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Al/Ti叠层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和抗冲击性高等优异性能,但是金属间化合物(Al3Ti)的脆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通过引入纤维、陶瓷颗粒可以降低Al3Ti的脆性,提高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碳化硼(B4C)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可行方法,以真空热压法制备出0.2mm厚B4C薄片增强的Al/Ti叠层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界面形貌和扩散层成分进行了分析。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104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DUT19GF1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Ti叠层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和抗冲击性高等优异性能,但是金属间化合物(Al3Ti)的脆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通过引入纤维、陶瓷颗粒可以降低Al3Ti的脆性,提高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碳化硼(B4C)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可行方法,以真空热压法制备出0.2mm厚B4C薄片增强的Al/Ti叠层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界面形貌和扩散层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控制Al的液相反应时间,探究了扩散层厚度对材料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通过B4C薄片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硬度梯度分布,B4C薄片不仅可以直接承载吸能,还诱导裂纹偏转,使Al/Ti叠层复合材料基体的强韧性均获得提升。在710℃保温60min的样品其冲击韧性为89 J/cm2,抗弯强度为756 MPa,相较扩散层Al3Ti厚度与之接近的Al/Ti叠层复合材料基体分别提高51%和38%。在710℃保温30 min的样品性能最优,冲击韧性为109 J/cm2,抗弯强度为1167 MPa。
其他文献
近几年,关于中职学生因情绪管理能力偏弱而产生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中职学生是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群体,情绪容易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不良情绪的困扰下,他们经常会做出危害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因此提高中职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利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南京市J学校的中职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J职校的中职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存在以下问题:中职学生认知与识别他人
<正>晋政办发〔2022〕8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高速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与服务区停放安全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10月4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高速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与服务区停放安全管理办法
研究以LM13铝硅合金为基体、陶瓷颗粒为增强相,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的复合材料(AMCs)的干滑动磨损行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陶瓷颗粒增强相:合成的B4C和天然的钛铁矿陶瓷颗粒。光学显微镜结果显示,增强颗粒均匀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增强颗粒使共晶硅的晶粒尺寸细化,形貌变为球形。B4C增强复合材料(BRCs)的硬度提高最大,而钛铁矿增强复合材料(IRCs)由于界面化合物的形成导致基体-增强相界面结合较强,
文中针对大规模路网中的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分别采用路径长度、人口暴露数量对运输成本和风险进行近似衡量,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根据大规模路网的特点,针对性设计了NSGA-Ⅱ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对拓扑后的大规模实际路网进行验证,得到了令决策者满意的帕累托最优解集。实验证明文中设计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和NSGA-Ⅱ求解算法为大规模路网中的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意见。
通过真空浸渗和反应熔渗在C/C复合材料上制备了具有微米-亚微米增强结构的ZrB2-ZrC-SiC涂层。微米-亚微米增强结构由微米级的碳化硅为骨架,亚微米级的超高温陶瓷颗粒(UHTCs)为填充料组成。采用等离子火焰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结果表明,在烧蚀过程中由聚集的碳化硅颗粒和超高温陶瓷颗粒组成的微米-亚微米增强结构在烧蚀气流的侵蚀下易于形成较大的缺陷。已形成的较大缺陷容易与缺陷周围的裂纹相连形
国医大师张志远教授认为,失眠发病因素很多,实际以心肾不交为主轴,相火妄动,阴阳失交而发为失眠。临证应用时,张志远教授强调黄连和阿胶是方中主药,阿胶用量不能少于黄连的2/3,二者同等药量效果最佳,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癌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1年11月~2022年1月接诊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癌痛评分、睡眠质量、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
通过搅拌铸造的方法制备了碳化钛(TiC)颗粒增强纯镁基复合材料(TiC/Mg),研究了向纯镁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碳化钛(TiC)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C加入到纯镁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反应产物,TiC能够稳定地存在于镁基体中;随着碳化钛(TiC)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增加,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增加了25.45 MPa,较基体提升了14.0%,抗压强度增加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Fe-TiB2颗粒增强钢,研究了亚快速冷却速度和Ni对TiB2颗粒析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Fe-TiB2钢的铸造组织均为α-Fe和TiB2两相组织。在亚快速冷却铸造条件下,TiB2相不能完全析出。初生TiB2陶瓷相为粗大的带尖角块状颗粒,共晶TiB2陶瓷相为细小、不规则条状形貌。初生TiB2陶瓷相体积分数随冷却速度的降低而降低,共晶TiB2陶瓷相的体积分数随之增加。Fe
在三元Al62.5Sn28.7Cu8.8偏晶合金中原位反应合成不同含量的TiB2颗粒,研究了其对液相分离过程中第二液相L2(Sn)形核、长大和迁移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当掺杂1%TiB2颗粒时,液相分离引发的宏观偏析程度显著降低,而进一步增加颗粒含量时,宏观偏析降低程度趋缓.同时,掺杂TiB2颗粒后初生θ(Al2Cu)相和第二(Sn)相组织明显细化.在液相分离过程中,与合金熔体具有良好润湿性的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