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能拓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更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动态。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时代传播方式的隐匿性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出现诸如过度沉溺在微时代虚拟交往中和不加甄别地接受网络信息等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微时代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充分利用微时代平台的自身优势,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微时代网络责任感教育,完善网络系统法律法规,以此来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让微时代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和服务。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19-02
社会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我们的生活及交友方式已经不同于过去几千年的传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流行标志着微时代已经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前沿群体,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微时代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当代青年人的社会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既存在有利的方面也存在不利的方面。因而,我们对此现象要理性分析并合理引导,发挥有利的一面规避不良的影响,使大学生表达社会责任的途径更有效,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提供更新更便捷的途径。
一、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现状
以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崛起,使得大学生进入了微时代。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仅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不仅可以掌握社会各阶层的最新消息,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这样的平台抒发自己的情感,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遗憾,例如猴年最火的新闻莫过于全国网友集体呼吁“猴哥”六小龄童上春晚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一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声讨春晚导演,事情愈演愈烈,最后整个事件轰动全国。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南京虐童案”、上海地铁“鸡爪女”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事件的背后,全国网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确定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杆秤,人们都坚信正义的力量,正是有微时代这样良好的平台才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微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1)微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信息传播方式更为便捷,信息来源和接收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大学生可以更为便捷地使用手机或电脑这些传播媒介来获得国内外最新的消息动态。(2)微时代的快速崛起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更方便地拓宽自己的人脉网络,这有益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此外微时代可以进一步增强那些不善言辞、较为内向学生的人际交往自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3)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有目的性和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类学习资料,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脱离了对老师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
微时代的到来除了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实用性和便利之外,因其传播方式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也使得大学生出现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等现象。首先,大学生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信息的准确判断能力和意识,就更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信息的冲击和影响,这无疑有损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可以导致认知偏差、价值观定位错误等不良后果。其次,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社交,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因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足,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微博和微信的动态中,由于他们过度地依赖微博和微信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课外活动失去兴趣,极其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再次,大学生更易于深陷在微时代虚拟的交往中,从而忽视现实世界必要的人际交往,最终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些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过分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导致一些学生迷失自我,对身边的同学漠不关心,产生自我封闭、迷茫、恐惧等心理状态。
二、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意志力及信息甄别能力较弱
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时,往往缺乏主体自觉,忽略了作为自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以及职业素养、道德自律与政治意识。大学生群体身上体现的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热衷跟风炒作、散布虚假信息等特征尤其明显。作为自媒体生力军的大学生其自媒体主体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但极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媒体人;二是极度缺失作为媒体人的道德自律和职业素养品质;三是缺乏理性的评价标准和分析能力;四是缺乏正确的网络责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基于其社会经验不足、心理不成熟的本性特点会导致他们道德意志力较弱、道德甄别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就不易经受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诱惑。此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虽然获取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而就很难抵制复杂多变的网络文化环境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故此大学生就会在网络环境中出现在言论上不负责任的不良表现。
(二)传统德育教育工作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步伐
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在自媒体时代跟传统媒体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作为把关人对网络发布信息的过滤和筛选,这无疑会造成不良信息传播泛滥,这里面也充斥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低俗的图片和视频,因此会导致网络环境下传统德育教育功能的弱化,故而进一步导致当代大学生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培養、人格素养的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弱化。由于学校的沟通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产生道德行为失去有效的控制、引导和约束的行为不规范,最终导致大学生伦理价值观扭曲。由于网络失德现状的出现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极端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和迷惑,因此会造成大学生准确辨别信息能力进一步削弱。虚拟世界的开放化和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体,这无疑使得主流媒体的教育效果和受教育者的权威价值观被进一步弱化。 (三)良莠不齐的微时代信息影响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在频繁接触不良思想和言论后,容易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一些商业网站为了增加客户量,使用各种低下手段来吸引大学生眼球,其中包括色情图片、广告、視频,以及极具挑逗诱惑性的网络聊天室。除此之外,网络时代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网络游戏,大学生往往会沉溺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这不仅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还会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畸形发展。
三、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机制
(一)大学生应充分担当起“媒体人”的重任
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中发布任何消息都要履行好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职责,大学生应该明确作为“媒体人”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做到真实报道、不颠倒是非、价值中立、不恶意伤人、抑恶扬善,传播正能量。大学生对自己发布的消息一定要谨言慎行,充分考虑到发布的消息是否会危及他人的利益,要杜绝传播有害信息。此外大学生一定要认清自媒体的特殊性,参与其中的人不仅是各种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传播的主体。因此大学生在发布各种消息时务必要承担起作为主体应该承担的网络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微时代主体意识的培养和网络责任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法规、安全与健康教育,以此来强化巩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脱离不了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三者之间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借助于传统德育教育的衬托,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念。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成熟、甄别事物能力薄弱阶段,就要着重对大学生思考探索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一支不但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精通网络德育的师资力量,才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微时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三)强化社会角色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微时代网络责任感教育工作
重点突出在当今网络舆论管控不力的条件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提升自我道德素养,积极倡导大学生担当起作为媒体人的重任,在多元信息时代下进行有选择和有针对性的理性思考,提高自我对微时代下不良信息的防御功能。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根据,它对增进大学生思想品质教育和提升大学生责任感认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还可以增长见识,磨炼意志。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大力号召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大学生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够增加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网络责任意识。
(四)完善网络系统法律法规,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
我国应确保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及时迅速适应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着的实际情况。(1)完善程序化的治理机制。我国应该对如何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处罚违法行为颁布详细的法律法规,而不只是做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2)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应该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和侵权责任认定方面的立法工作,保证其在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减少因公民权利意识与政府发布信息不透明之间造成的矛盾和冲突。(3)着力解决网络管理立法滞后问题。加快网络管理的立法速度,来适应当下网络发展的步伐。通过制定规范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使之更有效地顺应目前网络社会大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吕晓峰.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0(6).
[2]马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建构[J].中国国情国力,2011(7).
[3]韩立国.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4]田婧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J].文化教育产业,2013(5).
[5]周连山.微时代媒体的责任及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6).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19-02
社会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我们的生活及交友方式已经不同于过去几千年的传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流行标志着微时代已经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前沿群体,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微时代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当代青年人的社会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既存在有利的方面也存在不利的方面。因而,我们对此现象要理性分析并合理引导,发挥有利的一面规避不良的影响,使大学生表达社会责任的途径更有效,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提供更新更便捷的途径。
一、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现状
以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崛起,使得大学生进入了微时代。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仅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不仅可以掌握社会各阶层的最新消息,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这样的平台抒发自己的情感,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遗憾,例如猴年最火的新闻莫过于全国网友集体呼吁“猴哥”六小龄童上春晚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一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声讨春晚导演,事情愈演愈烈,最后整个事件轰动全国。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南京虐童案”、上海地铁“鸡爪女”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事件的背后,全国网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确定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杆秤,人们都坚信正义的力量,正是有微时代这样良好的平台才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微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1)微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信息传播方式更为便捷,信息来源和接收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大学生可以更为便捷地使用手机或电脑这些传播媒介来获得国内外最新的消息动态。(2)微时代的快速崛起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更方便地拓宽自己的人脉网络,这有益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此外微时代可以进一步增强那些不善言辞、较为内向学生的人际交往自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3)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有目的性和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类学习资料,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脱离了对老师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
微时代的到来除了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实用性和便利之外,因其传播方式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也使得大学生出现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等现象。首先,大学生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信息的准确判断能力和意识,就更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信息的冲击和影响,这无疑有损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可以导致认知偏差、价值观定位错误等不良后果。其次,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社交,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因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足,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微博和微信的动态中,由于他们过度地依赖微博和微信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课外活动失去兴趣,极其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再次,大学生更易于深陷在微时代虚拟的交往中,从而忽视现实世界必要的人际交往,最终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些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过分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导致一些学生迷失自我,对身边的同学漠不关心,产生自我封闭、迷茫、恐惧等心理状态。
二、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意志力及信息甄别能力较弱
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时,往往缺乏主体自觉,忽略了作为自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以及职业素养、道德自律与政治意识。大学生群体身上体现的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热衷跟风炒作、散布虚假信息等特征尤其明显。作为自媒体生力军的大学生其自媒体主体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但极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媒体人;二是极度缺失作为媒体人的道德自律和职业素养品质;三是缺乏理性的评价标准和分析能力;四是缺乏正确的网络责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基于其社会经验不足、心理不成熟的本性特点会导致他们道德意志力较弱、道德甄别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就不易经受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诱惑。此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虽然获取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而就很难抵制复杂多变的网络文化环境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故此大学生就会在网络环境中出现在言论上不负责任的不良表现。
(二)传统德育教育工作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步伐
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在自媒体时代跟传统媒体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作为把关人对网络发布信息的过滤和筛选,这无疑会造成不良信息传播泛滥,这里面也充斥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低俗的图片和视频,因此会导致网络环境下传统德育教育功能的弱化,故而进一步导致当代大学生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培養、人格素养的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弱化。由于学校的沟通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产生道德行为失去有效的控制、引导和约束的行为不规范,最终导致大学生伦理价值观扭曲。由于网络失德现状的出现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极端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和迷惑,因此会造成大学生准确辨别信息能力进一步削弱。虚拟世界的开放化和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体,这无疑使得主流媒体的教育效果和受教育者的权威价值观被进一步弱化。 (三)良莠不齐的微时代信息影响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在频繁接触不良思想和言论后,容易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一些商业网站为了增加客户量,使用各种低下手段来吸引大学生眼球,其中包括色情图片、广告、視频,以及极具挑逗诱惑性的网络聊天室。除此之外,网络时代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网络游戏,大学生往往会沉溺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这不仅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还会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畸形发展。
三、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机制
(一)大学生应充分担当起“媒体人”的重任
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中发布任何消息都要履行好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职责,大学生应该明确作为“媒体人”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做到真实报道、不颠倒是非、价值中立、不恶意伤人、抑恶扬善,传播正能量。大学生对自己发布的消息一定要谨言慎行,充分考虑到发布的消息是否会危及他人的利益,要杜绝传播有害信息。此外大学生一定要认清自媒体的特殊性,参与其中的人不仅是各种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传播的主体。因此大学生在发布各种消息时务必要承担起作为主体应该承担的网络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微时代主体意识的培养和网络责任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法规、安全与健康教育,以此来强化巩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脱离不了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三者之间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借助于传统德育教育的衬托,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念。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成熟、甄别事物能力薄弱阶段,就要着重对大学生思考探索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一支不但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精通网络德育的师资力量,才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微时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三)强化社会角色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微时代网络责任感教育工作
重点突出在当今网络舆论管控不力的条件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提升自我道德素养,积极倡导大学生担当起作为媒体人的重任,在多元信息时代下进行有选择和有针对性的理性思考,提高自我对微时代下不良信息的防御功能。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根据,它对增进大学生思想品质教育和提升大学生责任感认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还可以增长见识,磨炼意志。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大力号召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大学生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够增加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网络责任意识。
(四)完善网络系统法律法规,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
我国应确保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及时迅速适应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着的实际情况。(1)完善程序化的治理机制。我国应该对如何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处罚违法行为颁布详细的法律法规,而不只是做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2)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应该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和侵权责任认定方面的立法工作,保证其在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减少因公民权利意识与政府发布信息不透明之间造成的矛盾和冲突。(3)着力解决网络管理立法滞后问题。加快网络管理的立法速度,来适应当下网络发展的步伐。通过制定规范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使之更有效地顺应目前网络社会大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吕晓峰.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0(6).
[2]马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建构[J].中国国情国力,2011(7).
[3]韩立国.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4]田婧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J].文化教育产业,2013(5).
[5]周连山.微时代媒体的责任及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