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美术文化有初步的理解,并且通过美术熏陶,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使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追求美的事物。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浅析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师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281
引言
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不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研究,本文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借助实际分析,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认识,从而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不足
小学的美术不像语文、数学、英语课程那样有十分标准的教材以及严格的教育规划,美术课程也是一个要求稍低,是一门十分轻松愉悦的课堂;导致有许多家长甚至学生自己本身觉得美术就是拿来玩的,就是可以不认真听讲的。这是一种对于小学美术课观念上的错误,他们往往觉得有这个时间学美术还不如多上上语数英,所以许多学校的美术课都会被其他主课霸占,这导致小学美术课的课程缺失。还有的就是部分教师在课程教育的时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能力不太重视,导致课程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甚至有些美术老师填鸭式的将一些美术理论、美术知识灌输给小学生,但是完全没有想过学生是否能接受以及运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里的主体地位,导致美术课失去了培养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动手欲望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具体学情上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导入课时,利用和学生交流得到的信息转化为问题来提问学生,让学生自行讨论,在学生回答的答案上,教师进行引导进入教学环节,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特别是在手工教学课上,教师可以播放手工制作完成后的作品,一边播放一边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手工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多媒体的教学课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最好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欲望的教学课件就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中有学生喜欢的人或者就是学生自己参与。教师在播放作品集时可以假设作品就是班里某位同学制作的,某个动手视频就是某个学生自己录制的,利用学生的羞怯心理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二)增加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机会
小学生刚刚学会的美术技能要经常进行锻炼,才能做到熟练运用,因此,美术教师要经常为自己的学生创造一些进行美术创作的条件,以保证小学生的动手意识逐渐增强,创作能力逐渐提高。比如,教师可以选定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身边常见的物件或场景,让学生进行临摹、绘画;或者经常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手工;再或者,由教师为学生描述一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述说,将情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此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美术创新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鼓励学生运用自我意识进行塑造和改变,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高级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综合运用自己对美术的认识来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分析水平,能够有意识将自己的认识和意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美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不同学生的意识各不相同,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就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这不但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更为学生开拓了思路,让学生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如在运用贴纸进行拼贴画练习时,教师可以将拼贴画的特点和制作技巧先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脑海中将拼贴画与传统绘画有个比较,这样就能初步掌握拼贴画的特点了。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作特点对画纸进行剪接,再经过不同组合拼成图案,这样便实现了学生对绘画的创作。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主意识融入其中,不但提高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挖掘与调动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和视角看待美术,感受艺术的美,这样学生便摆脱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以更为自由的方式进行艺术学习、感受与创作。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渗透知识,实现学生能力与智慧的双重提升。
(四)可以开设手工课程
美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但是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常常是以绘画作为美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在如今就显得过于单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習美术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拓宽小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并锻炼其他形式的动手实践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教学内容。开设手工制作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美术课堂,还可以直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一个个自己完成的手工制品,来获得动手实践的乐趣,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动手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背景下,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离不开小学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学展现出了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巨大潜能。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应当本着为小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新美术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滢婕,张佩佩.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3):176.
[2]孟晓娜.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1):36-37.
[3]李魏.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2):29.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281
引言
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不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研究,本文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借助实际分析,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认识,从而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不足
小学的美术不像语文、数学、英语课程那样有十分标准的教材以及严格的教育规划,美术课程也是一个要求稍低,是一门十分轻松愉悦的课堂;导致有许多家长甚至学生自己本身觉得美术就是拿来玩的,就是可以不认真听讲的。这是一种对于小学美术课观念上的错误,他们往往觉得有这个时间学美术还不如多上上语数英,所以许多学校的美术课都会被其他主课霸占,这导致小学美术课的课程缺失。还有的就是部分教师在课程教育的时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能力不太重视,导致课程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甚至有些美术老师填鸭式的将一些美术理论、美术知识灌输给小学生,但是完全没有想过学生是否能接受以及运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里的主体地位,导致美术课失去了培养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动手欲望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具体学情上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导入课时,利用和学生交流得到的信息转化为问题来提问学生,让学生自行讨论,在学生回答的答案上,教师进行引导进入教学环节,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特别是在手工教学课上,教师可以播放手工制作完成后的作品,一边播放一边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手工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多媒体的教学课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最好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欲望的教学课件就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中有学生喜欢的人或者就是学生自己参与。教师在播放作品集时可以假设作品就是班里某位同学制作的,某个动手视频就是某个学生自己录制的,利用学生的羞怯心理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二)增加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机会
小学生刚刚学会的美术技能要经常进行锻炼,才能做到熟练运用,因此,美术教师要经常为自己的学生创造一些进行美术创作的条件,以保证小学生的动手意识逐渐增强,创作能力逐渐提高。比如,教师可以选定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身边常见的物件或场景,让学生进行临摹、绘画;或者经常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手工;再或者,由教师为学生描述一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述说,将情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此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美术创新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鼓励学生运用自我意识进行塑造和改变,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高级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综合运用自己对美术的认识来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分析水平,能够有意识将自己的认识和意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美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不同学生的意识各不相同,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就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这不但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更为学生开拓了思路,让学生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如在运用贴纸进行拼贴画练习时,教师可以将拼贴画的特点和制作技巧先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脑海中将拼贴画与传统绘画有个比较,这样就能初步掌握拼贴画的特点了。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作特点对画纸进行剪接,再经过不同组合拼成图案,这样便实现了学生对绘画的创作。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主意识融入其中,不但提高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挖掘与调动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和视角看待美术,感受艺术的美,这样学生便摆脱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以更为自由的方式进行艺术学习、感受与创作。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渗透知识,实现学生能力与智慧的双重提升。
(四)可以开设手工课程
美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但是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常常是以绘画作为美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在如今就显得过于单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習美术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拓宽小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并锻炼其他形式的动手实践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教学内容。开设手工制作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美术课堂,还可以直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一个个自己完成的手工制品,来获得动手实践的乐趣,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动手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背景下,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离不开小学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学展现出了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巨大潜能。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应当本着为小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新美术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滢婕,张佩佩.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3):176.
[2]孟晓娜.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1):36-37.
[3]李魏.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