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本文就合唱作品艺术化处理的手段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唱;艺术化;处理
引言
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能够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从审美意义上说,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感,一曲曲恢宏的、深沉的、优美的合唱歌声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一、合理处理速度
速度与感情的表达有着天然的联系:中速多表现较平稳的情绪;快速多表现紧张、欢快等情绪;慢速则多用于表现忧伤、沉重等情绪。因此,合唱作品再现过程中速度的处理首先应该“正确”。格里格曾说:“如果一个指挥家把速度弄错了,那就什么都错了。”
速度的正确判断建立在对乐谱的研究、作家的风格特点、时代喜好以及歌词的准确把握之上。影响速度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速度术语,但它并不是唯一因素。有的作曲家对于速度术语的标记非常精准,有些则不;而且,速度术语还可能因为印刷等原因出现错误。指挥者应根据作品内容仔细分析、判断。其次,乐曲中和声、节奏、调式调性的变动也影响着速度的变化。
在正确判断速度的基础上,可做合理的布局调整。主要有几种处理方式:(1)按照速度快慢的自然内涵进行安排,即由较慢速度往较快速度层层变化或由较快速度向较慢速度变化。这种处理手法意味着情绪的自然消涨与“紧张”、“放松”的规律。陈国权改编的混声合唱作品《天路》一曲三大主要部分的速度即可按此方式处理为慢速—中速—快速,使作品的情感蕴涵达到顶点,最终掀起高潮而至结束;(2)结合调性、节奏、力度等方面因素作快慢速的突然转变。这种安排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富于戏剧性的作品可据此予以合理安排。
舒曼的混声合唱作品《茨岗》第二部分“有人讲着故事,有人唱着歌……”,合唱织体与前后段落形成鲜明对比:采用柱式和声写法,强调和声音响的丰满性,伴以节奏的突然放宽、主旋律持续高音以及ff的强力度等变化。演唱时,此处速度可适当放宽,使音乐进入相对稳定的高潮,刻画吉普赛人对待生活充满神圣、虔敬的信仰的另一个侧面;(3)与具体的音乐体裁形式相联系进行布局。我国的板腔体戏曲唱腔的板式布局典型为:散板-慢板-原板-垛板-散板,速度上有一种从松到紧再到松的发展层次。俞抒据唐代李康成词与古曲《夕阳箫鼓》改编的女声无伴奏合唱曲《采莲曲》,第一部分具有引子作用,以轻柔的哼鸣营造深具浪漫色彩的明丽秀美、水天空濛的情景,以慢板为宜;第二部分包含两段:第一段以solo为主,伴以二声部合唱。二者形成呼应性对比复调织体,仿佛采莲女相互招呼着、悠然自得地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慢慢汇聚到一起,速度安排为适宜的中板;第二段solo与两个合唱声部形成三声部对比复调织体,仿佛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汇聚一起,七嘴八舌、有说有笑,以稍快的中板为宜;第三部分描绘采莲女你追我赶、相互竞舟的热闹场景,做慢起渐快至垛板的速度处理,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第四部分描绘夕阳西下,采莲女相互道别、各自摇船归家,速度安排宜与第二部分相似,即以中板演唱;最后一部分为尾声,与第一部分相呼应,以慢板为宜。速度上“从松到紧再到松”的安排,配合力度的强弱起伏,仿佛由远及近再到远的镜头,使得作品在歌词所塑造的形象之外,以其本身的节奏感、结构感以及强烈的画面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联系作品曲式结构进行速度布局。如再现三部曲式的速度布局为“快-慢-快”或“慢-快-慢”等。毛泽东词、郑律成作曲的混声合唱《忆秦娥·娄山关》,第一部分刻画红军长征“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壮怀激烈;第二部分则满纸英雄豪气,“哪怕雄关漫道,定当从头做起”;第三部分抒“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之壮丽与豪迈之情。全曲为变化再现的三段式结构,速度处理也应为慢-快-慢。速度的处理还需保持一定的原则:慢速度的乐曲,不可慢到使人感到“拖沓”;快速度时,不可快到使旋律不清楚。
二、有效安排力度
力度的处理与作曲家的风格、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乐曲的长短及表情有关。纵观音乐发展历史可以知道,同样的力度记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处理是不尽相同的。莫扎特的“f”与贝多芬中晚期作品的“f”绝不是同一强度。因为,前者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后者则具有浪漫主义乐派的特征;同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作家的海顿喜欢用忽然的变化与幽默,偏爱“突强”(Sforzando),而莫扎特则喜欢用“Sfp”(特强后即转弱)。
力度的处理首先应注意整体性布局,应力求表现出结构、部分之间的变化对比,体现明显的发展层次与逻辑。无论是小型合唱作品还是大型合唱作品,一定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按照乐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情绪的变化以及不同结构部位,合理安排好强弱力度的变化,使之达到“高潮突出,铺陈有序”的效果。如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全曲为再现三部结构,共五乐句。前后两部分分别为重复的两乐句,中间部分实为一个带扩充的单乐句结构。第一乐段具有较强的描绘性:第一乐句勾勒出“静谧小屋夜月轻洒”的场景,应安排以p的力度,第二乐句刻画小伙子期盼心上人出现的心理活动,以较强于第一乐句的mp力度为宜;夜月映照下,姑娘的身影在纱窗后若隐若现,热情的小伙儿急切地叫出声来:“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小伙儿赶紧压低声音再次请求:“快打开、快打开”。该部分的力度可安排为mf-f-mp;第三部分再现第一乐段,力度以p-pp为宜。
力度的处理常常结合着速度的变化,二者消长一致,共同完成音乐形象的整体刻画。如前文所提到的《采莲曲》,其力度的整体布局也应与速度保持一致,安排为“由弱到强再到弱”。否则,音乐自身发展的层次性、结构感、画面感的塑造就不甚完美。在作品的结构内部,有机地将力度和速度结合起来,表现出动中求静或静中求动的微小的松紧现象和力度上的张力,也是力度处理的常见手法。一般情况下,渐强的力度往往伴随加速,渐弱的力度则常伴随减速。如《茨岗》第一部分四声部依次演唱“在草地上…”与“男人们勇敢健壮…”两处,伴随力度的逐级增强,速度上略有弹性的处理,表现茨岗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豪放性格;该曲末乐段中三句“有谁能够知道他们去哪里”,p-pp的音量处理,速度上伴随渐慢,则表现出茨岗人对未来的“茫然”感以及他们流浪的灵魂本质。
三、准确把握音色
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中,准确地把握合唱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与其艺术风格是正确处理音色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反映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祖国带来的大好形势与新面貌的作品。作品运用明朗、热情、富有朝气并具濃烈的中国民族调式的音调风格,描绘祖国大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与希望的形象。演绎该作品应以明亮、热情而具有穿透性的音色为主,方能准确再现其艺术内容与风格。《牧歌》则是一首描绘广阔大草原恬静、优美的环境与人民安居乐业的作品。
四、结束语
总之,一切良好的素质都起源于基础的训练和提高,好的合唱艺术在于你对音乐作品的控制和把握, 更重要的还有每个队员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所以,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苏严惠.合唱作品艺术化处理的主要手段[J].音乐创作,2007(06):132-135.
[2]朱文.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手段的实践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合唱;艺术化;处理
引言
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能够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从审美意义上说,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感,一曲曲恢宏的、深沉的、优美的合唱歌声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一、合理处理速度
速度与感情的表达有着天然的联系:中速多表现较平稳的情绪;快速多表现紧张、欢快等情绪;慢速则多用于表现忧伤、沉重等情绪。因此,合唱作品再现过程中速度的处理首先应该“正确”。格里格曾说:“如果一个指挥家把速度弄错了,那就什么都错了。”
速度的正确判断建立在对乐谱的研究、作家的风格特点、时代喜好以及歌词的准确把握之上。影响速度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速度术语,但它并不是唯一因素。有的作曲家对于速度术语的标记非常精准,有些则不;而且,速度术语还可能因为印刷等原因出现错误。指挥者应根据作品内容仔细分析、判断。其次,乐曲中和声、节奏、调式调性的变动也影响着速度的变化。
在正确判断速度的基础上,可做合理的布局调整。主要有几种处理方式:(1)按照速度快慢的自然内涵进行安排,即由较慢速度往较快速度层层变化或由较快速度向较慢速度变化。这种处理手法意味着情绪的自然消涨与“紧张”、“放松”的规律。陈国权改编的混声合唱作品《天路》一曲三大主要部分的速度即可按此方式处理为慢速—中速—快速,使作品的情感蕴涵达到顶点,最终掀起高潮而至结束;(2)结合调性、节奏、力度等方面因素作快慢速的突然转变。这种安排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富于戏剧性的作品可据此予以合理安排。
舒曼的混声合唱作品《茨岗》第二部分“有人讲着故事,有人唱着歌……”,合唱织体与前后段落形成鲜明对比:采用柱式和声写法,强调和声音响的丰满性,伴以节奏的突然放宽、主旋律持续高音以及ff的强力度等变化。演唱时,此处速度可适当放宽,使音乐进入相对稳定的高潮,刻画吉普赛人对待生活充满神圣、虔敬的信仰的另一个侧面;(3)与具体的音乐体裁形式相联系进行布局。我国的板腔体戏曲唱腔的板式布局典型为:散板-慢板-原板-垛板-散板,速度上有一种从松到紧再到松的发展层次。俞抒据唐代李康成词与古曲《夕阳箫鼓》改编的女声无伴奏合唱曲《采莲曲》,第一部分具有引子作用,以轻柔的哼鸣营造深具浪漫色彩的明丽秀美、水天空濛的情景,以慢板为宜;第二部分包含两段:第一段以solo为主,伴以二声部合唱。二者形成呼应性对比复调织体,仿佛采莲女相互招呼着、悠然自得地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慢慢汇聚到一起,速度安排为适宜的中板;第二段solo与两个合唱声部形成三声部对比复调织体,仿佛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汇聚一起,七嘴八舌、有说有笑,以稍快的中板为宜;第三部分描绘采莲女你追我赶、相互竞舟的热闹场景,做慢起渐快至垛板的速度处理,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第四部分描绘夕阳西下,采莲女相互道别、各自摇船归家,速度安排宜与第二部分相似,即以中板演唱;最后一部分为尾声,与第一部分相呼应,以慢板为宜。速度上“从松到紧再到松”的安排,配合力度的强弱起伏,仿佛由远及近再到远的镜头,使得作品在歌词所塑造的形象之外,以其本身的节奏感、结构感以及强烈的画面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联系作品曲式结构进行速度布局。如再现三部曲式的速度布局为“快-慢-快”或“慢-快-慢”等。毛泽东词、郑律成作曲的混声合唱《忆秦娥·娄山关》,第一部分刻画红军长征“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壮怀激烈;第二部分则满纸英雄豪气,“哪怕雄关漫道,定当从头做起”;第三部分抒“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之壮丽与豪迈之情。全曲为变化再现的三段式结构,速度处理也应为慢-快-慢。速度的处理还需保持一定的原则:慢速度的乐曲,不可慢到使人感到“拖沓”;快速度时,不可快到使旋律不清楚。
二、有效安排力度
力度的处理与作曲家的风格、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乐曲的长短及表情有关。纵观音乐发展历史可以知道,同样的力度记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处理是不尽相同的。莫扎特的“f”与贝多芬中晚期作品的“f”绝不是同一强度。因为,前者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后者则具有浪漫主义乐派的特征;同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作家的海顿喜欢用忽然的变化与幽默,偏爱“突强”(Sforzando),而莫扎特则喜欢用“Sfp”(特强后即转弱)。
力度的处理首先应注意整体性布局,应力求表现出结构、部分之间的变化对比,体现明显的发展层次与逻辑。无论是小型合唱作品还是大型合唱作品,一定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按照乐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情绪的变化以及不同结构部位,合理安排好强弱力度的变化,使之达到“高潮突出,铺陈有序”的效果。如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全曲为再现三部结构,共五乐句。前后两部分分别为重复的两乐句,中间部分实为一个带扩充的单乐句结构。第一乐段具有较强的描绘性:第一乐句勾勒出“静谧小屋夜月轻洒”的场景,应安排以p的力度,第二乐句刻画小伙子期盼心上人出现的心理活动,以较强于第一乐句的mp力度为宜;夜月映照下,姑娘的身影在纱窗后若隐若现,热情的小伙儿急切地叫出声来:“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小伙儿赶紧压低声音再次请求:“快打开、快打开”。该部分的力度可安排为mf-f-mp;第三部分再现第一乐段,力度以p-pp为宜。
力度的处理常常结合着速度的变化,二者消长一致,共同完成音乐形象的整体刻画。如前文所提到的《采莲曲》,其力度的整体布局也应与速度保持一致,安排为“由弱到强再到弱”。否则,音乐自身发展的层次性、结构感、画面感的塑造就不甚完美。在作品的结构内部,有机地将力度和速度结合起来,表现出动中求静或静中求动的微小的松紧现象和力度上的张力,也是力度处理的常见手法。一般情况下,渐强的力度往往伴随加速,渐弱的力度则常伴随减速。如《茨岗》第一部分四声部依次演唱“在草地上…”与“男人们勇敢健壮…”两处,伴随力度的逐级增强,速度上略有弹性的处理,表现茨岗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豪放性格;该曲末乐段中三句“有谁能够知道他们去哪里”,p-pp的音量处理,速度上伴随渐慢,则表现出茨岗人对未来的“茫然”感以及他们流浪的灵魂本质。
三、准确把握音色
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中,准确地把握合唱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与其艺术风格是正确处理音色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反映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祖国带来的大好形势与新面貌的作品。作品运用明朗、热情、富有朝气并具濃烈的中国民族调式的音调风格,描绘祖国大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与希望的形象。演绎该作品应以明亮、热情而具有穿透性的音色为主,方能准确再现其艺术内容与风格。《牧歌》则是一首描绘广阔大草原恬静、优美的环境与人民安居乐业的作品。
四、结束语
总之,一切良好的素质都起源于基础的训练和提高,好的合唱艺术在于你对音乐作品的控制和把握, 更重要的还有每个队员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所以,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苏严惠.合唱作品艺术化处理的主要手段[J].音乐创作,2007(06):132-135.
[2]朱文.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手段的实践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