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前,作为IT行业一名管理人员的刘磊,厌倦了单调而刻板的生活,辞去了工作,背井离乡,前往炮火纷飞的伊拉克淘金:他一人穿越约旦与伊拉克交界的“死亡公路”,踏上了那片硝烟尚未散尽的土地。他勇敢地在“死神”脚下开了一家中国餐馆,而且在短短的时间内赚了300多万元人民币……
刘磊在伊拉克的成功表明,商机无处不在,哪怕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还是十分落后非洲的农场。成功属于那些勇敢人,勇于挑战的人。
寻梦异国,没有退路就得杀出血路
今年35岁的刘磊原本是深圳高新技术园区一家软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有着相当丰厚的收入。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状。
2003年5月,当非典在深圳疯狂肆虐的时候,刘磊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趁早出去闯一闯,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随后,他毅然辞职准备创业。刘磊没有选择普通开公司的创业方式,而是选择了出国做生意的道路。他认为由于战乱,伊拉克的经济肯定受到严重影响,去哪儿做生意应该比较赚钱。于是,他选择了去伊拉克。
2003年7月12日,刘磊带了3700美金,从香港出发,经由泰国曼谷,阿联酋迪拜,卡塔尔首都多哈,最后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度过了出国后的第一个夜晚。飞机又经过两趟飞行,夜里11点,刘磊在巴林过夜。次日,进入约旦首都安曼。
站在安曼的街头,刘磊似乎已经能感受到,伊拉克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气息就在身边飘动。第二天,他就开始想进入伊拉克了。
当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边境关卡不复存在。摆在他面前的不是看得见的困难,而是对这趟旅程的一无所知。刘磊开始意识到异乡求生的艰难与希望。
7月16日晚上12点,刘磊从安曼出发,在约伊国际公路约旦一侧的破旧路面上颠簸了5个小时,于翌日凌晨早上5点顺利抵达约伊边境,等待天亮边境开放。那次是他怀揣梦想和一点点可怜的本钱,第一次发现伊拉克就在眼前,如此逼近。
在约旦出发前,他就开始设想路上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最担心的是怕路上遇到抢劫,把本钱都抢走。伊拉克的气温高达60℃,浑身上下,短衣短袖,都没有什么藏钱的可能,藏在箱子里又怕连锅端,最后只有在脚上打主意,把运动鞋割开,30张面值一百美金的钞票,分几块塞进鞋面、鞋帮,然后缝好。这样外面看不出来,脚穿在里面却能感受到。也不敢全部藏完,口袋里得留下几百美金,以防遇到最坏情况,总要给别人一些辛苦费。
几个小时之后,边境开放,他重新上路。约伊公路,又称“死亡之路”。因为沙漠的气候和景物的单调,空气密度发生变化,光线折射,产生海市蜃楼,看不到任何参照物。在伊拉克五六十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高速行驶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是非常危险的,爆胎、撞车都会致命,曾有两位外国大使和好几位外交官在这条路上死于车祸。加上战后的抢劫、枪击事件,使得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不得不搭伴赶路,这条外表平坦豪华的高速公路也就成了“死亡之路”。路边都是被撞坏焚毁的汽车,比被击毁的坦克残骸还要多。
终于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刘磊感到特别兴奋。在初到巴格达的那段日子里,刘磊天天在市场上转悠,几星期下来毫无收获,但他已无退路,唯有拼命杀出一条血路。
在刘磊来到巴格达的第五天夜里,就在快要睡着的时候,忽听得窗外枪声人作。巴格达白天黑夜听到零星枪声并不奇怪,但是如此密集如此大规模的枪战,还是第一次。他悄悄地拉开窗帘往外看,漆黑的夜空中,漫天飞舞着曳光弹。这一夜,刘磊是在枪声中度过的。次日上午,刘磊战战兢兢地下楼来到大厅,一看没有伊拉克军人占领,悬着的心心稍稍放下,找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一萨达姆那两个小争气的儿子,乌代和库赛,被美军击毙了。出国前刘磊曾经豪情万丈地想做大生意,但是到了巴格达,才发现人生地不熟,除了经营餐厅,似乎别无选择。
“中国龙”餐馆,在战火纷飞中开业、
刘磊的第一家餐厅选址在安德鲁斯公寓。那时候,安德鲁斯公寓只有阿拉伯餐,而阿拉伯餐厅是以羊肉为主的单一特色,并不适合欧美入的饮食习惯,如果改做中餐,档次可以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刘磊抓住这一点,尝试去说服酒店老板伊斯麦伊。刘磊向他提起中餐,他很感兴趣的样子,找他要方案。
当时,刘磊盯准的是安德鲁斯公寓旁巴勒斯坦和喜来登两座5星级酒店的外国记者,准备赚他们的钱。他得意地计算了记者的流量,两座5星级酒店1000多人的总数,按照10天来一次的频率,一天来100人吃饭,1人消费5美元,日营业额可以达到500美元。按照饮食行业利润对半的规律,他每天可以赚250美金。于是他天天跑去联系,最后用了一个月才谈下来,当时,按照他和伊斯麦伊的合作协议,他提供经营场地、水电、服务员、杂工,刘磊提供管理、厨师,利润六四分成;合作期限为1年,但设定了3个月的试验期,在3个月结束后如果生意不好或合作不愉快,任何一方都可以终止合同。
刘磊在一个星期之内找到了两个原来曾在伊拉克干过的厨师。自己又和厨师商量装修了厨房,并做好了菜单。2003年8月28日,刘磊在巴格达的第一家中餐厅借助安德鲁斯公寓的资源,历经冗长的酝酿,终于成功开张了。可是刘磊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失败的策划。战地记者非常敬业,他原定的这群“目标客户”吃饭根本不规律,有时候根本就不吃。
天,刘磊遇到FOX新闻频道的一个老板,来餐厅吃了一份炒饭,然后揪住他开始攀谈。记者出身的老板真的很能侃,和他讲扬州炒饭,告诉他很喜欢中餐,又说他很欣赏李小龙和成龙。当时正处在创业的艰难期,在伊拉克这个的地方碰见这么一个外籍知音,实在是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个老板说:“中国菜如此美味,按40多人的分量,你一个星期给我们做两次菜送来吧。”刘磊喜出望外,做了500多美金的菜送过去。到了地方,老外一看菜色丰盛,也挺高兴,招呼人就开吃。他站在一边,等着吃完收账。就这样,餐厅的客源渐渐丰富起来。
然而,因为生意是和安德鲁斯公寓合作的,分给刘磊相当少。这时,刘磊雄心勃勃跑到联合国驻伊服务点,想给联合国驻伊单位做菜,但都没有实现。
在安德鲁斯公寓开餐馆期间,刘磊深深地理解了安定团结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要。餐厅生意不好,一方面是由于记者的职业特殊性,但最要命的还是爆炸。几乎在每次爆炸后,人都疏散了,小餐馆还能做谁的生意?在安德鲁斯餐厅运营的9月到11月间,伊拉克反美武装针对巴勒斯坦和喜来登两座5星级酒店外国人的人爆炸导致的疏散,基本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发生着。
困境持续了两个月之后,刘磊悲观地分析了前景:这样做下去是没用的,在有一千多外国记者的社区,记者收入比士兵多,在这样的地方都维持不了,偌人一个巴格达,到底哪里才能淘金?
到了第三个月,餐馆开始亏钱了。刘磊这时动摇了,开始寻思是否转行做贸易。浙江人在巴格达做鞋生意, 一个货柜可以赚5万,一个月做5个货柜,25万。但人家生意再好也是别人的钱。在迷茫中,刘磊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几经波折,胆大心细赚了300万。
安德鲁斯餐厅经营不下去了,刘磊不得不另谋生路。当时已经有很多外国记者和刘磊提起了拉希德酒店,说那边有很多的美军士兵,如果餐厅开到那里,一定可以生意兴隆。刘磊了解到,拉希德酒店是萨达姆政府时期的国宾馆,坐落在总统府所在的绿区(以前的萨达姆宫殿),主要接待各国政要,档次很高。战争爆发之后,那里住着美军校级以上军官和美国政府文职人员。如果餐厅能开在那里,生意想必会比较好做。
然而,刘磊没有通行证,是不能进入到绿区里的。刘磊开始想方设法,他拿来了印制精美的中餐菜谱,告诉守门的美国兵说,要在绿区开餐厅做“CHINESE FOOD中餐”。美国兵一听,非常高兴地放了行。可是,当他拿着菜谱进入绿区以后,才发现,拉希德酒店守卫森严,刘磊一次又一次在那里碰了壁。
2003年10月,刘磊最后一次从拉希德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他正垂头丧气地往回走时,突然,在拉希德酒店对面,发现了一幢巨大的建筑“商务中心”。在商务中心的一楼,刘磊看见了一个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大餐厅。当时正值午餐时间,二三百号美军在排队进餐、本来我们还以为是美军食堂,仔细一看才发现,餐厅里跑前跑后的工作人员都是伊拉克人,美国兵的盘子里摆的都是粗制滥造的伊拉克汉堡和馕饼,那些汉堡,竟然卖到3美金一个。
刘磊计上心来,便找来商务中心的餐厅老板谈判。当他递上手中的上餐菜谱时,一群大兵围了过来,他们非常兴奋地问:“Where is chinese food?” (哪里有中餐)刘磊高兴地指着老板说:“只要这位老板同意,很快就会有的!”老板没想到美国兵这么喜欢中餐,立马同意了做中餐。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时,却很拖沓。和老板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两周,还没有进入到实质性的内容。
2003年11月初,几经波折后,刘磊终于:被允许在戒备森严的商务中心及其他地点卖快餐,他欣喜若狂地拿钱购买了碗筷和厨具,然后去市场上买了鸡肉、牛肉、蔬菜就开张了,招牌还是“中国龙”。
进入了绿区,生意就好做多了,大兵们吃得比较简单,他们吃快餐比较多。刘磊当时一个快餐就卖到了7美金。后来,美国大使馆,还有很多很多公司闻名而来,他们吃得都非常奢侈,大概人均消费在20美金左右。那时候,每人的营业额就有1200美元,虽然相当累,但数钱成了最大的快乐。
几个月后,刘磊又发现了另一条生财途径,那就是卖酒。当时美军有规定,士兵不得饮酒,但美国士兵又特别喜欢喝酒,开始时他也不敢卖,后来经常有美国士兵向他买酒,还提醒说,如果卖酒,可以get much money,这是刘磊第二次听到这句话。于是他就去绿区外面地下市场带酒进来,偷偷地卖给美国大兵。一瓶:美元的威士忌,在绿区他可以卖到10美元。光靠这一项每天就可以进帐4000美金,利润高达5倍。
刘磊的餐厅外面有一个美军的直升机停机坪,每天都有美军的巡逻直升机停在那里,美国大兵一下飞机就提着两米长的炮弹箱跑进来大喊:“我只有10分钟休息时间,快点装酒,全部装满。”他们装满酒以后又赶紧盖上盖子,然后假装运炮弹,将酒运上直升飞机拉走了。一箱可以装几十瓶酒,刘磊卖到了2000多美金,有时每天都可以接待几趟直升机顾客,生意好得不得了。
有一天,一个美国上校和英国尉官来吃饭,发现他卖酒给美国士兵,当时那个美国上校就训斥他,并说要向CPA(当时管委会最高组织机构)投诉。刘磊当时一听就吓坏了,如果遭到投诉,他很可能会被赶出绿区。但说来也巧,当时英国尉官却生气地训斥美国上校说,我们英国士兵可以喝酒,你应该管好你的士兵,而不是不许老板卖酒。
刚开始的时候,刘磊只是偷偷地在厨房卖,后来胆子大了,干脆在餐厅门口摆了个酒柜和;个大冰柜,里面全塞满了酒。刘磊抽空算了一下,他惊喜地得出了个结果,自己卖中国菜和酒,平均每天可以赚5000人民币。
刚开始,刘磊把赚来的钱藏在住房的天花板里,后来装不下时,发现了外面有个地下钱庄。到了钱庄,收钱、收取手续费后,地下钱庄只给他一个没有印章的收据。刚开始,他生怕这笔钱可能会有去无回,没想到,只几天国内就发回消息说,那笔钱已经躺在国内银行的金库里了。
赚了钱后的刘磊为了拓展业务,自己买了辆卡车,专门用来出去买菜和进酒水。
2004年春节他回了趟国后,把当初的同事小帅带到了绿区,并答应给他10%的利润分成。同时还招来了5名女按摩师,准备在绿区开个按摩、针灸院。2004年4月,他又有了一个大计划,准备在绿区和其他美国军营开连锁超市。但是4月下旬,一辆装满炸弹的汽车开进了绿区,爆炸时死了很多人,绿区开始清理所有务工者,刘磊的生意开始萎缩,按摩院和超市计划也全部泡了汤。
2004年8月5日,遭遇到恐怖袭击的刘磊,不得不结束餐馆的营业,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第二天晚上10点钟,他回到了深圳。这一天,距刘磊赶赴伊拉克淘金已经一年零一个月。当初他出国带的3700美元本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笔钱翻了数十倍,他从驻伊美军军营里,足足赚回了308万元人民币。
赚了钱的刘磊并没有打算从此收手。他正打算下个月去非洲的科特科特迪瓦开一个农场,目前正在办理护照。在此之前,刘磊特意和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一下,得知那边的蔬菜特别贵,一个西红柿竟可以卖到8美元,而科特迪瓦人却特别懒,就是去乞讨也不愿意劳动。
刘磊在伊拉克的成功,印证了一句俗话“人不胆大事不成”。虽然人要成功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看准了目标就大胆行动的人,往往比瞻前顾后懦弱的人更容易赢得成功。
刘磊在伊拉克的成功表明,商机无处不在,哪怕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还是十分落后非洲的农场。成功属于那些勇敢人,勇于挑战的人。
寻梦异国,没有退路就得杀出血路
今年35岁的刘磊原本是深圳高新技术园区一家软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有着相当丰厚的收入。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状。
2003年5月,当非典在深圳疯狂肆虐的时候,刘磊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趁早出去闯一闯,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随后,他毅然辞职准备创业。刘磊没有选择普通开公司的创业方式,而是选择了出国做生意的道路。他认为由于战乱,伊拉克的经济肯定受到严重影响,去哪儿做生意应该比较赚钱。于是,他选择了去伊拉克。
2003年7月12日,刘磊带了3700美金,从香港出发,经由泰国曼谷,阿联酋迪拜,卡塔尔首都多哈,最后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度过了出国后的第一个夜晚。飞机又经过两趟飞行,夜里11点,刘磊在巴林过夜。次日,进入约旦首都安曼。
站在安曼的街头,刘磊似乎已经能感受到,伊拉克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气息就在身边飘动。第二天,他就开始想进入伊拉克了。
当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边境关卡不复存在。摆在他面前的不是看得见的困难,而是对这趟旅程的一无所知。刘磊开始意识到异乡求生的艰难与希望。
7月16日晚上12点,刘磊从安曼出发,在约伊国际公路约旦一侧的破旧路面上颠簸了5个小时,于翌日凌晨早上5点顺利抵达约伊边境,等待天亮边境开放。那次是他怀揣梦想和一点点可怜的本钱,第一次发现伊拉克就在眼前,如此逼近。
在约旦出发前,他就开始设想路上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最担心的是怕路上遇到抢劫,把本钱都抢走。伊拉克的气温高达60℃,浑身上下,短衣短袖,都没有什么藏钱的可能,藏在箱子里又怕连锅端,最后只有在脚上打主意,把运动鞋割开,30张面值一百美金的钞票,分几块塞进鞋面、鞋帮,然后缝好。这样外面看不出来,脚穿在里面却能感受到。也不敢全部藏完,口袋里得留下几百美金,以防遇到最坏情况,总要给别人一些辛苦费。
几个小时之后,边境开放,他重新上路。约伊公路,又称“死亡之路”。因为沙漠的气候和景物的单调,空气密度发生变化,光线折射,产生海市蜃楼,看不到任何参照物。在伊拉克五六十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高速行驶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是非常危险的,爆胎、撞车都会致命,曾有两位外国大使和好几位外交官在这条路上死于车祸。加上战后的抢劫、枪击事件,使得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不得不搭伴赶路,这条外表平坦豪华的高速公路也就成了“死亡之路”。路边都是被撞坏焚毁的汽车,比被击毁的坦克残骸还要多。
终于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刘磊感到特别兴奋。在初到巴格达的那段日子里,刘磊天天在市场上转悠,几星期下来毫无收获,但他已无退路,唯有拼命杀出一条血路。
在刘磊来到巴格达的第五天夜里,就在快要睡着的时候,忽听得窗外枪声人作。巴格达白天黑夜听到零星枪声并不奇怪,但是如此密集如此大规模的枪战,还是第一次。他悄悄地拉开窗帘往外看,漆黑的夜空中,漫天飞舞着曳光弹。这一夜,刘磊是在枪声中度过的。次日上午,刘磊战战兢兢地下楼来到大厅,一看没有伊拉克军人占领,悬着的心心稍稍放下,找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一萨达姆那两个小争气的儿子,乌代和库赛,被美军击毙了。出国前刘磊曾经豪情万丈地想做大生意,但是到了巴格达,才发现人生地不熟,除了经营餐厅,似乎别无选择。
“中国龙”餐馆,在战火纷飞中开业、
刘磊的第一家餐厅选址在安德鲁斯公寓。那时候,安德鲁斯公寓只有阿拉伯餐,而阿拉伯餐厅是以羊肉为主的单一特色,并不适合欧美入的饮食习惯,如果改做中餐,档次可以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刘磊抓住这一点,尝试去说服酒店老板伊斯麦伊。刘磊向他提起中餐,他很感兴趣的样子,找他要方案。
当时,刘磊盯准的是安德鲁斯公寓旁巴勒斯坦和喜来登两座5星级酒店的外国记者,准备赚他们的钱。他得意地计算了记者的流量,两座5星级酒店1000多人的总数,按照10天来一次的频率,一天来100人吃饭,1人消费5美元,日营业额可以达到500美元。按照饮食行业利润对半的规律,他每天可以赚250美金。于是他天天跑去联系,最后用了一个月才谈下来,当时,按照他和伊斯麦伊的合作协议,他提供经营场地、水电、服务员、杂工,刘磊提供管理、厨师,利润六四分成;合作期限为1年,但设定了3个月的试验期,在3个月结束后如果生意不好或合作不愉快,任何一方都可以终止合同。
刘磊在一个星期之内找到了两个原来曾在伊拉克干过的厨师。自己又和厨师商量装修了厨房,并做好了菜单。2003年8月28日,刘磊在巴格达的第一家中餐厅借助安德鲁斯公寓的资源,历经冗长的酝酿,终于成功开张了。可是刘磊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失败的策划。战地记者非常敬业,他原定的这群“目标客户”吃饭根本不规律,有时候根本就不吃。
天,刘磊遇到FOX新闻频道的一个老板,来餐厅吃了一份炒饭,然后揪住他开始攀谈。记者出身的老板真的很能侃,和他讲扬州炒饭,告诉他很喜欢中餐,又说他很欣赏李小龙和成龙。当时正处在创业的艰难期,在伊拉克这个的地方碰见这么一个外籍知音,实在是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个老板说:“中国菜如此美味,按40多人的分量,你一个星期给我们做两次菜送来吧。”刘磊喜出望外,做了500多美金的菜送过去。到了地方,老外一看菜色丰盛,也挺高兴,招呼人就开吃。他站在一边,等着吃完收账。就这样,餐厅的客源渐渐丰富起来。
然而,因为生意是和安德鲁斯公寓合作的,分给刘磊相当少。这时,刘磊雄心勃勃跑到联合国驻伊服务点,想给联合国驻伊单位做菜,但都没有实现。
在安德鲁斯公寓开餐馆期间,刘磊深深地理解了安定团结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要。餐厅生意不好,一方面是由于记者的职业特殊性,但最要命的还是爆炸。几乎在每次爆炸后,人都疏散了,小餐馆还能做谁的生意?在安德鲁斯餐厅运营的9月到11月间,伊拉克反美武装针对巴勒斯坦和喜来登两座5星级酒店外国人的人爆炸导致的疏散,基本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发生着。
困境持续了两个月之后,刘磊悲观地分析了前景:这样做下去是没用的,在有一千多外国记者的社区,记者收入比士兵多,在这样的地方都维持不了,偌人一个巴格达,到底哪里才能淘金?
到了第三个月,餐馆开始亏钱了。刘磊这时动摇了,开始寻思是否转行做贸易。浙江人在巴格达做鞋生意, 一个货柜可以赚5万,一个月做5个货柜,25万。但人家生意再好也是别人的钱。在迷茫中,刘磊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几经波折,胆大心细赚了300万。
安德鲁斯餐厅经营不下去了,刘磊不得不另谋生路。当时已经有很多外国记者和刘磊提起了拉希德酒店,说那边有很多的美军士兵,如果餐厅开到那里,一定可以生意兴隆。刘磊了解到,拉希德酒店是萨达姆政府时期的国宾馆,坐落在总统府所在的绿区(以前的萨达姆宫殿),主要接待各国政要,档次很高。战争爆发之后,那里住着美军校级以上军官和美国政府文职人员。如果餐厅能开在那里,生意想必会比较好做。
然而,刘磊没有通行证,是不能进入到绿区里的。刘磊开始想方设法,他拿来了印制精美的中餐菜谱,告诉守门的美国兵说,要在绿区开餐厅做“CHINESE FOOD中餐”。美国兵一听,非常高兴地放了行。可是,当他拿着菜谱进入绿区以后,才发现,拉希德酒店守卫森严,刘磊一次又一次在那里碰了壁。
2003年10月,刘磊最后一次从拉希德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他正垂头丧气地往回走时,突然,在拉希德酒店对面,发现了一幢巨大的建筑“商务中心”。在商务中心的一楼,刘磊看见了一个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大餐厅。当时正值午餐时间,二三百号美军在排队进餐、本来我们还以为是美军食堂,仔细一看才发现,餐厅里跑前跑后的工作人员都是伊拉克人,美国兵的盘子里摆的都是粗制滥造的伊拉克汉堡和馕饼,那些汉堡,竟然卖到3美金一个。
刘磊计上心来,便找来商务中心的餐厅老板谈判。当他递上手中的上餐菜谱时,一群大兵围了过来,他们非常兴奋地问:“Where is chinese food?” (哪里有中餐)刘磊高兴地指着老板说:“只要这位老板同意,很快就会有的!”老板没想到美国兵这么喜欢中餐,立马同意了做中餐。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时,却很拖沓。和老板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两周,还没有进入到实质性的内容。
2003年11月初,几经波折后,刘磊终于:被允许在戒备森严的商务中心及其他地点卖快餐,他欣喜若狂地拿钱购买了碗筷和厨具,然后去市场上买了鸡肉、牛肉、蔬菜就开张了,招牌还是“中国龙”。
进入了绿区,生意就好做多了,大兵们吃得比较简单,他们吃快餐比较多。刘磊当时一个快餐就卖到了7美金。后来,美国大使馆,还有很多很多公司闻名而来,他们吃得都非常奢侈,大概人均消费在20美金左右。那时候,每人的营业额就有1200美元,虽然相当累,但数钱成了最大的快乐。
几个月后,刘磊又发现了另一条生财途径,那就是卖酒。当时美军有规定,士兵不得饮酒,但美国士兵又特别喜欢喝酒,开始时他也不敢卖,后来经常有美国士兵向他买酒,还提醒说,如果卖酒,可以get much money,这是刘磊第二次听到这句话。于是他就去绿区外面地下市场带酒进来,偷偷地卖给美国大兵。一瓶:美元的威士忌,在绿区他可以卖到10美元。光靠这一项每天就可以进帐4000美金,利润高达5倍。
刘磊的餐厅外面有一个美军的直升机停机坪,每天都有美军的巡逻直升机停在那里,美国大兵一下飞机就提着两米长的炮弹箱跑进来大喊:“我只有10分钟休息时间,快点装酒,全部装满。”他们装满酒以后又赶紧盖上盖子,然后假装运炮弹,将酒运上直升飞机拉走了。一箱可以装几十瓶酒,刘磊卖到了2000多美金,有时每天都可以接待几趟直升机顾客,生意好得不得了。
有一天,一个美国上校和英国尉官来吃饭,发现他卖酒给美国士兵,当时那个美国上校就训斥他,并说要向CPA(当时管委会最高组织机构)投诉。刘磊当时一听就吓坏了,如果遭到投诉,他很可能会被赶出绿区。但说来也巧,当时英国尉官却生气地训斥美国上校说,我们英国士兵可以喝酒,你应该管好你的士兵,而不是不许老板卖酒。
刚开始的时候,刘磊只是偷偷地在厨房卖,后来胆子大了,干脆在餐厅门口摆了个酒柜和;个大冰柜,里面全塞满了酒。刘磊抽空算了一下,他惊喜地得出了个结果,自己卖中国菜和酒,平均每天可以赚5000人民币。
刚开始,刘磊把赚来的钱藏在住房的天花板里,后来装不下时,发现了外面有个地下钱庄。到了钱庄,收钱、收取手续费后,地下钱庄只给他一个没有印章的收据。刚开始,他生怕这笔钱可能会有去无回,没想到,只几天国内就发回消息说,那笔钱已经躺在国内银行的金库里了。
赚了钱后的刘磊为了拓展业务,自己买了辆卡车,专门用来出去买菜和进酒水。
2004年春节他回了趟国后,把当初的同事小帅带到了绿区,并答应给他10%的利润分成。同时还招来了5名女按摩师,准备在绿区开个按摩、针灸院。2004年4月,他又有了一个大计划,准备在绿区和其他美国军营开连锁超市。但是4月下旬,一辆装满炸弹的汽车开进了绿区,爆炸时死了很多人,绿区开始清理所有务工者,刘磊的生意开始萎缩,按摩院和超市计划也全部泡了汤。
2004年8月5日,遭遇到恐怖袭击的刘磊,不得不结束餐馆的营业,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第二天晚上10点钟,他回到了深圳。这一天,距刘磊赶赴伊拉克淘金已经一年零一个月。当初他出国带的3700美元本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笔钱翻了数十倍,他从驻伊美军军营里,足足赚回了308万元人民币。
赚了钱的刘磊并没有打算从此收手。他正打算下个月去非洲的科特科特迪瓦开一个农场,目前正在办理护照。在此之前,刘磊特意和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一下,得知那边的蔬菜特别贵,一个西红柿竟可以卖到8美元,而科特迪瓦人却特别懒,就是去乞讨也不愿意劳动。
刘磊在伊拉克的成功,印证了一句俗话“人不胆大事不成”。虽然人要成功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看准了目标就大胆行动的人,往往比瞻前顾后懦弱的人更容易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