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为突破口,激发学生上好思品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凸显的最大问题是其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敢问、会问,并且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不断地被激发,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使学生能真正回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 思品课 敢问 会问 深问 乐问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在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体现了通过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教育家、心理学家巴特勒在这方面都很有建树,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还有美国提倡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面对的是实际社会生活,从而提出了“问题教学法”。思品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内容涉及极为广泛,既有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又有众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它不仅仅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去认识、理解社会现实,提出、分析、解释问题。因而培养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思品课的学习能力,乃至最终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作创造性解决问题,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为此,我在教学中着力以“问”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思品课的内容是无法包容丰富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的。面对千姿百态、变化幻多的社会生活,学生总会有疑问,因而他们总是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能否得以显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传统的课堂上,不乏这样的情景:老师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然后指名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学生回答错了可能还会遭到批评。久而久之,连会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出问题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端正思想认识,从知识灌输转向引领认识和辨析,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从分数至上转向问题为重。应促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少年儿童好奇心强,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和压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现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同时,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留给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信心,而这种勇气和信心恰恰是思品课所要培养的问题意识的关键。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构筑师生间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向教师的知识和见解进行挑战和质疑,树立学生敢于怀疑权威和经典的信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能够获得周围环境的肯定和支持。
  二、重视提问指导,使学生会问
  不但要引导学生敢问,还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善问——问到重点处、关键上。尤其是在中学思品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尤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走出单向思维的死胡同,使学生既有顺向思维,又有逆向思维,更有多向思维。
  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果法:观察到一个思品现象时,就要开动脑筋问一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盖了楼房,通了水泥路,家家通电话,多数人有手机等现象,为什么它会产生这样的新气象呢?
  2.类比法:比较同一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比较互相矛盾的解释、说法和理论;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例如,过去曾说过人多好,人多力量大,现在把计划生育作为国策,要求少生、优生。从前后政策的比较中发现问题,是多好,还是少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最好?
  3.验证法:对理论政策,能用实践活动加以验证吗?反之,实践中发现的现象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解释吗?
  4.扩大法:从特殊情况或现象中总结出的规律,推广到更大范围或一般情况还能成立吗?这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合于某些特殊情况?怎样改动才可以应用到另外的情况?
  5.极限法: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现象或成立的理论与规律,放到极端条件下还会出现或成立吗?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一国两制,放在台湾,会是什么样呢?
  6.变化法:如果原因改变,结果会怎样?
  7.逆反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
  三、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问
  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及对事理的探究。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兴趣和好奇为取舍标准。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以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不同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知识时,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哪些角色?学生在思考角色的同时,也在深思我的责任是什么?责任来自什么?在这一系列问题的他问和自问下,能够让同学们对责任与角色同在这句话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这一课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四、及时评价激励,让学生乐问
  追求成功之心,人皆有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发现不足,继续探究,又能激发其奋发向上的信心和不断努力获得新的成功的决心,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因此,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尽管有的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都应该尊重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在教学中加以修正与提高,决不可不予理解,更不可讽刺嘲笑,甚至一棍子打死,而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启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方面。教师可以变换所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接受合适挑战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等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其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通过评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训练思维独特性,让学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进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自然水到渠成。
  在组织实施新课改初中思品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人学习成功与否的根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体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问题得到解决后又有新问题出现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个不断攀升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知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法,最终达到知识的内化和理解,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之目的。
其他文献
讨论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积件思想等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服装结构设计远程教学系统.
企业登记注册网上互联审批是基于电子政务的要求,建立在红盾WWW.HD31 5.GOV.CN网上的办公程序.
摘 要: 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技能的主阵地,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弱智儿童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教育已成功了一半。本文从强化常规训练和养成教育;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动机;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弱智儿童 学习兴趣 特殊教育工作    兴趣对唤起儿童的注意有极重要的作用。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技能的主阵地,而“兴趣是最好
摘 要: 由于工作地域、环境、性质及社会观念和舆论的特殊性,艰苦专业学生在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情绪控制能力、适度评价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同时还要掌握正确方法避免专业常见心理问题对个人造成的困扰,以此把握人生方向、牢固专业信念、提高工作实效。  关键词: 艰苦专业学生 心理素质 研究基础 表现形式    艰苦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中面向农、林、水、地、矿、油等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