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引导
  
  在课改教材的编排上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中很多“思考与讨论”环节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评比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讨论得出,这样学生经历了这个自主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更加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掌握,而在学生的完成过程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的引导能够保证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考虑以下方面: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②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④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供知识获得的科学途径和策略,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⑤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经验,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⑥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师生之间多次质疑、交流、评价,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对于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发新的有效问题进行及时的再组织利用。
  
  2情感互动的转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寻找切入点
  
  课堂教学一般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活动,其过程就是探索研究的过程。因此,提出问题时应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更重要的是应该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认知特点,合理地设置问题的切入点,而不能让学生摸不着边际,无从下手,以至于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影响。如教学直线方程的应用时提出的问题;已知直线L过P(3,2)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12,试判断直线L的条数并求出相应直线L的方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方程的特殊情境下,学生对此问蘧不会感到陌生,教师此时引导学生从直观中画直线切入,产生悬念,形成不同的看法,再鼓励学生设法去寻找验证猜测结果的方案,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又如可利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题作背景,激发学生求解的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困难,并及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3评价方式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适当的鼓励和恰当的教学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它可以促进和激发学生,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强化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题思路和方法,运用了哪些解题技巧,也可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作业本上对于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整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技巧,以专栏的形式展示给同学,大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加加强学生学习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手段的转变——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怎样在课前导入时带领学生进入到预先设定好的情景当中,也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信息发展的今天,学生不再喜欢像从前一样被禁锢在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之中,他们可以选择更有效、更感兴趣的方式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便捷的表现手段导入视频或图片,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以直观的表现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求知欲与学习兴趣。由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较为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过去的教学模式仅仅是老师主动的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不仅乏味,而且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整堂课的气氛十分沉闷、无趣。然而,在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加强了课堂有实效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瞬时记忆通过这种刺激方式逐步转化为长时记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尝试与探索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旨在论证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衔接的可行性,为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养方案提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清晰明确,规范严格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笔者自幼热爱朗读,也长期将朗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之中,深深感受到朗读的巨大作用,虽不能说朗读万能,然而它那潜移默化的威力真是“妙不可言”。然而,因为目前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朗读教学得不到重视,且问题多多: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课堂朗读的参与面窄;朗读
高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任,而且体现着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由于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发展结果。如何在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从而解决数学教学中差生这一老大难问题是摆在我们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1困难剖析中帮助差生确立目标    
在高中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创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定义中的经验主要是指学生与教师所体验到的参与者知识、形成的能力和个性特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再创性。在高中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式
众所周知,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我们要在重视为学生奠定坚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事实上,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们教师的重要共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值得我们探究。    1教师创新意识凸显过程中主体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关注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笔者根据多年初中学数学的实践,认为:适时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习惯,避免学生做大量的重复练习,不但不影响学习成绩,还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注重上好数学活动课    数
我们常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爱不爱上语文课,主要是看主导的功夫深不深,不能怨学生。其实,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也并不难,关键是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过硬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的,如学科专业知识的素养、教研科研的能力。我这里所说的是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素养。时代要求语文老师博学多闻,即使不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最起码对与语言和文学相关的内
1正视学生解题的错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因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虽片面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甚而弄不清错误的缘由。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这
干热风在内蒙古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巴盟、土默川及乌盟前山一带在7月上旬发生,其它地区则发生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今年春季,多数地区干旱无雨,有的地方水源
为了认真作好烤烟良种工作,尽快改变我省烤烟品种多、杂、乱的局面,根据《全国烤烟良种工作试行方案》的要求,1979年3、4月间,省农业厅、省供销社组织省、地、县有关部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