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魏晋时期,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提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On the Beauty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of “Do-Re-Mi”in The Sound of Music
高素质教学团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前提。在分析通识课程群、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群和实践与创新环节课程群平台建设基础上,从制度建设、课程群建
俄罗斯从苏联独立出来并抛弃"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之后,十年来又开始了社会发展道路的重新探索.经过照搬美国模式资本主义的挫折,一条俄罗斯历史上曾长期追求的奉行欧洲模式
现在大概很少再有人否定这样的观点,即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如果将其比作浩翰无垠的大海,那它就是由许多条江河汇聚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支,便是黄河、长江(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