素。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讲是学习条件与环境的差异,这个也是非常显著的差异。城市、乡镇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学习方式、知识稳定性上则差异不显著。乡镇学生对于社会性、实用性的知识更加热衷,纵向联系思维比较明显,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而城市学生则更加喜欢科技性,质疑心重。
3.学科因素。学科对高中生认识信念表现出了不同的作用,在教学课堂上,理科课堂上学生积极性明显比文科的高,而且理科的综合维度要比文科高。理科生更认可数学知识的结构,更具有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的品质。文科生勤奋努力的程度与学业成就成正比的认同度更高。
4.年级因素。一来讲,不同年级学生的总体认识信念也是不相同的。高一学生积极性明显高于高二学生,高二学生又高于高三学生,因为在高一、高二学生应试目的并不是很强,学习趣味性比较高,因此自主学习的意愿较高。而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学习主要不是依靠兴趣,因此表现得比较懈怠。这种积极性影响了各个年级学生对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等的选择,知识稳定性也不尽相同。
5.学习成绩因素。考察信念各维度的均值变化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中等生在各维度的均值反而都要比优等生高,信念水平并没有随着考试成绩的升高而升高,后进生的均值较低,但差距很小,学习成绩低的受试群体中不乏高信念值者,而呈现非线性变化。
6.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对高中生认识信念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正是处于感情丰富的年龄段,对于外界情感刺激非常敏感,常常在一举一动之中就能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情感,并且将这种情感带入日常学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也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知识认知。
7.兴趣爱好因素。除知识稳定性之外,总体信念与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维度均与兴趣爱好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三、在认识信念下完善高中教育方法
1.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高中生处于追求个性的成长期,对于世界具有强烈好奇心。实际教学中,随着年级升高,高中生质疑性格也不断明显。教师应当利用这种成长性格特点,利用现在社会科学技术,整合全方位教学资源,使用有效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与身体活动起来,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兴趣,感受不断追求探究的乐趣。高一新生刚开始新生活,心态比较积极;高二学生想法更多,思想丰富,但是学习难度与深度都不断增强,因此在高二之后就更应当引进趣味性教学方法,一方面是传道授业,教育学科性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放松身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开拓学习视野,增强学习动力。
2.灌输法律意识增强高中生自律性。高中生的认知意识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现实性,开始追求实用,又处于学习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因此对于消遣娱乐的控制度难以掌握。课堂上应当开始进行法律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法律意识萌芽。这并不是笼统的政治历史教育,而是应当单一开展法律课堂或者周期性法制活动,不断敲响社会底线的警钟。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高中生生理上表现出明显的早熟特点,但是心理素质需要接受成熟稳定的压力教育,刺激他们提高自律性。教学观念应当有实质性改变,严厉教育并不违背文明教育,应当准确把握中间的尺度,以社会真实案例进行教育指引,强化高中生自律性,做到身心同步发展。
3.整合知识结构增强高中生创新性。学生的信念与现实中的学习行为并不完全一致,随年级升高有越来越少的学生倾向于主动探究、思考数学问题。可能是外界压力导致。如有学生写道:“其实我是很赞同学好数学重在理解而不是搞题海战术的观点,但面对中国式教育我们不搞不得。”这说明题海战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认识与动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独特学习方式是创新基础。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在校学习经验,面对考试升学等外界压力,如何选择学习方式自有一套认识,这套认识可能是内隐的但起实际作用,面对开放题时就直观地表现出来。
4.深化素质教育提升高中生人文性。素质教育不是文科教育的专利,在理科性教育中更可以彰显出来。比如高中生在学习数学与物理知识中,在心理上应当有一种严谨的数据意识与科学的逻辑布置,这些知识折射出来的素质教育比纯属的文字教育更真切。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解决的是知识难题,体会的确是内心素养。尤其是在集体学习中,通过相互合作,在讨论、分析、分配学习任务过程中,他们可以作为谈判者、管理者的角色,肩负起了团队的责任,在对人接物相互沟通上都会有所提高。有效的教学方式,应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李孔文.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国模式——反思“十年课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
[2]程东亚、李俐.教师的知识观对课堂教学影响的个案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13(2).
关键词 认识信念 积极性 成绩 能力
作者简介:郗志豪,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45-02
学生认识信念理论哲学上属于个体认识层面。而个体认识层面长期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个体是怎样认识知识?还有个体如何获取知识?这两个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学生对知识本质认识,知识评价,以及对追求信念与方式构建等。教育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认识信念进行研究时用“认识的信念”区别于“认知论的信念”,避免两者出现认识混淆。Garofalo、Furinghetti等外国学者觉得认识信念属于学生的感情领域,是学生主观意识与感情态度的交集部分,是一种隐性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感情色彩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别,以数学学习为例,有的非常积极,好奇心强烈,而有的却十分消极,认识与学习数学表现出懈怠疲惫状态。其中存在诸多方面影响因素,一直是教育界致力探索的内容,追根溯源,只有将导致学生出现负面认识的因素挖掘出来,才能完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性,达到身心都有利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生认识信念影响学习
教育环境影响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又反作用于教育环境。高中生正处于学习能力非常强的阶段,在周围文化与环境熏陶中往往会形成并发展成意识信念,这样的信念又反过来作用于其学习。许多心理学家与教育者以此为研究焦点,总结高中生认识信念对学习党风影响,具体包括情感动机、参与行为、认识过程以及学习成绩等四个主要方面。
1.认识信念影响高中生情感与动机。认识信念直接影响高中生的感情体验与学习动机,很明显认识信念主要包括两种:有效与无效。有效信念激励学生积极性,坚定他们心中方向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并在这种自主性中感受学习快乐与愉悦,存积内心正能量。Eccles的研究中,就倡导重视人启蒙阶段的学习兴趣,觉得小学开始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信心与情感。其指出在实际当中普遍存在学生兴趣在学期中逐渐流失的现象,学生原本认识观念慢慢地被改变了。如果他们经常感到学习的失败,产生害怕,这样的感情观念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在后期学习中也会引发偏科现象。学习感情信念可能伴随学生一生,积极认知则可以促进他们进行“终身学习”,而消极认知则让他们产生学习焦虑,不愿或者难以发现学习乐趣,导致他们丧失学习动力,或者只是将学习视为一种投资,失去主动学习的信心。
2.认识信念影响高中生学习行为。认识信念是内心意志方面因素,而学习行为则是外在表现。人的客观行为通常受主观能动性的驱使,所以高中生学习的认知信念深深影响其对学习活动的参与行为。一般来讲,有效认知信念对于学生学习行为会产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影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驱动作用。但无效认知信念的危害也比较大,非但会消磨他们学习的耐心,令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变得狭隘,同时让他们受到负面因素影响,坠入消极堕落的境地。高中生现状确实如此,因为学习意志不坚定,心性不稳,容易过早受到社会不良作风侵染,因而走向犯罪或者歧途中。而学习认知信念比较好的人,则往往能够抵御住这些外界因素,正常地发展人生。当然在教学上,也有十分明显的行为分化,有的学生个性独立,自主学习非常强,敢于挑战各种知识难题,而另外一些不愿融入学习合作当中,或者勉强参与教学讨论。
3.认识信念对高中生认识过程的影响。高中新课标开展后,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换而言之就是更加重视学生发现、面对、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人思维上整个认识过程。可见学生认识信念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理解、解决、迁移与选择的决策。因此成熟有效的学习认识信念会指引学生进步,而不成熟无效的认识信念则阻碍学生思想前进。外国许多研究者喜欢以高中数学学习为研究内容,分析学生的理解认识过程。Hiebert 等研究指出,学生的数学信念与数学理解具有微妙的相互影响关系。Schommer 等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影响学生选择学习策略与设置理解数学的标准,从而又间接地影响学业成绩。学生越是抱着封闭孤立的学习心态,在处理学习问题时越难以发生迁移,比如这些学生难以想到数理化知识之间的转移。而另外一些抱着“学习是快速完成的”信念的学生,在处理学习问题时则花费很少时间与精力,能够运用多元化方法与策略去克服问题,而不是在受挫时放弃。
4.认识信念影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其实这个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不难看出,但是学者们都将这视为一种间接的影响,即认知信念是通过学生情感与动机投入、认知过程、行为参与等因素影响学习成绩。事实确实如此,学习成绩只是一种表达,验收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在应试教育中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然而其确实驱使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念。教师经常可以通过认知信念,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预测,这是一种隐性动力。学生数学认识信念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信念就像一只深藏在学生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感体验背后的无形之手,指引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深刻影响数学学习结果。但从研究方法和内容来看还亟待拓展。
二、影响高中生认识信念的因素
现实教育中,成千上万的学生各有自己特点,不可能会出现完全重合的成长与学习情况。可能有些学生状况相似,但是相互之间的微小差异就可能导致认识信念上的差异。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专家们总结了许多可能性因素。
1.性别因素。中国男女高中生的认识信念在总体上有很大差异,就是我们常常看得到的“男理女文”的严重分化。然而在外国男女高中生则没有明显差异,有力驳斥了“女孩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的普遍看法。中国高中生之所以出现明显性别认识信念差异,可能与传统文化有关,文科重德,适合女生安静素养培养,理科重能力,适合培养男生处理问题能力。 2.城乡因素。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讲是学习条件与环境的差异,这个也是非常显著的差异。城市、乡镇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学习方式、知识稳定性上则差异不显著。乡镇学生对于社会性、实用性的知识更加热衷,纵向联系思维比较明显,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而城市学生则更加喜欢科技性,质疑心重。
3.学科因素。学科对高中生认识信念表现出了不同的作用,在教学课堂上,理科课堂上学生积极性明显比文科的高,而且理科的综合维度要比文科高。理科生更认可数学知识的结构,更具有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的品质。文科生勤奋努力的程度与学业成就成正比的认同度更高。
4.年级因素。一来讲,不同年级学生的总体认识信念也是不相同的。高一学生积极性明显高于高二学生,高二学生又高于高三学生,因为在高一、高二学生应试目的并不是很强,学习趣味性比较高,因此自主学习的意愿较高。而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学习主要不是依靠兴趣,因此表现得比较懈怠。这种积极性影响了各个年级学生对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等的选择,知识稳定性也不尽相同。
5.学习成绩因素。考察信念各维度的均值变化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中等生在各维度的均值反而都要比优等生高,信念水平并没有随着考试成绩的升高而升高,后进生的均值较低,但差距很小,学习成绩低的受试群体中不乏高信念值者,而呈现非线性变化。
6.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对高中生认识信念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正是处于感情丰富的年龄段,对于外界情感刺激非常敏感,常常在一举一动之中就能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情感,并且将这种情感带入日常学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也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知识认知。
7.兴趣爱好因素。除知识稳定性之外,总体信念与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维度均与兴趣爱好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三、在认识信念下完善高中教育方法
1.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高中生处于追求个性的成长期,对于世界具有强烈好奇心。实际教学中,随着年级升高,高中生质疑性格也不断明显。教师应当利用这种成长性格特点,利用现在社会科学技术,整合全方位教学资源,使用有效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与身体活动起来,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兴趣,感受不断追求探究的乐趣。高一新生刚开始新生活,心态比较积极;高二学生想法更多,思想丰富,但是学习难度与深度都不断增强,因此在高二之后就更应当引进趣味性教学方法,一方面是传道授业,教育学科性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放松身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开拓学习视野,增强学习动力。
2.灌输法律意识增强高中生自律性。高中生的认知意识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现实性,开始追求实用,又处于学习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因此对于消遣娱乐的控制度难以掌握。课堂上应当开始进行法律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法律意识萌芽。这并不是笼统的政治历史教育,而是应当单一开展法律课堂或者周期性法制活动,不断敲响社会底线的警钟。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高中生生理上表现出明显的早熟特点,但是心理素质需要接受成熟稳定的压力教育,刺激他们提高自律性。教学观念应当有实质性改变,严厉教育并不违背文明教育,应当准确把握中间的尺度,以社会真实案例进行教育指引,强化高中生自律性,做到身心同步发展。
3.整合知识结构增强高中生创新性。学生的信念与现实中的学习行为并不完全一致,随年级升高有越来越少的学生倾向于主动探究、思考数学问题。可能是外界压力导致。如有学生写道:“其实我是很赞同学好数学重在理解而不是搞题海战术的观点,但面对中国式教育我们不搞不得。”这说明题海战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认识与动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独特学习方式是创新基础。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在校学习经验,面对考试升学等外界压力,如何选择学习方式自有一套认识,这套认识可能是内隐的但起实际作用,面对开放题时就直观地表现出来。
4.深化素质教育提升高中生人文性。素质教育不是文科教育的专利,在理科性教育中更可以彰显出来。比如高中生在学习数学与物理知识中,在心理上应当有一种严谨的数据意识与科学的逻辑布置,这些知识折射出来的素质教育比纯属的文字教育更真切。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解决的是知识难题,体会的确是内心素养。尤其是在集体学习中,通过相互合作,在讨论、分析、分配学习任务过程中,他们可以作为谈判者、管理者的角色,肩负起了团队的责任,在对人接物相互沟通上都会有所提高。有效的教学方式,应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李孔文.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国模式——反思“十年课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
[2]程东亚、李俐.教师的知识观对课堂教学影响的个案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