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要求减轻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但也要追求高效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主战场只能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基本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提高的强与弱。高中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那么我们的地理课堂就要尽量生活化,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学习地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地理是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地理是学习地理生活,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参考,以学生日常经历和感兴趣的事象为载体,让学生愿意听、愿意讲、愿意做,以学生为本努力达到高效的地理课堂。如何达到目标要求,笔者尝试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思考。
一、熟悉每一个学生,经营“师生交融”的课堂
地理教师一般授课的班级比较多,每一年可能要面对几百个学生。如果我们不认识他们,上课像是陌生人交流,很难进入教学相长的状态。所以老师首先要认识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特点,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课。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十分强,他们往往因为教师知道、熟悉他们而乐意与这个教师交流,进而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如果这个教师又有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有和同学一样的爱好等等,学生就会崇拜他,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找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还有业余爱好特长素质。
首先,善待、欣赏每一个学生。学生来到学校都是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所以教师有理由为他们打造精美的课堂。上课时微笑着面对每一名学生,投给每一位学生欣赏的眼光,拉近学生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课堂提问时,如果有些学生头低得很低,或者眼光游离,请不要叫他回答问题,我们应该投出相信、鼓励的眼神。照顾他们的感受,不要在同学面前出他们的丑。如果有些人回答问题出错,不要直接批评而是一笑而过。教师更应该找出他们回答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思考,让他们能够找出准确的答案。多一点目光和言语的鼓励,让他们保持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其次,宽容每一个学生。学生总会在课堂上犯一些小错误,例如开小差现象,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处理,可用幽默言语引出地理问题,把他拉进有趣的地理课堂;还可试着说:马上我要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回答。让他上课紧张起来。如果还不起效就提问他当时讲的问题,如果他答对了,说明他是听懂了,如果答错了,也不就此喝斥他。因为其他同学会明白老师为什么提问他,答错问题时他已经不好意思了,再大声批评会严重伤害他的自尊心。课下可以和他谈谈,让他愿意说出开小差的原因,再和他探讨课上内容,相信下次上课他一定会认真起来。宽容学生有助于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
二、积极调动激发兴趣,使生本课堂“师生互动”
突出素质教育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而这些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学生不积极参与,就不会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或者知识过于抽象、空洞,学习的难度大,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在地理课堂上应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有效导课在几分钟内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笔者在上“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时,先引用贾宝玉身上那一块玉,在电视剧中片头图像原型是黄山的飞来石。讲解这块石头的特点,惊叹大自然塑造地表形态的鬼斧神工。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这样学生才会一整节课都集中精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地理知识穿插其中。这样学生会觉得原来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在课本上。有了兴趣,有了动力,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画的就让学生自己来画,学生能看图指图的,就让学生自己指图讲解,学生能总结的让他们自己总结。如水资源短缺解决的办法之一“开源”,如果将课本的答案给同学们让他们背下来,那样难背易忘,效果不佳,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开源”就是找水嘛!主要有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三种水资源,陆地水又有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生物水等,河湖水在陆地空间分布不均,缺水的地方可以到多水的地方调水,陆地上的径流不同季节有很大差异,也可以将丰水期的水储存到枯水期来用。这样我们就一步步得出了“开源”,大气中找水——人工降雨;海洋水里要水——海水淡化;陆地水里找水就更多,如合理开发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水库大坝蓄水。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我们得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课堂教学中互动伙伴。
三、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将生本课堂“因生施教”
精心设计一节课,一定好好备课。备课不仅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更要备学生、备方法等。如果我们在课前备课时只备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不管学生的学习接收效果,不备教与学的方法,必然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学生特点年年在变化,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关心的话题不同,不同时代流行文化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笔者在介绍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时,让同学们先说出正常情况南赤道附近下刮什么风,学生们都知道是东南信风,那么南美洲沿岸应该是离岸风吧,沿岸的水离岸而去,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升到海面上。表层水温高还是低呢?学生一定齐声回答温度低,那么近地面大气上升还是下沉呢,沿岸多雨还是少雨呢?这些问题学生都会答出来的。正常情况下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是“沃克环流”,近海面吹东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就是“东风破”。学生马上兴趣就来了,不就是周杰伦的流行歌曲嘛!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学生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学”定教师的“教”,课堂才更易高效,教师和学生也会最大程度达到共鸣。
四、活用教材巧取资源,让生本课堂“选材施教”
高效的生本地理课堂会灵活应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尊重教材,也要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所用的教学资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学,更易学,更愿学。教材中的内容敢于“加”,敢于“减”,“加”即增加一系列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独特教学环节。比如,在讲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思考农业有哪些类型、农业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等相关问题,也可以拟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谓“减”,即减少一些生涩的文字叙述,代之以通俗易懂,活泼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又如,讲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夏季气候影响时,副高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副高的前沿是冷暖气团交汇处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总结起来一句话:“五月南岭六月长,七八两北雨茫茫,九月退到长江南,十月大陆不下雨。”
地理课堂中所需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们的地理生活和地方乡土资源。宜兴是我们学生的故乡,这里地理课堂教学资源充足。宜兴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又有“教授之乡”之美誉。工业发达,自古就有“陶都”美誉,与江西“瓷都”景德镇齐名;现代工业也发展迅速,高塍的“环保之城”,官林的“电缆之城”,新建的“化纤之城”等,这些内容是工业集聚现实版。教材上的各种景观图,可以转用、借用本地区一些乡土的景观图。如横山水库、太湖篮藻、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等等。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五严”背景下,学生轻松学习,学以致用,需要师生共同营造高效的生本地理课堂。我们要结合地理学科、学生的特点,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因“生”施教,选“材”施教,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特色,在有限的课堂上充分施展我们的才华与魅力,提高生本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一、熟悉每一个学生,经营“师生交融”的课堂
地理教师一般授课的班级比较多,每一年可能要面对几百个学生。如果我们不认识他们,上课像是陌生人交流,很难进入教学相长的状态。所以老师首先要认识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特点,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课。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十分强,他们往往因为教师知道、熟悉他们而乐意与这个教师交流,进而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如果这个教师又有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有和同学一样的爱好等等,学生就会崇拜他,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找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还有业余爱好特长素质。
首先,善待、欣赏每一个学生。学生来到学校都是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所以教师有理由为他们打造精美的课堂。上课时微笑着面对每一名学生,投给每一位学生欣赏的眼光,拉近学生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课堂提问时,如果有些学生头低得很低,或者眼光游离,请不要叫他回答问题,我们应该投出相信、鼓励的眼神。照顾他们的感受,不要在同学面前出他们的丑。如果有些人回答问题出错,不要直接批评而是一笑而过。教师更应该找出他们回答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思考,让他们能够找出准确的答案。多一点目光和言语的鼓励,让他们保持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其次,宽容每一个学生。学生总会在课堂上犯一些小错误,例如开小差现象,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处理,可用幽默言语引出地理问题,把他拉进有趣的地理课堂;还可试着说:马上我要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回答。让他上课紧张起来。如果还不起效就提问他当时讲的问题,如果他答对了,说明他是听懂了,如果答错了,也不就此喝斥他。因为其他同学会明白老师为什么提问他,答错问题时他已经不好意思了,再大声批评会严重伤害他的自尊心。课下可以和他谈谈,让他愿意说出开小差的原因,再和他探讨课上内容,相信下次上课他一定会认真起来。宽容学生有助于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
二、积极调动激发兴趣,使生本课堂“师生互动”
突出素质教育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而这些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学生不积极参与,就不会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或者知识过于抽象、空洞,学习的难度大,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在地理课堂上应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有效导课在几分钟内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笔者在上“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时,先引用贾宝玉身上那一块玉,在电视剧中片头图像原型是黄山的飞来石。讲解这块石头的特点,惊叹大自然塑造地表形态的鬼斧神工。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这样学生才会一整节课都集中精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地理知识穿插其中。这样学生会觉得原来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在课本上。有了兴趣,有了动力,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画的就让学生自己来画,学生能看图指图的,就让学生自己指图讲解,学生能总结的让他们自己总结。如水资源短缺解决的办法之一“开源”,如果将课本的答案给同学们让他们背下来,那样难背易忘,效果不佳,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开源”就是找水嘛!主要有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三种水资源,陆地水又有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生物水等,河湖水在陆地空间分布不均,缺水的地方可以到多水的地方调水,陆地上的径流不同季节有很大差异,也可以将丰水期的水储存到枯水期来用。这样我们就一步步得出了“开源”,大气中找水——人工降雨;海洋水里要水——海水淡化;陆地水里找水就更多,如合理开发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水库大坝蓄水。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我们得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课堂教学中互动伙伴。
三、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将生本课堂“因生施教”
精心设计一节课,一定好好备课。备课不仅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更要备学生、备方法等。如果我们在课前备课时只备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不管学生的学习接收效果,不备教与学的方法,必然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学生特点年年在变化,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关心的话题不同,不同时代流行文化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笔者在介绍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时,让同学们先说出正常情况南赤道附近下刮什么风,学生们都知道是东南信风,那么南美洲沿岸应该是离岸风吧,沿岸的水离岸而去,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升到海面上。表层水温高还是低呢?学生一定齐声回答温度低,那么近地面大气上升还是下沉呢,沿岸多雨还是少雨呢?这些问题学生都会答出来的。正常情况下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是“沃克环流”,近海面吹东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就是“东风破”。学生马上兴趣就来了,不就是周杰伦的流行歌曲嘛!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学生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学”定教师的“教”,课堂才更易高效,教师和学生也会最大程度达到共鸣。
四、活用教材巧取资源,让生本课堂“选材施教”
高效的生本地理课堂会灵活应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尊重教材,也要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所用的教学资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学,更易学,更愿学。教材中的内容敢于“加”,敢于“减”,“加”即增加一系列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独特教学环节。比如,在讲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思考农业有哪些类型、农业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等相关问题,也可以拟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谓“减”,即减少一些生涩的文字叙述,代之以通俗易懂,活泼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又如,讲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夏季气候影响时,副高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副高的前沿是冷暖气团交汇处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总结起来一句话:“五月南岭六月长,七八两北雨茫茫,九月退到长江南,十月大陆不下雨。”
地理课堂中所需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们的地理生活和地方乡土资源。宜兴是我们学生的故乡,这里地理课堂教学资源充足。宜兴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又有“教授之乡”之美誉。工业发达,自古就有“陶都”美誉,与江西“瓷都”景德镇齐名;现代工业也发展迅速,高塍的“环保之城”,官林的“电缆之城”,新建的“化纤之城”等,这些内容是工业集聚现实版。教材上的各种景观图,可以转用、借用本地区一些乡土的景观图。如横山水库、太湖篮藻、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等等。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五严”背景下,学生轻松学习,学以致用,需要师生共同营造高效的生本地理课堂。我们要结合地理学科、学生的特点,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因“生”施教,选“材”施教,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特色,在有限的课堂上充分施展我们的才华与魅力,提高生本地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