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美国某课程专家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能为领域的发展提供深入的视角,为不同学科提供联系。核心概念不仅涉及知识层面,还涉及地理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从地理学科教育的角度看,高中地理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时间”“空间”“地方”“尺度”“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过程”“人地关系”“区域”等。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環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裸露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
当然也可以根据风沙活动的条件,有针对性地从固沙和防风两个角度来提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从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体现核心概念的功能。这样同学们也就理解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第(1)题考查湿润区中M地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这是考查荒漠化问题的变异题型。在同学们的认知中,河谷本应呈现的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M地却出现了类似于干旱区才有的沙丘。这说明M地附近的沙丘是局地地貌,该地必然满足风力地貌形成的条件。分析在湿润区出现沙丘的原因时,要从风沙出现的条件出发。疏松的沉积物,不可能是当地土壤中发育的,只能是外界输入的。因此,泥沙是由河流带来的。在枯水期时,由于水下堆积体出露于地表,没有植被的保护,在大风条件下,泥沙被搬运,堆积于河岸,形成局部的地表景观。这样就实现了新情境下对概念的应用。因此,对区域特征的辨析能力、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環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裸露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
当然也可以根据风沙活动的条件,有针对性地从固沙和防风两个角度来提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从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体现核心概念的功能。这样同学们也就理解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第(1)题考查湿润区中M地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这是考查荒漠化问题的变异题型。在同学们的认知中,河谷本应呈现的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M地却出现了类似于干旱区才有的沙丘。这说明M地附近的沙丘是局地地貌,该地必然满足风力地貌形成的条件。分析在湿润区出现沙丘的原因时,要从风沙出现的条件出发。疏松的沉积物,不可能是当地土壤中发育的,只能是外界输入的。因此,泥沙是由河流带来的。在枯水期时,由于水下堆积体出露于地表,没有植被的保护,在大风条件下,泥沙被搬运,堆积于河岸,形成局部的地表景观。这样就实现了新情境下对概念的应用。因此,对区域特征的辨析能力、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