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汤联用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新途径。方法:68例泌尿系结石服用中草药排石汤为主,男性患者配合黄体酮,女性患者配合654-2治疗。结果:痊愈42例,显效24例,无效2例,治愈率61.76%,总有率9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石症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中西医结合 黄体酮
  
  资料与方法
  
  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24~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双肾结石者8例,左肾结石17例,右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25例,膀胱结石8例。合并泌尿系感染者26例,有肾盂积水者36例。结石最大1.5cm×1.2cm,最小0.3cm×0.1cm。所有病例均有肾绞痛史,并经B超检查而确诊,68例患者曾服用排石冲剂治疗无效。
  中草药排石汤:炮附子10g,仙灵脾、白芍、炮山甲各15g,威灵仙、鸡内金、海陆风沙(包)各30g,金钱草、黄芪各60g,肉桂4g。血尿者加三七、生地,腰酸痛者加核桃仁、菟丝子,舌红少苔者加黄精、旱莲草,便秘者加生大黄,舌苔厚腻者加车前子、滑石粉。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男性病人肌注黄体酮,1次20mg,日2次,女性病人肌注654-2,1次10mg,日2次。以上两组均在服药30分钟后肌注,然后多饮水做跳跃运动,并发感染者加服左氧氟沙星胶囊。以上治疗以20天为1疗程。
  疗效标准: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石完全排出,B超检查尿路无结石声影,随访1年无复发。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减轻,双侧结石有一侧排出,或一侧多个结石排出部分结石,或B超示结石缩小或下移2cm以上。③无效: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无改变,或症状虽缓解,但B超检查结石无明显缩小与下移。
  
  结 果
  
  痊愈42例(61.76%),显效24例(35.29%),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讨 论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基本病机为湿热下注,煎熬尿液,蕴结成石。大多以清热利湿排石为主,但纯用清热利湿排石治疗往往疗效甚微。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肾虚是形成结石的基础,肾虚贯穿于尿石症的始终。湿热之邪是在腎虚的基础上加速发展而形成结石病的。故结石为病,多属正虚邪实之候。治疗上立足于从扶正祛邪着手,据发病机理,组方集补肾益气,清热化湿,软坚散结,溶石排石于一体。方中炮附子、仙灵脾、肉桂、黄芪温肾益气,促进气化;金钱草、海金沙、威灵仙清热化湿,溶石排石;鸡内金、炮山甲软坚化石,引石下行;白芍缓急止痛而护阴。诸药合用起到补肾益气,利水排石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尿石症的形成与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研究证明雌激素能抑制尿石的形成,雄激素能促进尿石的生成。黄体酮能对抗雄激素,纠正内分泌紊乱,并扩张输尿管,降低阻力;又能拮抗醛固酮,减少肾小管对水、钠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多,既抑制尿石的形成,又促进了尿石的排出。654-2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解痉止痛,降低输尿管阻力,有利于尿石的排出。笔者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在应用补肾益气利水排石的同时,对男性病人加用黄体酮,对女性病人加用654-2,从而大大提高了尿石症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职业教育、地区经济发展及人力资本需求的系统影响模型,研究不同发展情景下市场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力资本需求变动情况及政府与职业院校在未来可采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3G通信技术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传递的需求,因此4G通信技术应运而生。4G通信技术不仅继承了3G通信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优秀的公司绩效的保障。以往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大多数都以外生性为前提,只关注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没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