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本文围绕创新教育,重点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一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鼓励学生创新 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三是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三、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关键词:语文 主导 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的主人,但是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是不能够自己探究出来的。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是提
目的:把握广东省妇幼保健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规律,探索和构建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网络的纵向协同机制,打破不同层级妇幼保健机构间协同发展的瓶颈,强化各主体机构间的协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想,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既给所有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权力,都拥有获得主动发展的机会,又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发展,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本”的教育原则。在教学中,创设
期刊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期间,消防及给排水设计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
目的 评价食用香露兜粉对人体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方法 采用GB 15193.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致畸试验》中的方法,将已受孕的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阳性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多媒体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显示了现代教育媒体最优化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期刊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1.语文生动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减负”是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它向以往的“课堂不会课外补”的应试教育亮起了红灯。学生厌学现象也给基础教育中一些教学弊病敲響了警钟。为了不再有“误尽天下苍生皆语文”的指责,名师们的“情感教学法”“导读点拔法”“逆向思维法”“教学管理法”无疑都成了语文教师们效仿借鉴的法宝。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利用远程教育正体现了上述法宝的具体实施和运用,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语
寒来暑往,我又送走了一批学子,接手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有很多同行都说这个年级特别麻烦:一是学生初步涉及阅读(在此之前识字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处于阅读茫然期;二是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三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更无从谈及对材料的甑别。种种原因导致许多语文老师“谈‘三’色变”,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把握阶段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让学生提前有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任务,联起手来搞好阅讀教学。  一、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自己做主选书。不少父母发现,孩子对自己买回去的书并不感兴趣,经常喜新厌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对父母挑选的书没兴趣,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幼儿的自主意识已经萌动,如果父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