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紧缩以及SARS的气氛还没有完全褪去,满世界都已是工业机器的轰鸣声。局部行业的投资高涨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过热?在这个问题没有被决策层确认之前,经济增长目前正处在一个微妙时刻。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难以预测的微妙时刻。通货紧缩以及SARS的气氛还没有完全褪去,正当很多人都在为尽快重振经济,恢复甚至创造更大的景气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近期,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出现过热的讨论却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
“经济过热”预警
经济出现“过热”的主要依据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货币供应。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至7月底,广义货币的余额为2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7%,明显处于偏高水平,显示货币供应增长偏快。二是贷款增加。1-7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了23.2%,达到1.78万亿元,已接近2002年全年新增1.85万亿元的水平,是1996年8月以来最高的。具体到行业,这种投资偏热的情形也得到了印证:
目前,在钢铁业,许多民营企业正在大兴投资建厂风,形成了一股投资热。唐山建龙集团和上海复星集团共同投资的一个宁波钢铁项目已进入筹建阶段。该项目投资总额约130亿元,产能500万吨。在唐山,除了唐钢在扩产之外,还将形成另一个500万吨规模的民营企业;陕西也提出利用3年时间建设渭北、陕南、关中三大钢铁基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预测,到2004-2005年,钢铁的价格就会下跌,理由是一般钢铁项目都需要一到两年的建设期,届时新建、扩建的产能将释放出来。
与钢铁业类似的是建材业的圈地扩能。水泥的产能在2003年登上了“十五”期间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投产的高峰期;而玻璃行业2003年新增的产能将超过以前历次产能扩张之和。
在汽车行业,国家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称,全国汽车产能已达550万辆以上,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已大大高于市场容量。这份报告指出,从目前投资势头看,未来几年生产能力还将大幅上涨,到2005年整个中国的汽车产能可能达到1000万辆。一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减缓,相当多的产能将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从FDI(外国直接投资)角度看,大量外国货币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人民币在国际汇率市场上面临巨大升值压力。为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央行需要买进美元,售出人民币。5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450亿美元。货币投放量的持续增加,也加大了控制经济过热苗头的难度。在这种内忧外患、双重打压的背景下,央行又必须在人民币不升值,不触及汇率的前提下解决货币供应量的问题,无疑这对央行是又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经济学家发出了预防过热的警告。第一个明确提出警惕经济过热的经济学家是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他的观点算是比较温和。樊纲认为,现在当然不是已经经济过热了,但是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苗头,开始过热。如果等到通货膨胀20%的时候谈过热就什么都晚了,那时候不是谈过热而是谈衰退的问题了。现在宏观经济的一切目的是实现微调,不要大浮大起。随后,赵晓、梁小民等专家也表达了相类似的观点。
争论声鹊起
在学术观点见仁见智的经济学界,这一声音很快便引来了反对之声。最早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的经济学家宋国青,就旗帜鲜明地反对经济过热说。他认为,中国的经济还没有彻底走出通货紧缩,如果采取“急刹车”的措施,对中国经济来说成本和代价将更大——陷入更严重的通货紧缩,而同样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更将雪上加霜。国家信息中心发展部主任徐宏源、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等人基本上支持宋国青的看法。随着争论的延伸,各方观点也日趋激烈,7月下旬,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的宏观经济论坛上,出现了经济学家群情激昂的场面,少数学者直指央行货币政策的错误,甚至出现侮辱性的言辞。有专家透露,对通过怎样的手段稳定人民币币值、中国经济目前是冷是热、是否应该收缩信贷等一系列问题,央行内部意见也不一致。
反对经济过热论的经济学家,其论据主要集中在物价和消费指数等方面。我们知道,当经济过热一波波地到来的时候,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才是真正可怕的。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0.5%,是连续第7个月上涨。7个月之前,CPI指针曾持续下跌14个月。分类别看,在CPI中,消费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涨幅略有回落,但仍是拉动CPI向上的核心动力,而一般消费品整体上继续呈现跌幅微缩的趋势。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下半年600种商品市场供求情况调查显示,2003年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471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8.5%,并且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以上述两组数据来看,尚看不出通货膨胀的迹象。
正是在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有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折衷的观点—目前中国出现的过热与过去的过热不同,与世界多数国家的过热也不同,而是一种无通胀的经济过热。这种经济过热之所以没有体现在物价上,首先是由于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中,食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种结构对于反映占经济80%的城市经济活动则显得不够敏感。汽车、房地产的热卖也许抵不上一个粮食价格。最新一期《望》杂志刊文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中面对的主要风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
民企的重工业机会
如果从投资增长角度考量当前的重工业,的确存在产生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但是,我国重工业当前最大的问题并非是过度投资,而是资本结构不合理——国有资本的行业比重大,特别是民资比重低——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结果是产品结构趋同,表面上看有时显得竞争惨烈,其实是竞争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主任魏加宁特别强调,中国经济目前主要是结构问题,而不是增长速度的问题。“即便是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出现过热,也要把泡沫区和过热区分开来,把风险区与过热区分开来。”
近一年来,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与轻工业品、一般消费品的价格走势明显背离。国有资本在原材料行业中尚居主导地位,并受益匪浅。有实力的民营资本开始像对待一次经济大发现一样对待重工业,由于种种原因,汽车行业里只挤进了李书福,但在钢铁行业或电解铝等行业,民营资本气势逼人。唐山建龙集团与上海复星集团共同投资的宁波钢铁项目就是例证。民资进入重工业,一般是选择中低端产品切入,显然是一种很现实的想法,原因是技术、人力资源可以在国内轻易找到,但是,这些民资也因此被定性为重复建设。
面对目前这种民资大举进入重工业领域的趋势,一位经济学者说,由市场带动的、民资参与的重工业结构调整正在大规模展开。“很显然,民企的进入,是瞄准国企的高成本劣势去的,国企的现实之道,是依靠资本实力向高端发展”。该学者甚至认为这是重工业本身的一次重要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是,“完全靠市场的力量来完成调整,千万别丢掉这个机遇”。从各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民资进入重工业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原因是,重工业往往投资巨大,资本回收期长,除了要求民资本身完成积累之外,金融资本必须参与进来。“这些民资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在控制经济过热过程中,切不可一刀切,否则就会将难得的机遇丧失掉。”一位观察人士如是说。
其实,除了重工业机会之外,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是否经济过热的宏观现象与切身利益相关,所以应该对其有充分的关注。一方面,这涉及到投资大环境的问题,应该做到相时而动;另一方面,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切不可见到某领域资金流向大,或者别人投资得到了利益就一拥而上,如果这是一个已经或开始过热的行业,那么进入后可能忍受薄利的煎熬尚且不说,如果引起了决策者的注意并采取了控制措施,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尤其在目前这个经济增长微妙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