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衢州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南孔圣地、东南阙里”美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当前,衢州在国家历史名城的光环下又焕发出新的优势,在2018年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中,衢州市名列第四。
在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衢州市提炼出‘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区域总品牌,并把城市品牌打造和文明城市创建打通,与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打通,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探索实践中,作为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行试点市,衢州市全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着力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形成了由市级延伸至村级的便民办事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无证明办理之城”“掌上办事之城”,为浙江省“放管服”改革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衢州经验。
近期,《财经界》记者一行深入衢州市就其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采访。
从“一窗受理”向“无差别全科受理”迈进
上午九点,位于衢州市行政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办事群众井然有序。在一楼大厅的市人大代表联络点内,办事群众正在向值班代表提出有关意见建议,据了解,衢州市将市人大代表已排班值班的形式,敞开大门,倾听群众意见。行政服务大厅内,无差别受理、社保、税务、不动产、公安等办事窗口整齐排列,一目了然,办事群众可快速找到自己对应的办事窗口进行业务办理。
在行政服务大厅一楼,记者见到了前来办理开办企业手续的张先生,他向记者表示:“当前,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直线提升,真正实现了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有时甚至一次不用跑,在家上网就能办,我们对衢州未来的营商环境更有信心了。”
“一窗受理、一套标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是衢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为了实现企业、群众“办一件事、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真正从“一窗受理”向“无差别全科受理”迈进,衢州市强化部门联动,组建工作专班,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更具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诚信开放的投资环境、公正依法的市场环境、平安清朗的社会环境。
按照“整体政府”理念,衢州市部门联动,市县联动,以问题为牵引,刀刃向内,打破制约营商环境的坛坛罐罐,整体协同,按照“攻坚专班化、任务清单化、督查定期化”,强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抽调原行政服务中心、经信委、信访局等部门人员组建市营商环境专班,主要负责营商环境建设的牵头抓总、政策制定、组织推动,统筹协同推进营商建设。
营商专班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秉持着以工作人员的辛苦程度换取群众的满意,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是衢州市实战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建立任务清单机制,分别出台了五年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重点,按照对标提升、标准固化、优化冲刺三个步骤,2018年底建成“无证明办事之城”和“掌上办事之城”,所有营商环境指标高于国内中等水平,部分指标实现国内一流;到2020年底,营商环境指标综合评价跻身全国同类城市一流水平;到2022年底,全面建成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将营商环境建设30类113项攻坚任务清单化,今年将继续推行任务清单化,明确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间节点,联动推进任务清单限期完成。
衢州市还建立了交办督办机制,强化营商环境咨询投诉交办督办机制,简单问题即时办、一般问题尽快办,复杂问题“会诊”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发挥大督考工作体系作用,定期不定期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交办督办,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及时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同时开展营商环境大数据分析,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汇总分析,梳理营商环境的短板,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支撑。
从市区到乡镇的联动服务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营商环境更有提升的迫切需求。从衢江区的“网格约办”制度到廿里镇的“无差别受理”改革,再到球川鎮黄泥畈村的“农民诚信体系建设”,衢州市各级政府部门联动,已形成了由市级延伸至村级的便民办事服务模式。
衢江区着力推进“网格约办”制度升级,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零跑腿”。2018年3月以来,衢江区立足实际,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导向,改革与基层“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建设成果深入融合,打造具有衢江特色的“网格约办”制度。对原有组织架构框架进行再扩容,将公安、社保、民政、电力等138项群众办事高频事项纳入部门业务子模块。依托“钉钉”审批功能与网格代办,利用“钉格通”移动办事平台,村级网格代办员一键申报,乡镇和部门审批人员即可实现群众办事事项实时受理、实时审批、数据实时共享,形成一个多部门、多层级的虚拟移动办事大厅,所有群众办事高频事项“一网覆盖,一钉通办”,实现“办证审批线上下单,接单办结线下送证”。
在衢江区行政服务办事大厅记者看到,新引入的13台自助终端,可以实时办理社保、不动产、税务、公安、公积金等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部分乡镇可以通过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自助打印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打破事项办理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4月,中心办事大厅增设人脸核验智能终端设备—可信身份认证专用机,区行政服务中心1091个事项,凡涉及需要身份证的事项,群众均可通过现场刷脸进行认证,解决了群众出门办事忘带有效身份证件来回跑的烦恼。
“无差别受理”改革在衢江区廿里镇开花结果。作为衢江区“无差别受理”改革试点乡镇,廿里镇打破条线作业,取消窗口业务分类,设立“无差别受理”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从而推动受办分离,提高办事效率。通过组建网格代办员队伍,增设“廿里在线”网上办事功能,开通“钉格通”等系列探索实践,有效推进办事“零上门”,已实现138个事项“无差别受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差别受理”试点工作开始后,廿里镇将原本9个窗口整合成三个综合受理窗口,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切实施行受办分离。2018年5月底在衢州市率先完成乡镇一级办事大厅整体改造提升,并按照市、区行政服务中心模式完成事项全进驻和全面推行“无差别受理”。同时,按照5S标准优化规范管理,优化办事大厅设置,积极营造舒适温馨、便利高效的办事环境。
另外,常山县球川镇聚焦让企业“暖心”,打造最优质服务品质,拿出“让人无法拒绝”的服务态度。实行“一名主要领导、一名班子成员、一名专班干部”式主动上门对接、主动跟踪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服务员”。全面改造升级镇便民服务中心,科学设置办事区、填单区、查询区、休息区“四大板块”,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内循环办事模式,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球川镇以“衢州有礼”为导向,结合“信德过”城市和“良善球川”品牌打造,创新“千分制”农民诚信体系建设,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纳入考核内容,考评结果与信用贷款、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直接挂钩。
在球川镇黄泥畈村,记者在村头的大屏幕上看到了该村诚信体系红黑榜。据了解,每月按照评分标准将先进和落后村民名单公布,起到褒奖先进、激励落后的作用。切实提高了百姓的文明素质,营造人人有礼的社会氛围,为企业营造和谐稳定、温暖人心的营商环境。
着力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直观感受。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钴新材料深加工以及钴、铜、镍有色金属采、选、冶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徐伟向记者介绍:“从一开始公司选址时,我们就考察了20多个城市,最后决定落户衢州。刚开始本想落户在沿海城市,但衢州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我们。从2012年进驻到2014年投产只用了两年时间,像我们这样体量的公司,建设速度实属罕见,这完全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办事服务和配套政策。”
谈及对衢州市营商环境的感受,徐伟说,特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速度快,资源整合好,带来了很多实际成果。比如税务、社保申报等业务,以前需要来回跑,现在可以网上办。另外,把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允许项目先开工,对于企业的进展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企业建设项目进度。特别是在完成办事后,相关部门还会定期电话回访。相比以前明显感觉到办事服务态度好,流程设置简单、明了。
在浙江夏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完成厂区建设收尾工作。这是一家德国全资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董虎向记者介绍:“公司是2018年5月份进驻,从谈项目到公司落地,我们真正享受了政府部门给我们提供的全程服务,如果要用四个字表述的话,那就是‘非常满意’。”他还向记者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当前,公司即将进入投产阶段,但是在最后的消防验收时,正好赶上消防和住建部门相关职能的改革。本来想着投产时间可能要因此搁浅,将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但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后认为,职能改革不能影响企业办事,相关事项要按时办结。谈及此,董虎拿出手机告诉记者:“就在刚刚办事部门工作人员给我发来短信‘验收合格,审批手续已办好,下午顺便给你送去’。”
走訪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服务”。对于企业而言,衢州市真正做到了“保姆式”服务、“店小二”意识,在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上下足了功夫,积极推进企业登记注销便利化改革。
具体举措包括,再造优化商事登记流程,推行企业开办“110”计划,即“一件事”、“一次办结”、“零成本”,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1日办结;开发建设市场准入“证照联办”系统,已实现外贸企业“13证联办”、企业注册登记与后置审批11个事项“证照联办”。深入推进“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工位号注册、集群注册等“降门槛”举措,试行住所申报承诺制。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不论适用一般注销程序或简易注销程序的,均当场核发准予注销登记决定书,下一步,将推进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结。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
很多投资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都希望审批中能够缩短时效、少跑腿。衢州市首创推出“多审合一”、“测验合一”和施工许可电子化改革,实现一般性投资项目审批60-90天办结。
据介绍,实施“多审合一”,即施工图审查全流程电子图审、综合性一次图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业主从跑4个部门3个中介10多次变为1次都不用跑,一般项目图审时间从2-3个月缩短到10-15天;实施“测验合一”,推出以“一套标准验到底、一个机构干到底、一套系统办到底、一套数据用到底”为主要内容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新模式,综合验收总时长由3个月压缩到1个月;实施施工许可电子化改革,通过流程优化和共享资料、电子证照运用,申请材料由34项减至2项,审批时间由平均17.5天变为当天即办。
不动产登记便民化改革,也是衢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探索,多项举措领跑全国。聚焦不动产登记痛点、堵点,衢州市构建了“联合办”、“延伸办”、“提速办”、“就近办”、“一证办”、“网上办”的“最多跑一次”体系。2017年3月,衢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办理、信息互通共享、统一窗口出件、证书快递送达”集成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创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联动办理,各部门按照联动办理的工作要求,完成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畅通了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2018年3月,衢州市创新“一窗受理、受办分离、全市通办”的“地域无差别”模式,通过上线“全市通办”系统模块,构建市、县两级登记、税务、住建信息横向和纵向共享交换体系,通过异地受理、数据代跑、协同联动,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2018年5月,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实现了房屋交易、纳税、登记“一证通办”。通过上线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打通与省、市数据共享平台接口,实现交易、纳税、登记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证照实时共享和交互;2019年3月,开发线上“一窗平台”,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申请,远程审核、线上缴款、预约面签、即时领证”新模式。 衢州市通过打破业务瓶颈,减少审批环节等举措,实现了不动产登记“30分钟办结”,大大节约了企业和群众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获得电力是世界银行评估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主要针对低压企业开展评估。衢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通过数据共享、优化流程,开展在线审批、联合审批、“多审合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低压企业获得电力全流程“一件事”25个工作日办结,其中在方案设计阶段减少事前审查,行政审批阶段全面优化流程,工程施工阶段强化进度管控,装表送电阶段推行“验装送”一体化。同时,还通过减免费用、延伸投资等多种措施降低用户电力接入成本。
相关负责人表示,衢州市依据营商环境试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获得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为大力推进办事便利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致力成为省数字化转型先行区
数字时代,服务亟需技术升级。衢州市深谙此道,以实施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应用示范工程试点为抓手,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率先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城市,成为浙江省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具体实施路径上,衢州市首先积极构建一体融合“大平台”,实现“一窗办、异地办”。相关负责人说,“一窗受理云平台”的开发应用,为衢州市实施和浙江省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供了强力支撑,更为“无差别全科受理”奠定了基础。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市本级968项事项已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纳入“一窗受理云平台”办理,占进驻中心总事项的72.5%。通过全市域共用一个平台,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已率先实现“全市通办”;港航业务已在试行“全市通办”;“警医邮”三方合作,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到任何邮政营业厅即可办理。同时,通过“一窗受理云平台”向基层延伸应用,乡镇受理、市(或县)审批也成为了现实。
其次,在共享共用“大数据”方面,衢州市依托浙江省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常用的人口信息、婚姻信息等200余类共享信息已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实现公积金、国土、公安等部门226个民生事项和172个涉企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开发衢州市可信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已归集403类证照和批文,生成55万余本电子证照、批文和证明。特别是与投资项目相关的 33类电子批文启用入库,有力促进了全市域实现投资项目“四个百分之百”。2018年4月17日,衢州市成为全国首批“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试点城市,从而在公积金业务这一试点领域真正实现了“无证明”办理。
此外,衢州市还全面触达“大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衢州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網上办理或预审。同时着力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移动端应用,建设“掌上办事之城”,已实现住建局、卫计委、公安局等部门596个事项“掌上办理”。推进智慧大厅改造升级,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了6类15台自助设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天候、智能化、自助式的政务服务。
在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衢州市提炼出‘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区域总品牌,并把城市品牌打造和文明城市创建打通,与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打通,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探索实践中,作为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行试点市,衢州市全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着力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形成了由市级延伸至村级的便民办事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无证明办理之城”“掌上办事之城”,为浙江省“放管服”改革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衢州经验。
近期,《财经界》记者一行深入衢州市就其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采访。
从“一窗受理”向“无差别全科受理”迈进
上午九点,位于衢州市行政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办事群众井然有序。在一楼大厅的市人大代表联络点内,办事群众正在向值班代表提出有关意见建议,据了解,衢州市将市人大代表已排班值班的形式,敞开大门,倾听群众意见。行政服务大厅内,无差别受理、社保、税务、不动产、公安等办事窗口整齐排列,一目了然,办事群众可快速找到自己对应的办事窗口进行业务办理。
在行政服务大厅一楼,记者见到了前来办理开办企业手续的张先生,他向记者表示:“当前,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直线提升,真正实现了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有时甚至一次不用跑,在家上网就能办,我们对衢州未来的营商环境更有信心了。”
“一窗受理、一套标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是衢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为了实现企业、群众“办一件事、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真正从“一窗受理”向“无差别全科受理”迈进,衢州市强化部门联动,组建工作专班,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更具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诚信开放的投资环境、公正依法的市场环境、平安清朗的社会环境。
按照“整体政府”理念,衢州市部门联动,市县联动,以问题为牵引,刀刃向内,打破制约营商环境的坛坛罐罐,整体协同,按照“攻坚专班化、任务清单化、督查定期化”,强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抽调原行政服务中心、经信委、信访局等部门人员组建市营商环境专班,主要负责营商环境建设的牵头抓总、政策制定、组织推动,统筹协同推进营商建设。
营商专班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秉持着以工作人员的辛苦程度换取群众的满意,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是衢州市实战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建立任务清单机制,分别出台了五年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重点,按照对标提升、标准固化、优化冲刺三个步骤,2018年底建成“无证明办事之城”和“掌上办事之城”,所有营商环境指标高于国内中等水平,部分指标实现国内一流;到2020年底,营商环境指标综合评价跻身全国同类城市一流水平;到2022年底,全面建成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将营商环境建设30类113项攻坚任务清单化,今年将继续推行任务清单化,明确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间节点,联动推进任务清单限期完成。
衢州市还建立了交办督办机制,强化营商环境咨询投诉交办督办机制,简单问题即时办、一般问题尽快办,复杂问题“会诊”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发挥大督考工作体系作用,定期不定期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交办督办,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及时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同时开展营商环境大数据分析,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汇总分析,梳理营商环境的短板,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支撑。
从市区到乡镇的联动服务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营商环境更有提升的迫切需求。从衢江区的“网格约办”制度到廿里镇的“无差别受理”改革,再到球川鎮黄泥畈村的“农民诚信体系建设”,衢州市各级政府部门联动,已形成了由市级延伸至村级的便民办事服务模式。
衢江区着力推进“网格约办”制度升级,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零跑腿”。2018年3月以来,衢江区立足实际,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导向,改革与基层“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建设成果深入融合,打造具有衢江特色的“网格约办”制度。对原有组织架构框架进行再扩容,将公安、社保、民政、电力等138项群众办事高频事项纳入部门业务子模块。依托“钉钉”审批功能与网格代办,利用“钉格通”移动办事平台,村级网格代办员一键申报,乡镇和部门审批人员即可实现群众办事事项实时受理、实时审批、数据实时共享,形成一个多部门、多层级的虚拟移动办事大厅,所有群众办事高频事项“一网覆盖,一钉通办”,实现“办证审批线上下单,接单办结线下送证”。
在衢江区行政服务办事大厅记者看到,新引入的13台自助终端,可以实时办理社保、不动产、税务、公安、公积金等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部分乡镇可以通过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自助打印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打破事项办理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4月,中心办事大厅增设人脸核验智能终端设备—可信身份认证专用机,区行政服务中心1091个事项,凡涉及需要身份证的事项,群众均可通过现场刷脸进行认证,解决了群众出门办事忘带有效身份证件来回跑的烦恼。
“无差别受理”改革在衢江区廿里镇开花结果。作为衢江区“无差别受理”改革试点乡镇,廿里镇打破条线作业,取消窗口业务分类,设立“无差别受理”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从而推动受办分离,提高办事效率。通过组建网格代办员队伍,增设“廿里在线”网上办事功能,开通“钉格通”等系列探索实践,有效推进办事“零上门”,已实现138个事项“无差别受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差别受理”试点工作开始后,廿里镇将原本9个窗口整合成三个综合受理窗口,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切实施行受办分离。2018年5月底在衢州市率先完成乡镇一级办事大厅整体改造提升,并按照市、区行政服务中心模式完成事项全进驻和全面推行“无差别受理”。同时,按照5S标准优化规范管理,优化办事大厅设置,积极营造舒适温馨、便利高效的办事环境。
另外,常山县球川镇聚焦让企业“暖心”,打造最优质服务品质,拿出“让人无法拒绝”的服务态度。实行“一名主要领导、一名班子成员、一名专班干部”式主动上门对接、主动跟踪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服务员”。全面改造升级镇便民服务中心,科学设置办事区、填单区、查询区、休息区“四大板块”,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内循环办事模式,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球川镇以“衢州有礼”为导向,结合“信德过”城市和“良善球川”品牌打造,创新“千分制”农民诚信体系建设,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纳入考核内容,考评结果与信用贷款、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直接挂钩。
在球川镇黄泥畈村,记者在村头的大屏幕上看到了该村诚信体系红黑榜。据了解,每月按照评分标准将先进和落后村民名单公布,起到褒奖先进、激励落后的作用。切实提高了百姓的文明素质,营造人人有礼的社会氛围,为企业营造和谐稳定、温暖人心的营商环境。
着力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直观感受。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钴新材料深加工以及钴、铜、镍有色金属采、选、冶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徐伟向记者介绍:“从一开始公司选址时,我们就考察了20多个城市,最后决定落户衢州。刚开始本想落户在沿海城市,但衢州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我们。从2012年进驻到2014年投产只用了两年时间,像我们这样体量的公司,建设速度实属罕见,这完全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办事服务和配套政策。”
谈及对衢州市营商环境的感受,徐伟说,特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速度快,资源整合好,带来了很多实际成果。比如税务、社保申报等业务,以前需要来回跑,现在可以网上办。另外,把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允许项目先开工,对于企业的进展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企业建设项目进度。特别是在完成办事后,相关部门还会定期电话回访。相比以前明显感觉到办事服务态度好,流程设置简单、明了。
在浙江夏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完成厂区建设收尾工作。这是一家德国全资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董虎向记者介绍:“公司是2018年5月份进驻,从谈项目到公司落地,我们真正享受了政府部门给我们提供的全程服务,如果要用四个字表述的话,那就是‘非常满意’。”他还向记者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当前,公司即将进入投产阶段,但是在最后的消防验收时,正好赶上消防和住建部门相关职能的改革。本来想着投产时间可能要因此搁浅,将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但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后认为,职能改革不能影响企业办事,相关事项要按时办结。谈及此,董虎拿出手机告诉记者:“就在刚刚办事部门工作人员给我发来短信‘验收合格,审批手续已办好,下午顺便给你送去’。”
走訪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服务”。对于企业而言,衢州市真正做到了“保姆式”服务、“店小二”意识,在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上下足了功夫,积极推进企业登记注销便利化改革。
具体举措包括,再造优化商事登记流程,推行企业开办“110”计划,即“一件事”、“一次办结”、“零成本”,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1日办结;开发建设市场准入“证照联办”系统,已实现外贸企业“13证联办”、企业注册登记与后置审批11个事项“证照联办”。深入推进“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工位号注册、集群注册等“降门槛”举措,试行住所申报承诺制。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不论适用一般注销程序或简易注销程序的,均当场核发准予注销登记决定书,下一步,将推进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结。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
很多投资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都希望审批中能够缩短时效、少跑腿。衢州市首创推出“多审合一”、“测验合一”和施工许可电子化改革,实现一般性投资项目审批60-90天办结。
据介绍,实施“多审合一”,即施工图审查全流程电子图审、综合性一次图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业主从跑4个部门3个中介10多次变为1次都不用跑,一般项目图审时间从2-3个月缩短到10-15天;实施“测验合一”,推出以“一套标准验到底、一个机构干到底、一套系统办到底、一套数据用到底”为主要内容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新模式,综合验收总时长由3个月压缩到1个月;实施施工许可电子化改革,通过流程优化和共享资料、电子证照运用,申请材料由34项减至2项,审批时间由平均17.5天变为当天即办。
不动产登记便民化改革,也是衢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探索,多项举措领跑全国。聚焦不动产登记痛点、堵点,衢州市构建了“联合办”、“延伸办”、“提速办”、“就近办”、“一证办”、“网上办”的“最多跑一次”体系。2017年3月,衢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办理、信息互通共享、统一窗口出件、证书快递送达”集成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创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联动办理,各部门按照联动办理的工作要求,完成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畅通了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2018年3月,衢州市创新“一窗受理、受办分离、全市通办”的“地域无差别”模式,通过上线“全市通办”系统模块,构建市、县两级登记、税务、住建信息横向和纵向共享交换体系,通过异地受理、数据代跑、协同联动,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2018年5月,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实现了房屋交易、纳税、登记“一证通办”。通过上线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打通与省、市数据共享平台接口,实现交易、纳税、登记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证照实时共享和交互;2019年3月,开发线上“一窗平台”,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申请,远程审核、线上缴款、预约面签、即时领证”新模式。 衢州市通过打破业务瓶颈,减少审批环节等举措,实现了不动产登记“30分钟办结”,大大节约了企业和群众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获得电力是世界银行评估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主要针对低压企业开展评估。衢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通过数据共享、优化流程,开展在线审批、联合审批、“多审合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低压企业获得电力全流程“一件事”25个工作日办结,其中在方案设计阶段减少事前审查,行政审批阶段全面优化流程,工程施工阶段强化进度管控,装表送电阶段推行“验装送”一体化。同时,还通过减免费用、延伸投资等多种措施降低用户电力接入成本。
相关负责人表示,衢州市依据营商环境试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获得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为大力推进办事便利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致力成为省数字化转型先行区
数字时代,服务亟需技术升级。衢州市深谙此道,以实施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应用示范工程试点为抓手,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率先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城市,成为浙江省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具体实施路径上,衢州市首先积极构建一体融合“大平台”,实现“一窗办、异地办”。相关负责人说,“一窗受理云平台”的开发应用,为衢州市实施和浙江省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供了强力支撑,更为“无差别全科受理”奠定了基础。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市本级968项事项已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纳入“一窗受理云平台”办理,占进驻中心总事项的72.5%。通过全市域共用一个平台,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已率先实现“全市通办”;港航业务已在试行“全市通办”;“警医邮”三方合作,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到任何邮政营业厅即可办理。同时,通过“一窗受理云平台”向基层延伸应用,乡镇受理、市(或县)审批也成为了现实。
其次,在共享共用“大数据”方面,衢州市依托浙江省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常用的人口信息、婚姻信息等200余类共享信息已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实现公积金、国土、公安等部门226个民生事项和172个涉企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开发衢州市可信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已归集403类证照和批文,生成55万余本电子证照、批文和证明。特别是与投资项目相关的 33类电子批文启用入库,有力促进了全市域实现投资项目“四个百分之百”。2018年4月17日,衢州市成为全国首批“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试点城市,从而在公积金业务这一试点领域真正实现了“无证明”办理。
此外,衢州市还全面触达“大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衢州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網上办理或预审。同时着力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移动端应用,建设“掌上办事之城”,已实现住建局、卫计委、公安局等部门596个事项“掌上办理”。推进智慧大厅改造升级,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了6类15台自助设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天候、智能化、自助式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