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实际焊接加工生产过程中,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会对焊接构件的质量及加工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产生原因;焊接残余应力及焊接变形的危害及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来帮助人们解决焊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 焊接应力 焊接变形 控制方式
一、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
由于焊接温度发生了变化使焊件热胀冷缩,从而焊件之间相互约束,故在焊缝周围就会产生互相阻碍约束的力。焊接残余应力当焊接应力超出弹性极限时,焊接变形不能随应力的消除而消失,就会残留在焊件里。在焊接过程中,当焊条加热融化时会引起焊缝周围局部温度过高,在熔池的高温材料会受热膨胀,在膨胀过程就会产生变形。同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周围材料的限制,不能使之前发生变形的那部分材料自由收缩,这在不同程度上又会产生拉伸变形。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
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承载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会使构件容易产生脆性断裂;降低构件的疲劳强度;降低构件的刚度极其稳定性能;并且应力区域存在腐蚀开裂缺陷;也会降低构件的精度和稳定性能。1、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当外部载荷与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叠加达到屈服极限时,就会使构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降低承受载荷的有效截面积,构件刚度降低。2、对稳定性的影响。当外部载荷产生应力与结构中的局部载荷叠加后达到屈服点后,就会减小有效截面积,从而降低了受压件的稳定性。3、对静载强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只要应力集中现象不是很明显,对于塑性材料来说,静载强度不会受残余应力的影响。然而,残余应力过于集中会降低脆性材料的强度。4、对疲劳强度的影响。残余应力对构件的疲劳强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果应力集中的的地方存在残余应力,就会是疲劳强度降低。5、对构件制造精度和尺寸保证性能的影响。假如构件残余应力,当加工制造时,会打破原来的应力平衡,应力平衡被破坏,会一定程度上造成零部件轻微变形,将会影响加工精度。
三、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3.1设计措施
1、设计构件时尽量减少焊缝的尺寸与数量,这样可以减少变形量,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使焊缝分散布置,避免集中,防止盈利叠加现象。3、对设计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3.2工艺措施
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降低受热塑性变形的能力。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使焊缝自由收缩,从而达到降低焊接应力的目的。3、层间进行锤击。利用小锤轻敲焊缝及其周围区域,这样能使金属晶粒之间的应力得到释放,从而减小焊接应力。4、焊接高强钢时,选择塑形较好的焊条。焊缝的金属填充物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可降低焊接应力。5、采用热处理方法。将构件的温度升高至某一数值,内应力可以部分得到释放,残余应力也会有所降低。6、预热拉伸(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采用预热或机械拉伸的方式处理阻止焊缝区域进行收缩的部位,使之与焊接区域同时膨胀或收缩,就可以减小焊接应力。7、采用整体预热。把零部件分散预热会造成预热不均匀现象,构件整体上存在温差,温差越大,残余应力越大。8、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当构件承受变载荷达到一定数值时,经过反复震动后,构件中的残余应力也会有所降低,即利用震动方法可以消除部分残余应力。对于大型焊件,一般采用振动器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振动法的优越性在于设备简单,时间比较短,成本比较低,不像高温加热一样会使构件得到氧化,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焊接变形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4.1焊接变形的危害
降低装配质量;影响外观质量;降低承载力;增加矫正工序;提高制造成本。
4.2优化焊接结构设计
1、合理设计焊缝位置,尽量分散设计,并关于构件截面的中性轴对称。2、优化焊缝尺寸及其形状。尽量采用短焊缝,避免过长焊缝。3、尽量减少焊缝的长度及其数量。
4.3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
1、预留收缩余量法:为了防止焊件焊后发生尺寸收缩,可以事先将收缩的尺寸预留出来,并通过估算,经验,实测三者结合的方式计算预留量。2、反变形法:所谓的反变形法就是在焊接装配前,先将焊件向焊接相反的方向进行变形。采用这种方法只要预计准确,控制得当,会收到良好的效果。3、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在焊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较小的焊件,其中在预防角变形和波浪变形过程中应用广泛。并且这种方法在大型储罐底焊接时应用较多,常在焊缝俩侧加型钢。4、合理分配装配顺序:对于大型构件可以通过划分多个区域的方式进行焊接,然后再拼焊成一个整体。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小构件可以自由收缩,不至于引起整体的结构变形。例如,可以采用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的形式进行焊接。
4.4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
1、合理的焊接方法。尽量使气体保护焊取代焊条电弧焊,因为气体保护焊的热源比较集中,尤其不宜使用气焊。2、合理的选择焊接线能量。要想有效的减少焊接变形,必须减少焊接线能量的输入。4、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和方向。5、除打底层不宜进行锤击外,尽量进行层间锤击。
【关键词】 焊接应力 焊接变形 控制方式
一、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
由于焊接温度发生了变化使焊件热胀冷缩,从而焊件之间相互约束,故在焊缝周围就会产生互相阻碍约束的力。焊接残余应力当焊接应力超出弹性极限时,焊接变形不能随应力的消除而消失,就会残留在焊件里。在焊接过程中,当焊条加热融化时会引起焊缝周围局部温度过高,在熔池的高温材料会受热膨胀,在膨胀过程就会产生变形。同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周围材料的限制,不能使之前发生变形的那部分材料自由收缩,这在不同程度上又会产生拉伸变形。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
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承载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会使构件容易产生脆性断裂;降低构件的疲劳强度;降低构件的刚度极其稳定性能;并且应力区域存在腐蚀开裂缺陷;也会降低构件的精度和稳定性能。1、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当外部载荷与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叠加达到屈服极限时,就会使构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降低承受载荷的有效截面积,构件刚度降低。2、对稳定性的影响。当外部载荷产生应力与结构中的局部载荷叠加后达到屈服点后,就会减小有效截面积,从而降低了受压件的稳定性。3、对静载强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只要应力集中现象不是很明显,对于塑性材料来说,静载强度不会受残余应力的影响。然而,残余应力过于集中会降低脆性材料的强度。4、对疲劳强度的影响。残余应力对构件的疲劳强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果应力集中的的地方存在残余应力,就会是疲劳强度降低。5、对构件制造精度和尺寸保证性能的影响。假如构件残余应力,当加工制造时,会打破原来的应力平衡,应力平衡被破坏,会一定程度上造成零部件轻微变形,将会影响加工精度。
三、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3.1设计措施
1、设计构件时尽量减少焊缝的尺寸与数量,这样可以减少变形量,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使焊缝分散布置,避免集中,防止盈利叠加现象。3、对设计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3.2工艺措施
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降低受热塑性变形的能力。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使焊缝自由收缩,从而达到降低焊接应力的目的。3、层间进行锤击。利用小锤轻敲焊缝及其周围区域,这样能使金属晶粒之间的应力得到释放,从而减小焊接应力。4、焊接高强钢时,选择塑形较好的焊条。焊缝的金属填充物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可降低焊接应力。5、采用热处理方法。将构件的温度升高至某一数值,内应力可以部分得到释放,残余应力也会有所降低。6、预热拉伸(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采用预热或机械拉伸的方式处理阻止焊缝区域进行收缩的部位,使之与焊接区域同时膨胀或收缩,就可以减小焊接应力。7、采用整体预热。把零部件分散预热会造成预热不均匀现象,构件整体上存在温差,温差越大,残余应力越大。8、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当构件承受变载荷达到一定数值时,经过反复震动后,构件中的残余应力也会有所降低,即利用震动方法可以消除部分残余应力。对于大型焊件,一般采用振动器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振动法的优越性在于设备简单,时间比较短,成本比较低,不像高温加热一样会使构件得到氧化,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焊接变形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4.1焊接变形的危害
降低装配质量;影响外观质量;降低承载力;增加矫正工序;提高制造成本。
4.2优化焊接结构设计
1、合理设计焊缝位置,尽量分散设计,并关于构件截面的中性轴对称。2、优化焊缝尺寸及其形状。尽量采用短焊缝,避免过长焊缝。3、尽量减少焊缝的长度及其数量。
4.3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
1、预留收缩余量法:为了防止焊件焊后发生尺寸收缩,可以事先将收缩的尺寸预留出来,并通过估算,经验,实测三者结合的方式计算预留量。2、反变形法:所谓的反变形法就是在焊接装配前,先将焊件向焊接相反的方向进行变形。采用这种方法只要预计准确,控制得当,会收到良好的效果。3、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在焊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较小的焊件,其中在预防角变形和波浪变形过程中应用广泛。并且这种方法在大型储罐底焊接时应用较多,常在焊缝俩侧加型钢。4、合理分配装配顺序:对于大型构件可以通过划分多个区域的方式进行焊接,然后再拼焊成一个整体。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小构件可以自由收缩,不至于引起整体的结构变形。例如,可以采用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的形式进行焊接。
4.4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
1、合理的焊接方法。尽量使气体保护焊取代焊条电弧焊,因为气体保护焊的热源比较集中,尤其不宜使用气焊。2、合理的选择焊接线能量。要想有效的减少焊接变形,必须减少焊接线能量的输入。4、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和方向。5、除打底层不宜进行锤击外,尽量进行层间锤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